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性突破发现,香港每年逾四千新患者或将有救
新快报讯 大肠癌是香港第二号癌症“杀手”,每年有逾4000宗新症,约半数患者接受传统切除手术后癌细胞会转移或扩散,而一旦出现转移或扩散,5年存活率只有8%。
日前,香港大学的研究揭开大肠癌细胞扩散及“杀不死”之谜,发现其扩散关键是患者肿瘤带有CD26+癌干细胞,这是全球首次突破性发现,也为患者带来根治大肠癌的“福音”,有助患者及早预防扩散,以及研制有效完全“杀死”癌细胞的药物。
传统疗法治愈率低
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肠胃及肝脏科前教授王振宇形容,大肠癌细胞扩散和转移是患者的“定时炸弹”,倘病情出现转移,5年存活率仅8%。目前针对大肠癌的治疗方案主要包括切除和化疗,但仍有半数患者手术后,出现肿瘤复发或转移。而且晚期病人,由于癌细胞已扩散,即使接受手术,仍有残余的癌细胞,约80%至90%患者会复发或转移。
癌干细胞诱发转移
港大最新发现,大肠癌细胞顽强不死的原因,原来就是CD26+癌干细胞。港大观察27名不同阶段的原发性肠癌患者,发现当中8人带有CD26+癌干细胞,当中5人出现癌细胞转移,另外19人没有CD26+癌干细胞的患者,则没有出现转移情况。
王振宇表示,通过了解CD26+癌干细胞与癌症之间的关系,可以及早预测病人的扩散情况,倘发现有扩散的风险,患者可接受辅助化疗,减低复发或转移的机会。王振宇解释,癌干细胞有别于一般癌细胞,其中CD26+癌干细胞可以通过自我复制及分化不断生长,是真正诱发及令癌肿瘤无法彻底根治的原因。
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内科学系助理教授彭咏枝补充,传统化疗只能杀死活跃的细胞,而癌干细胞抗药性高,不易杀死。
盼将研发相关药物
彭咏枝指出,研究小组正进一步研究CD26+癌干细胞导致癌症转移的分子途径及原因,希望最终能够研发出完全杀死肿瘤内癌细胞的药物。
港大表示,虽然在其它种类的癌症患者身上也发现CD26+癌干细胞,但CD26+癌干细胞跟其它种类的癌细胞生长没有明显因果关系,故无法将这种技术应用在其它癌症上。
传统化疗:
●针对所有活跃及迅速繁殖的细胞
●不针对特定的细胞
●癌干细胞拥有着干细胞搞药性的特质
●因此,肿瘤缩小不等于所有癌细胞死亡
相关链接
大肠癌患者年增10%
大肠癌在香港十分常见,分别是男女性的第三号及第二号杀手。2008年香港有1686人死于该症,占总癌症死亡人数的13.5%,而患者的数量每年都以约10%的速度增长。
大肠癌患者可分为4期,5年存活率则从第1期的90%跌至第4期的8%。肠外扩散及转移是导致第4期患者容易死亡的主要原因。手术切除一般应用于病症较轻的患者,但癌细胞一旦扩散至淋巴、肝脏等其它器官,通常无法治愈。第2、3期的病人在手术后使用辅助化疗,则有助减少复发及转移的风险。 (香港《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