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专家称我国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7成不达标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11日10:02  大河网-大河健康报

  □记者 梁琨瑜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糖尿病。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题是 “控制糖尿病,刻不容缓”。专家称,在目前的糖尿病治疗中,血糖达标率低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持久的血糖不达标促使新的治疗方案应运而生。

  七成糖友血糖不达标

  全球日前有近2.9亿人患有糖尿病,如果不阻止糖尿病的蔓延,世界上糖尿病人口在2030年前将达到4亿人以上。据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亚洲糖尿病学会副主席杨文英教授介绍,面对如此多的患者,虽然国内糖尿病的诊断率和治疗率近几年有所提升,但仍有三分之一的糖友血糖是不达标的。并且糖尿病的后备军还在不断扩大,糖尿病前期人群就有1.5亿,另外,约80%的Ⅱ型糖友的糖化血红蛋白无法控制在7%以内。

  持久的血糖达标关系到中国及全球糖尿病防治的未来,无论是单药还是联合用药治疗,传统的治疗方案在维持长期血糖达标上仍有不足。因此,研究者正在寻求新的治疗药物。据杨文英介绍,最新研发的一类基于肠促胰素(沙格列汀)降糖药得到了专家们的肯定。肠促胰素是人体在进食后,肠道细胞分泌的一些多肽类激素,其作用是增加胰岛素的分泌,以维持血糖正常。

  也就是说,人体在进餐后,产生的胰岛素中60%源于肠促胰素的作用。肠促胰素就好比血糖的“调节器”,只有在血糖升高的时候,才会刺激胰岛素分泌。与其他单纯促进胰岛素分泌的药物不同,肠促胰素类降糖药由于其作用是呈葡萄糖依赖性的,即仅在血糖升高的时候,才指挥“生产工厂”生产胰岛素,因此其对胰岛β细胞功能具有保护作用。大量研究表明,肠促胰素类药物不仅能促进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降低血糖,还能减少β细胞的凋亡,从而延缓疾病进程,有望从根本上遏制Ⅱ型糖尿病的进展。

  血糖不达标 后果很严重

  郑大二附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田晨光说到血糖达标的问题时提到,糖友往往只对血糖数值本身关心,而对血糖不达标导致的后果缺乏了解。在漫长的糖尿病病史中,血糖控制不好引发的糖尿病并发症对健康和财产的损害是逐步显现的。比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成人致盲的第一位原因,糖尿病神经病变成为非创伤性截肢的第一位原因,糖友心血管病死亡和中风风险会相应增加等。所以,治疗糖尿病不但要在医生指导下正规治疗,并且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以下良好生活方式,才能促使血糖达标。

  饮食控制:饮食治疗其实并不复杂,只需采用“4321”的金字塔方案就行。金字塔的底部为粮食、豆类每日400克,最好以粗粮为主。中部为蔬菜300克,奶和奶制品200克。金字塔的尖部指少量肉、禽、鱼、蛋,每天100克。严格控制食油、盐(每天少于5克)和糖的摄入。

  运动治疗:每日运动并非辅助治疗,对于肥胖型糖尿病患者更是主要治疗手段。运动必须在餐后半小时进行,运动的疗效在24小时后即消失,因此必须每天坚持运动半小时。运动要达到中等强度,以身体微微出汗为好,运动方式可因人而异。

  戒烟限酒:对吸烟的糖友,必须把戒烟作为糖尿病并发症防治的组成部分。吸烟能显著加重胰岛素抵抗,升高血糖,加速心血管病和糖尿病肾病的发展。因此,对糖友而言,戒烟必须只争朝夕。少量饮酒可以增加高密度脂蛋白,疏通血液循环。

  自我监测:自我监测是减缓和预防多种并发症的有效措施。血糖监测时间为:血糖水平很高者、有低血糖风险者(老年人、血糖控制较好者)需餐前监测血糖;空腹血糖控制良好但仍不能达到治疗目标者应在餐后2小时血糖监测;胰岛素治疗者,特别是中长效胰岛素治疗者需在睡前血糖监测;胰岛素治疗已接近目标而空腹血糖仍高者需夜间血糖监测;出现低血糖症状及剧烈运动前后应及时监测血糖。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转发此文至微博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糖尿病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