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央新闻单位百名青年编辑记者寻根西柏坡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05日11:52  新华网
中央新闻单位百名青年编辑记者寻根西柏坡
西柏坡纪念馆前的五大书记铸像 高国全摄

中央新闻单位百名青年编辑记者寻根西柏坡
青年编辑记者们向着革命圣地进发 高国全摄

中央新闻单位百名青年编辑记者寻根西柏坡
《大决战——三大战役》半景画 高国全摄

中央新闻单位百名青年编辑记者寻根西柏坡
独轮小推车前,讲解员深情地唱起了民谣。高国全摄

  牢记“两个务必” 坚守新闻之根

  ——百名青年编辑记者寻根西柏坡活动综述

  新华网北京5月29日电(记者王争 杨光 吴秀萍 程卓)为期一周的“中央新闻单位百名青年编辑记者寻根西柏坡”活动29日结束。在一周的时间里,青年编辑记者们接受了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也以实际行动践行着“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新闻原则。

  牢记“两个务必”:在历史中感受“西柏坡精神”

  西柏坡位于河北省平山县,是中国著名的革命圣地、党中央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新中国从这里走来。

  1947年5月,刘少奇、朱德等组成的中央工作委员会先期进驻西柏坡,在这里召开了全国土地会议,颁布并实施了《全国土地法大纲》。此后,全中国范围内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使“耕者有其田”成为现实。

  在西柏坡纪念馆中,珍藏着一封哈尔滨农民写给毛泽东的信。信中写道:“毛主席呀,没有您我们真得饿死啦。这回我们都翻身了。分了地分了马分了衣服粮食都有吃有穿也都抱团了……眼看到冬天了你那里很冷吧,给你捎去了一件皮大氅,一双靴子,一双毛袜,一顶帽子。这是我们的翻身果实,也是我们的一点点心意,请您收下吧……”质朴的语言流露出农民们真挚的情感令人感动,很多青年编辑记者在这封泛黄的信前驻足观看、拍照。

  1948年5月,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领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来到西柏坡,在这里组织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中国青年报》记者王聪聪对西柏坡纪念馆中再现三大战役的场景印象深刻。她说,来到这里,仿佛是看到了活生生的历史,与在书本中学到的感觉不同,深切地感受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革命精神。

  中国革命的胜利,与人民群众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在纪念馆展示的一个独轮小推车前,讲解员深情地唱起了当时在西柏坡一带流传的民谣:“最后一碗饭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的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含泪送战场。”

  《中国新闻出版报》的记者王玉娟说,听着民谣,看着那些当时人民群众支前的图片,感到非常的震撼,甚至感动得流泪。中国的人民群众为革命事业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革命老区的人民是如此淳朴,可敬、可爱。作为当代的新闻工作者,我们应该用自己的纸和笔,更多地为他们服务。

  1949年3月,毛泽东和党中央在西柏坡提出了要求同志们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保持艰苦奋斗作风,这“两个务必”的重要思想。

  河北省社科院研究员王彦坤说,“两个务必”的精神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重要意义,青年新闻工作者应当更好地学习、研究这一精神,更多地宣传这一精神,也应当在生活和工作中实践这一精神。

  西柏坡也是新中国新闻事业的摇篮。《人民日报》在距西柏坡不远的平山县里庄创刊,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新闻单位的事业在这里取得重大发展,范长江、张磐石等著名新闻工作者都曾在这里工作过。从这里开始,中国新闻的报道重点,由以报道战争为主逐渐转为以报道国家建设为主。

  在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居,七届二中全会会址前,青年编辑记者们庄严宣誓,将时刻牢记“两个务必”精神,继承和发扬当年的革命传统和新闻工作优良传统,努力做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新闻工作者。

  坚守新闻之根:源头在群众中

  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党组书记翟惠生在出发仪式上曾对记者说,新闻工作的根在基层,新闻的源头在群众。

  来到西柏坡的100名青年编辑记者分成10个组,深入10个乡村,与当地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在“三同”中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三贴近”的新闻原则,探寻新闻工作的根和源头。

  “寻根西柏坡”活动的第三组队员来到平山县宅北乡南滚龙沟村,抗日小英雄王二小的事迹发生在这里,新华广播电台旧址、邓拓和丁一岚旧居,以及《晋察冀日报》编辑部和印刷厂旧址散落村中。

