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思璟 上海报道
近日,广电业内开始流传,广电总局有意批准一个卫星转播的纪录片频道,该频道上星资源的授予,将在各地广电集团中进行甄选。
7 月23日,《人民日报》“金台论道”栏目发表评论《中国纪录片为何缺少平台》。该文指出,“传播平台空间局促,制约了纪录片发展”,“像上海纪实频道仅仅局限于上海,湖南金鹰纪实频道仅仅局限于湖南,天花板效应非常明显,打造全国传播平台是纪录片发展无法回避的问题”。
上海电视台发力
近日,上海广播电视台(下称上海电视台)突然力推旗下纪录片频道。“项庄舞剑、志在沛公”,上海电视台此举,与广电总局的一项考虑不无关系——在各地广电集团旗下频道中,甄选一个纪录片频道,让其进行卫星转播。
而在上海电视台台长、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下称Smg)总裁黎瑞刚看来, “所有可能形成专业化频道的领域,我们都在研究、接洽。”
2009年年底,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即纪录片频道)开始“公司化”经营,经营公司真实传媒拿到公司营业执照。
紧随“整体制播分离”,同步“公司化”的,还有五星体育等。Smg内部已分成三级梯队:星尚、第一财经、东方购物、百视通等“第一梯队”,公司化运营已久、盈利路径清晰,多已进行融资、引入外部股东,可望最快上市。第二梯队,则是真实传媒、体育频道等,基本完成公司化改造,基本盈利,尚未进行融资,但亦剑指 “融资上市”。Smg剩余的板块,则被归为第三梯队。
上星考量
“我们的确想要争取,纪实频道的上星机会。”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总监应启明透露。
“频道不上星,以后融资没什么故事可讲,上市的话,盘子也太小了。”对于这个机会,应启明坦承。
对此,黎瑞刚则语带保留。“上星是纪实频道一个努力方向,但这事,广电总局也还是在考虑中,并没有完全确定。”黎瑞刚看来,频道上星后,其经营就是完全不同的投入产出,一亿多元的“落地”(卫星转播后,频道进入各地有线电视网络传输)成本,必须有相匹配的收入回报。
而且,“上星并不是做大市场的唯一路径,”黎瑞刚说,“现在三网融合开始后,有线网络发展、整合会很快,不是一定要卫星转播传输。”
此次“上星”名额争夺,可能将于Smg与央视、湖南卫视之间展开。此前传有意争取该名额的江苏卫视,则回应本报称,并不清楚此事。
打造中国discovery
Smg纪实频道均通过有线电视网络传输节目,仅覆盖上海及周边450多万户家庭。
历经三年亏损后,纪实频道于2005年扭亏为盈,2006至2008年广告收入分别为7200万、1.04亿、1.3亿元。不过,因为当年的“公司化改造”,经营成本急剧上升、广告收入有所下降,2009年纪实频道再次回到“盈亏平衡”。
“我们如果只是要盈利,其实很简单。”黎瑞刚解释说,“只要把人员都砍掉,留几个编辑,专门引进海外节目,立刻就能大幅盈利。”
“广电总局明天给解放报业发个频道牌照,他们立刻也可以这样盈利!”
在黎瑞刚看来,可以轻松盈利,但不是长久之计。“形成自己的片库、人才队伍,还有品牌,才是形成市场竞争力的关键。”黎瑞刚说,“好莱坞的梦工厂,不就是片库的证券化吗?”
正是基于这种考虑,纪实频道在“公司化改造”之外,进行了大量尝试:和discovery的合作由“引进片子”到“学习其运营模式”,推出“真实中国·导演计划”、甄选年轻纪录片导演,国内首个尝试纪录片的“海外联合制作”、以“预售”等。
“先摸着石头过河,过了河发现是对的,这就是路径。”黎瑞刚总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