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三成急性肾衰竭患者发病只因乱吃药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17日10:59  《生命时报》

  最近,一项针对上海市17家二甲以上综合医院的住院病人调查资料显示,急性肾衰竭的发病原因近1/3源于药物。在肾毒性药物中,抗生素占首位(48%)。对此,中国医师协会肾脏病医师分会副会长谌贻璞教授对《生命时报》记者表示:“上海这项调查结果并非个案,我们在北京进行的调查,结果与之非常相似。”

  谌贻璞教授曾对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1993年—2007年住院患者的急性肾衰竭进行过调查。在调查中,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排在首位。排在第二位的是非甾体类抗炎药,均与本次调查结果一致。此次调查还显示,非甾体类抗炎药导致的急性肾衰竭数量在不断增加,1993年—1997年占26.1%,2003年—2007年升至30.3%。

  “在京、沪两项调查中,有两点特别值得注意。”谌贻璞教授表示,首先,国外近年来的研究显示,虽然抗生素和磺胺引发的急性肾衰竭在下降,但阿德福韦、阿昔洛韦等抗病毒类药物却在增加。“目前,国内使用的抗病毒类药物虽然不像西方那么多,但其肾损害是一个值得中国医务工作者关注、西方已经抬头的问题。”

  排在第三位的是造影剂,主要用于各种造影或介入检查及治疗中。谌贻璞教授强调,这类药物的肾毒性值得引起广大医生的重视。

  采访快结束时,谌贻璞教授对记者感慨并呼吁道:“医务工作者与大众都要对药物肾损害有清楚的认识,千万不能‘感冒就吃抗生素,止痛药物随意服,偏方草药特轻信,忘却药品三分毒’,让我们的肾脏免受不必要的威胁和损害。”(周鹤)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肾衰竭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