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麦乐鸡食品添加剂是否违规尚无定论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14日10:49  新民周刊
麦乐鸡食品添加剂是否违规尚无定论
“麦乐鸡”到底还能不能吃 民众期待权威部门作出解释

麦乐鸡食品添加剂是否违规尚无定论
现代食品加工中,添加剂是不可避免的

  麦乐鸡到底冤不冤?

  “麦乐鸡事件”将会是一次食品安全监督的成功案例,还是小题大做惊弓之鸟的虚晃一招?

  记者/黄 祺 实习生/吴晓琳

  网友引发的口水战

  6月25日,CNN(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首席医药记者桑杰·古普塔博士(Dr. Sanjay Gupta),在CNN网页的健康栏目上发表了一篇名为《麦当劳的麦乐鸡,英美大不同》(All McDonald’s nuggets are not created equal。)的调查评论。作者在文章中提到,他是在收到一位网友的博文后开展调查的,这位网友指出,英、美两国麦乐鸡的成分不同。

  桑杰·古普塔的调查结论是,美国的麦乐鸡不只卡路里和脂肪都比英国的高,还包含了英国麦乐鸡没有的两种化学物质,即从石油中提炼的TBHQ(特丁基对苯二酚)和通常用于橡皮泥制作的聚二甲基硅氧烷。

  这篇文章引起了美国网民的讨论,在CNN网站上的400多份留言中,大多数网友网民的发言似乎并不太严肃,他们也不愿意纠结在麦乐鸡的添加剂问题上。这些美国网友的表达大多意气用事,有网友用讽刺的方式对此表示愤慨,Mcpuke(麦呕吐),McObesity(麦肥胖)等新词汇横空出世。还有网友拿他们的前总统布什开涮,戏称布什不会正确地发“nuclear”(核武器)的音,就是因为误食了麦当劳。也有相当一部分网友表现得比较淡定,他们认为,连雪茄香烟这类严重危害身体健康的产品都光明正大地在货架上出售着,麦乐鸡这点事又算得了什么呢?

  在网友的意见反馈中,“我再也不吃麦当劳了!”“我要起诉”大概算是最激烈的方式了。当然,还有网友坚定不移地支持着麦当劳,有人说:“我虽然没吃过英国的麦乐鸡,但我觉得美国的麦乐鸡很好吃”,也有人说:“吃麦乐鸡是我的自由,卖麦乐鸡是麦当劳的自由,我吃麦乐鸡这么多年了,也没发现什么问题呀。”

  “麦乐鸡风波”在它的始发地,看起来不温不火,到目前为止,负责食品安全的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等官方权威部门并未有任何回应。桑杰·古普塔的调查中说,麦当劳只是对英美两国麦乐鸡的制作工序不同进行了解释。

  然而在中国,尽管消息滞后了很多天,但麦乐鸡引发的讨论就热闹多了。很多人开始对麦乐鸡感到恐惧,而媒体上,对麦乐鸡安全性的怀疑之声也占了上风。

  7月5日,麦当劳(中国)发表电子函称:“在中国,麦当劳售卖的麦乐鸡中聚二甲基硅氧烷、特丁基对苯二酚两种物质的含量完全符合现行国家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对消费者的健康无害。”当日,北京市卫生监督所副所长郭子侠表示,根据《食品安全法》要求和北京食品安全的部署,麦当劳属于餐厅,其内现场制售的一切食品,包括麦乐鸡,都属于卫生监督部门的日常监管范围。目前对麦乐鸡等油炸快餐食品安全的日常监管方式,主要是对半成品、食用油和成品的抽检,包括检查油的卫生状况、制作过程中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是否安全、超量。郭子侠还称,从目前了解的有限信息看,橡胶类化学物质“不属于食品添加剂的日常检测项目”。

  但是,麦当劳的官方陈辞和北京市监管机构的权威发言,并没能打消中国消费者的疑虑,特别是麦当劳的“自证”,难以得到认可。虽然麦当劳声称其含有的两种化学物质的含量符合规定,但没有给出任何证据,而且,这个结论也没有被其他部门证明过。