  清晨,在王二小儿时伙伴,80岁老人史林山的引领下,第三组队员上山拜祭了二小墓。史林山说:“我唱不了《歌唱二小放牛郎》这支歌,它一共有七段,最多唱到第五段就再也唱不下去了,心里非常难受。”

  在《晋察冀日报》社印刷厂旧址——一间牛棚,老人介绍,日寇“七进七出铧子尖”,对《晋察冀日报》社进行扫荡;报社“八匹骡子办报纸”。日寇来了,报社工作人员就把机器设备埋在地下,然后向深山转移,日寇走后,他们挖出设备继续工作。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中,他们一个月内出版了27期报纸。

  “体味了老一辈新闻工作者筚路蓝缕,为新中国新闻大厦奠基的艰辛。”队员们认为,应继承和发扬当年的革命传统和新闻工作优良传统,努力做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新闻工作者。史林山说:“看到你们,我就想起了过去,你们就是新中国新闻事业的接班人!”

  第十组一行住在西柏坡镇东柏坡村,紧邻岗南水库,位于西柏坡镇中部,是岗南水库移民村。中共中央、解放军总部在西柏坡时期,曾是中央妇委、中央特会室、中央管理处所在地。在这里,队员们有幸见到了几位经历过当年中共中央在西柏坡时期的老人,并同几位老人座谈。

  闫青海老人有一个“传奇人生”,他在改革开放前代表村民进京请命为西柏坡修建革命纪念馆,改革开放后又独自“下海”,带头致富。说起那段艰苦奋斗的岁月,闫青海老人热泪盈眶。

  ……

  这是一次寻根之旅,注定要与这里的人们结下情谊。虽然与农户同吃、同住、同劳动的时间只有短短一周的时间,但队员们还是无不为当地农民的质朴和热情所深深感动。

  队员们感触很深:在农田里与农民一起除草、劳动时,总会有素不相识的村民走上前来,将自己手上的手套摘下让队员用,以免队员的手被磨破或是沾上不易洗净的植物汁液。

  队员们总是发现:进行走访调研时,不管走到哪里,都会受到农户的热情接待,招呼队员们到屋里坐坐。在对75岁的康存秀老人家中的调研结束后,老人冒着雨将队员们送到家门口,并一直目送着队员远去。

  尽管地处深山,经济条件和生活水平不高,但农户为了迎接队员的入住,还是做了精心的准备。

  《人民日报》记者曾伟来到了70多岁的康根林老人家中体验生活。老人和老伴把他们准备给外出打工的女儿回家时住的“闺房”腾了出来,打扫得干干净净,还换上了新被褥。队员们白天在村中参加各种体验活动时,老两口也总会带着他们的外孙在一旁默默地守望。听说组里的队员们要来自己家中学做农家菜,老两口又忙乎着把家里的桌椅板凳摆好,手把手地教队员们和面、轧面条、烧火。

  当体验活动结束,即将分别的时候,大娘含着眼泪拉住队员们的手,说要队员们到秋天时回来看看,那时,家里的果树上会有又酸又甜的果子吃;等队员以后结婚了,还要带着对象再来这里。临行前,大娘还在队员们的行囊中装满了当地出产的核桃和黑枣。

  王玉娟动情地说,与乡亲们同吃、同住、同劳动的体验活动更让我深刻地感觉到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的责任,我们应该更多地贴近他们,了解他们,报道他们。就像当年刘少奇同志在西柏坡对华北记者团谈话时要求的那样,更多地把群众的呼声、要求、困难和经验反映出来,变成新闻,通过我们的工作,将党和群众紧紧地联系起来。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编辑石婧斐感慨地说:“在城市里生活、工作的我第一次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农民兄弟的朴实和艰辛。他们的汗水、他们的泪水,是我们坐在办公室里永远也想象不出的。要做一名出色的记者、编辑,必须深入到群众中间,走进他们的心里。只有这样,才能读懂他们,才能反映他们的心声。”

  《国土资源报》记者乔思伟也深受启迪,他说:“写作与编辑工作,就像除草一样要一行行一垅垅地精心打理,需要汗滴禾下土地投入。深入群众、贴近实际并不是套话大话。真正有价值的新闻、真正的闪光点都蕴藏在人民群众中间。这样的寻根之旅我们应该大力提倡、推广,希望更多的新闻工作者能深入农村,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写出真正有价值的新闻作品来。”

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