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从防洪抗旱报道看防灾减灾新闻走向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0月21日12:15  中国记者

  张焱

  作为水利行业权威媒体,《中国水利报》一直把防洪抗旱减灾救灾报道作为核心内容之一。近年来,报社在报道数量、理念、方式上不断调整、探索,也积累了一些经验。

  防洪减灾报道发展轨迹

  1.报道数量增长。

  从1998年以来,我国经历了几次大的洪涝灾害,即2003年、2005年淮河流域大水;2007年云南暴雨肆虐;2008年1月南方大部分地区遭遇罕见冰雪灾害;2009年云南、贵州、广西等地气象干旱从9月中旬开始露头,一直持续到2010年3月,8月7日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因突降强降雨导致的泥石流严重灾害。

  随着近年来洪涝干旱灾害频发,《中国水利报》防洪抗旱类报道稿件数量也呈逐年上升趋势,所占篇幅逐年增大。仅以舟曲抢险救灾报道为例,8月7日灾难发生后,中国水利报社派出的前方报道组紧急赶赴灾区,20多天累计发回稿件10 0多篇,图片300余幅,提供了20多个版面的内容。

  2.主题和内容演变。

  纵观防洪抗旱减灾报道走过的历程,《中国水利报》大致可以理出一个发展脉络:工作部署—抗洪英雄—灾情通报— 人文关怀—科学发展理念的探讨。通过不断探索和发展,报道主题和内容也逐渐从水利行业向全社会延伸和拓展,过去的防洪报道,重在中央如何部署,各地如何行动,水利职工如何抗洪;后来防洪的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报道增多,并开始涉及抗洪英雄的宣传;再后,防洪信息的公开度越来越高,预报和灾情通报多起来,服务性提升;如今,关注普通群众在洪涝灾害中的生存状态和人文情怀,每年防洪报道人物占据了重要篇幅,除抗洪英雄外,大量报道老百姓的生存、生活状态,更多关注民生情怀。

  与此同时,防洪和治水理念也在不断发展。过去面对洪水,只注重防御,实施大量工程措施筑堤,泄洪。如今,治水理念由抵御洪水向管理洪水转变,并使洪水资源化。通过流域调度、蓄泄兼筹,开展洪水利用。

  以《中国水利报》在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和舟曲泥石流救灾报道为例,通过灾情实况—政府行为—救援实施—社会行动—人的命运—灾后重建等6个信息层次全方位报道的展开,为新闻选题提供了较大开拓空间,开放式报道不仅打破了传统灾害表达框架的制约,而且以人性化表达创新了灾害报道模式。

  3.传播对象与传播主体变化。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洪涝干旱灾害带来的损失越来越严重,影响面越来越广泛。因而,相关报道逐渐被社会媒体关注,甚至是某一时段大规模呈现的热点。同时,互联网也大局介入,并以其独有优势发挥了重要作用。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水利报》防洪抗旱救灾报道的传播对象逐渐从水利系统内部向社会辐射,并形成了目前各种媒体全面介入,全国人民高度关注的发展格局。最初,对此问题的报道更多体现在专业媒体上。随着洪涝干旱以及地震、泥石流等等自然灾害的频发,以及广大受众获取信息通道的增加,如何做好灾害报道不但关系到公众知情权,而且对于引导社会舆论,保持社会和谐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如何以最快速度介入灾情实况报道,在报道规模、信息深度及表达手法上突破传统灾害报道框架,使灾害报道很好地实现时效性、权威性、多样化、全面客观等协调统一,已经成为体现新闻媒体公信力的重要标准之一。

  防洪减灾报道的新特点

  1.传播理念愈发注重人性需求。

  过去的防洪抗旱减灾救灾宣传多关注国家方针政策和相关部门措施,而且多局限在行业内部工作层面。除发生重大灾情,一般社会公众对这方面了解很少。

  如今,相关报道更注重信息公开和对社会的服务,注重人文感受和民生需求,这既是洪涝干旱灾害本身影响面越来越广泛的体现,更是传播理念变化的体现,《中国水利报》减灾救灾报道也实现了从工作宣传到信息服务的转型。