  冤还是不冤,这是个问题

  7月6日,主管食品安全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迅速组织专家论证会探讨麦乐鸡问题,这是中国近几年发生多起食品安全事件后,官方在反应速度上的进步。专家论证会上给出的结论,似乎可以让麦乐鸡摆脱“非法”的嫌疑。

  专家们认为,根据《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2007)和2007年8月7日卫生部第15号公告,“聚二甲基硅氧烷”可以在食用油脂和肉制品工艺中使用。其中,在食用油脂中的最大使用量为10mg/kg,在肉制品工艺中的最大使用量为0.2g/kg。“特丁基对苯二酚”可以在脂肪、油和乳化脂肪制品及油炸食品中使用,最大使用量为0.2g/kg。

  这个结论的意思是,听上去挺“吓人”的化学物质,其实属于合法的食品添加剂,卫生部于7日的首次回应,也再次验证了专家的论证。

  “非法”的嫌疑似已洗清,但是否“违规”却尚无定论。上海市食品添加剂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吉鹤立解释说,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不“违法”不等于不“违规”,因为根据有关法规,食品添加剂在使用时有“量”的规定,超出用量属于违规;食品添加剂还有使用范围的规定,把某一种添加剂用在非指定适用的食品中,也属于违规。

  目前,不论是麦当劳自身还是国家监管机构,都还没有拿出调查结果说明麦乐鸡使用这两种添加剂是否违规。麦当劳目前表示,正积极配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检测,在检测结果没有出来之前,无法提供该两种添加剂的采购渠道、使用限量等更详细的信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闻发言人颜江瑛6日表示,正在进行中的监测工作本周内尚不会有结果。

  对麦乐鸡的调查,的确不会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吉鹤立说,检测麦乐鸡在使用食品添加剂的过程中是否违规,是一项专业技术要求很高的工作,如果专业知识欠缺,很容易被企业偷换概念,得出不够准确的结论。他举例说,“聚二甲基硅氧烷”可以用于肉制品的加工工艺中,但不能直接用于肉制品中,麦当劳必须要证明自己符合上述规定,才能算作不“违规”。如何确定是鸡加工工艺中添加,还是在鸡原料中添加,需要深入的调查。

  在官方检测数据公布之前,更多的消费者选择了“观望”态度。手机新浪网的调查显示,近九成网友认为麦乐鸡中的化学物质会危害健康,七成多的网友表示今后坚决不会食用麦乐鸡这类食品。

  除了事后调查,是否有更好的方法保障麦乐鸡一类快餐食品的安全?上海食品研究所技术总监马志英告诉记者,快餐食品加工过程中的添加剂使用,目前还没有完善的监测制度。对于工厂生产的食品,由于有标签法的约束,其中含有的食品添加剂,必须一一标明,监督机构通过标注名目对产品添加剂情况进行检查。但快餐食品的加工,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食品包装上的标注也没有严格的规定,所以出现了监管真空。

  马志英说,除了西式快餐,中式快餐的发展速度,在最近几年也很快。另外,根据中国人的饮食习惯,还有不少企业开发了半成品、熟食等产品。由于这一类食品在市场上有一定的流通时间,必须要添加防腐剂等食品添加剂,而对这类食品的监管,目前还很缺乏。马志英希望麦当劳风波后,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应该考虑针对快餐连锁以及半成品食品的监管方式。

  事实上,中国消费者对麦乐鸡风波的热心,是在多次食品安全事件后,对食品安全普遍失去信心的结果。麦乐鸡风波不久,三聚氰胺阴魂再现,甘肃查处含三聚氰胺的奶粉,再次勾起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担忧。

  麦乐鸡风波将如何收场,如今还未见端倪,但可以想见的是,各种让中国消费者闹心的食品安全事件,不会就此止步。中国消费者急需的,并非对几块炸鸡块的安全感,而是对整体食品质量的安全感。▲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相关专题 麦乐鸡添加剂 > 专题图集

更多关于 食品 添加剂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