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上海白玉兰国际纪录片节上,来自18个国家的44部优秀纪录片在上海最繁华的4家影院放映,每场上座率都在70%以上,不少影片预售时即已售罄,9天之间共有一万多人走进影院观看纪录片,这令不少电影院经理惊讶不已。
纪录片果真受到中国观众的爱戴吗?其实,电影院和电视收视率都不支持这样的结论。事实上,中国纪录片正处于一个艰难的局面:纪录片电影难以进入院线,覆盖全国的卫星频道至今没有一家纪录片专业频道,尽管卫视频道同质化、电视节目低俗化一再遭受观众非议。
纪录片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电视成果最为卓著的媒介形态之一,不仅以《话说长江》、《话说运河》、《望长城》等一系列经典作品铭刻了新时期文化反思与寻根的历史记忆,也借助《东方时空》、《纪录片编辑室》等知名栏目进入大众的日常生活,以人文理念和纪实美学影响了中国电视的发展轨迹,改写了电视的语态。在中国电视各种节目形态里,纪录片最早参与国际对话,担当着中国文化传播的重要使命。
然而,2000年以来,中国电视媒介生态发生剧烈变迁,收视率提升为评估电视节目最重要的标准,广告几乎是电视创收的唯一形式,电视剧、娱乐节目、法治节目成为电视节目的主流形态,而纪录片却成为这一轮变革中的落伍者。于是,纪录片被迫进入栏目化生存,与娱乐节目、法治节目、电视剧一样接受收视率的检阅和广告商的挑选,同样纳入栏目管理。不少卫星电视频道陆续撤下纪录片栏目,解散纪录片部门,纪录片无可置疑地被边缘化了。
不过,纪录片并没有放弃文化守望和市场探索。2001年,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创立,十年磨一剑,如今成为中国最大的纪录片播出平台和专业栏目品牌。2002年上海纪实频道成立,成为中国第一家以纪录片为特色的专业频道,承接曾经辉煌一时的《纪录片编辑室》传统,探索面向受众的市场之路。历经三年亏损之后,上海纪实频道终于在2005年扭亏为盈,2006年广告收入7200万,此后收视率和广告收入一路攀升,2008年达到1.26亿,2009年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依旧广告过亿。上海纪实频道的成功证明纪录片同样可以市场化生存。于是,中国教育电视台第三频道、重庆科教频道、湖南金鹰纪实频道等以纪录片为主的电视频道相继成立,纪录片出现复苏之势。
与栏目化、频道化相应,纪录片也开始探索大片化道路。《故宫》开启了中国纪录片“高投入、大制作”的大片时代,《圆明园》、《森林之歌》、《敦煌》、《大国崛起》、《外滩》等大片相继出炉,缓解了纪录片精英文化立场与大众市场期待之间的紧张关系。
纪录片奋起自救的历程尽管也算波澜壮阔,但在全国媒介生态里依然处于边缘位置,依然无法赢得广告商的笑容。作为一个行业,纪录片的投资规模、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都非常微弱,价值与价格严重背离,甚至真正的市场还未成形。2009年全国卫星频道和专业纪录片频道投资不过四亿元左右,年度播出量约5000小时,收入也不过五亿元上下,在年度总产值过千亿元的电视行业里不过两百分之一。难道纪录片只有文化价值而缺乏产业价值?
其实,从2000年开始的国际纪录片恰恰进入了黄金10年。无论电影纪录片还是电视纪录片,都呈现出电影诞生百年来最为繁盛的局面,其中美国、法国、英国、日本成就尤其突出。纪录片被提升为国家文化战略的一部分,因为纪录片不仅有媒介产业价值,更是价值观和国家形象传播最得力的媒介形式。国际纪录片传播现象诠释了纪录片的独特传播属性:跨文化、跨时空。而要实现纪录片的传播属性,必须保证纪录片的主流价值观、艺术品质和技术品质,拓宽纪录片的传播空间。1985年成立的美国探索频道从一个地方有线电视发展为覆盖185个国家的媒介帝国只用了25年时间,更印证了这一结论。
当下中国纪录片的困境在于,一是传播平台空间局促,制约了纪录片发展。像上海纪实频道仅仅局限于上海,湖南金鹰纪实频道仅仅局限于湖南,有限的地方经济、观众资源必然导致发展瓶颈,也违背了纪录片的传播属性,天花板效应非常明显,不可能做大做强;二是低端制作与低效传播的恶性循环,直接导致市场容量不足,价格与价值严重背离,行业标准模糊不清。因此,拓展空间、启动市场,打造全国传播平台是纪录片发展无法回避的问题。
近年来,中国电视文化品质明显下滑,媒介生态趋于恶化。作为大众传媒,电视本身就肩负公共传播的文化责任,而不仅仅是赚钱的机器。从这一意义说,纪录片不仅是文化品质的保障,也是改善媒介生态的重要力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