  《中国水利报》在减灾救灾报道中不造作、不虚张,把笔端深入到灾害事件中,把人和事结合起来,通过真实详尽的事实描摹,突出体现党中央、国务院以及水利部的决心和正确部署,展示人民子弟兵、公安干警、水利技术人员等全体救灾人员的艰辛和奉献精神,通过“人”在“事”中的感受,使读者身临其境,与报道对象同呼吸、共患难,在情感上引起共鸣,并让受众信服,提升报纸在防洪抗旱减灾救灾报道领域的公信力和权威性。

  2.报道模式愈发多元,手段愈发丰富。

  在新媒体冲击下,《中国水利报》积极应对挑战,在防汛抗旱减灾救灾报道中不断创新,通过消息、通讯、特写、评论、图片和深度组合报道综合运用的方式,使报道模式多元化,手段更丰富。例如抗击舟曲泥石流灾害报道中,《中国水利报》前方报道组在短短的20天里连续推出7篇深度报道、2篇特写、1篇记者手记等重头稿件,在《中国水利报》刊发多个专号、专题和图片专页,同时不仅第一时间为中国水利网和水利部网站提供大量文字图片报道,还为水利部网站图片库提供大量珍贵图片资料。

  3.报道愈发关注效果评价。

  《中国水利报》在洪涝干旱灾害事件报道实践中,逐渐扭转单向灌输的宣传理念,初步实现了从指导工作到引导受众的转变。从策划部署开始就致力于从受众需求出发,讲究宣传效果和路径,考虑受众接受习惯、方式、需求及能力,并实施分众化传播。在选题策划和采编实践中,强化对管理者、科技人员、抗洪军民、灾区群众、受影响地区人的生活状态分别予以研究和关注,力求使报道更有针对性,达到预期效果。

  不断开掘报道的专业纵深

  1.突出媒体特点,强化深度报道。

  深度报道是新形势下体现纸质媒体核心竞争力的本质要求,也是水利专业化特性的内在要求。《中国水利报》把握这一特点,不断研究受众心理和读者需求,加强深度报道和内容建设,拓展新闻功能和价值,在创造凝聚力的宣传价值、提供信息的传播价值,促进合作的服务价值,互动共赢的经济价值方面,产生综合效果。经过不断丰富和细化这一核心理念,逐步形成了一整套独具特色的理念和思路体系。

  要想增加报纸的效力,增强信息的品质,就应以“深度、厚度、广度”为办报理念,更多地采用深度报道的方式,给读者提供一种深度新闻的分析,进而形成自己的品牌影响力,让读者通过品牌效应产生一种忠诚度和信任度。

  媒体应进一步强化新闻背景说明意识,强化新闻影响展示意识,强化新闻发展预测意识;深化稿件内容专业纵深,深化稿件信息权威解读,深化稿件观点思想引领。善于抓住改革与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和社会与读者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进行深度解读和舆论引导,通过深度报道来体现核心竞争力。

  2.把握传播规律,整合媒体资源。

  新媒体的发展使当前新闻传播呈现出新特点、新规律。应深入研究,不断优化各种媒体的结构,充分整合资源,实行报刊网互动,实现信息间互补。网络讲时效,报刊讲深度;网络发信息,报刊搞整合;网络提问题,报刊作回答。既要实行专业分工,发挥各自优势;又要进行全面整合,发挥整体优势。在以往的防洪抗旱减灾报道中,《中国水利报》在报网互动运作方面进行了有益实践,并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成效。只要不断推动多元传播格局下报纸核心竞争能力与信息网络传播技术的深度融合,就能牢牢掌握主动权,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3.选准新闻视角,关注民生动态。

  民生水利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为把握人民群众的新要求,开辟兴水惠民新领域,实现民生水利新突破,当前要突出解决好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生活保障、生产发展、生存环境和合法权益等方面的民生水利问题,实现人水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大限度地满足服务和改善民生的迫切要求。与防洪抗旱减灾救灾相关的新闻报道,始终处于社会文化最敏感的部位,不能仅仅停留在简单见证、记录事件发生发展进程的层面,而是密切关注民生,以实现建构人类精神文化的根本任务为核心,体现相关报道的新闻价值取向。

  媒体应围绕水利中心工作,把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从民生内容、平民视角、读者本位、人文情怀、民众话语等方面统筹新闻宣传资源配置;要从宏观视野、微观视角,反映与群众关联度大、群众感兴的话题,形成民生新闻报道的强势,做群众最关心、最爱看的新闻;要深入基层,帮助群众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经。(作者是中国水利报社编委)

转发此文至微博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