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人大校友、我的师姐王瑶出任新华社副总编辑、摄影部主任的消息,我发了一条短信祝福她。
相同的祝福,就是两年前的同一时刻。2007年11月15日,在中国美术馆展出的《粉墨人生》王瑶京剧摄影作品展上,她升任中新社副总编辑的身份,由中新社社长在贺辞中正式提及。
2007年月10月30日,人民大学校庆晚宴上,我和校友中新社副总编辑田惠明、师姐王瑶一桌。认识田惠明副总编辑很多年了,当年我在人民大学《青年人大》任总编辑时,邀请他和北青报社长张延平出任《青年人大》顾问。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王瑶师姐她不太说话,却不停的摆弄着手里的相机。一个大社的摄影部主任在大家正襟危坐或言笑晏晏时,在以嘉宾身份出现时,不忘专业,如此专心专注于本行,令我有些莫名的亲近感。
令我印象更深刻的是,田惠明在桌上的一句闲话:“很多人的所谓成功是拍马屁拍上来的,王瑶是拍照片拍出来的。”
我心里当时感慨,亲眼所见的细节,真是诚哉斯言!
当我听到师姐赴新华社任职的消息,脑海中,闪过,她在《粉墨人生》王瑶京剧摄影作品展开幕仪式上讲话的样子。她和她先生抱着女儿其乐融融的样子。 还有面对种种采访中遇到的危险,或喜事传来,庞辱不惊的样子。
这些样子,这些成就,这些悲欢离合的采访传奇,远远抵不过我心里那个在晚宴上王瑶摆弄相机的细节,衬托着一个温和的有主心骨的人。
她给我的印象,让我想起傅雷家书里对心目中知识分子的形容:“又热烈又恬静,又深刻又朴素,又温柔又高傲,又微妙又率直”。这个形容,在港媒采访她的过程中,我在阅读最初的草稿中,再次印证。
作为荷赛奖得主,报社曾嘱我采访她。我不懂摄影。我上过盛希贵的课。一个重要的收获就是学会了写图片说明。一幅骏马在草原的图片,其说明一定不能写成“马儿在吃草”。梦想当作家的我,将摄影的技巧、知识和秘密在愧疚中都还给人大新闻系。
我派记者前方去采访。我不想在师姐面前露怯,我得想法说服她这是我的工作,请她关照下我的职责所在。而王瑶正如两年前文中所见到的那样:“今年37岁的中国新闻社副总编辑王瑶,已有32年‘摄龄’,对于这位在国际国内获奖无数的年轻女摄影家而言,走到镜头前面来办影展、出席开幕式、在会上发言、接受采访却是太过高调的事情。”
回来,听到同事讲述采访的经历,看到写就的初稿,当我读到王瑶说:“‘还有那些被我拍摄过的人,很多人,让我进入、干扰、拍摄,这需要很大的宽容。我一直带着感恩的心态。我感谢他们,也感谢这份工作给了我观看的权利,不管是看人世的世态炎凉,看个人的喜怒哀乐,还是看成功者、失败者、奋斗者,都让我的生活丰富多彩。别人活了一辈子,我彷佛活了好几辈子。我觉得中国人最应当过的是感恩节!’王瑶坐在刚刚调换的办公室里,认真地说,至纯的微笑一直挂在嘴边。”
写到她初入中新社第一课,赴桂林空难采访经历生死第一大关时,“王瑶抬头望向记者,如释重负地说:‘我真得感谢生活,在我还是个小姑娘时就给我上了一堂生死大课。很多年以来,我一直在用镜头关注关于人性与生死的问题。包括后来的荷赛获奖作品《60岁舞蹈家重返舞台》。我是在30岁那年完成的一组专题,我看到了一位六十岁的老舞蹈家内心的孤独脆弱和由此爆发出的强大力量,我看到了人性的光辉,这次拍摄经历帮助我从一个少女成长为一个女人。”
对于采访者祝莉给我讲述时的激动和兴奋,我都忘记了。但她将采访的感受都浓缩为她擅自作主拟定的标题上“王瑶:生活高于摄影” !
“生活高于摄影”,这是浓缩我的直观印象与港媒采访记对王瑶最典型的感受。
时间过得真快。匆匆两年过去,我没有再向王瑶提起“生活高于摄影”,这个我们擅作主张的标题,是否能准确勾勒出她的摄影生命的秘密。(来源 新华网 作者彭凯雷 香港文汇报高级记者 北京新闻中心执行总编辑 )
王瑶2007采访记:感恩生活 生死大课
在不久前于中国美术馆展出的《粉墨人生》王瑶京剧摄影作品展开幕仪式上,站在台上的王瑶一再向与会者和她的拍摄对象——一群来自北京少儿京昆艺术团的小演员们鞠躬致敬。在此之前,王瑶再三犹豫要不要为《粉墨人生》做一次影展。“我觉得摄影记者是藏在镜头后面的人,要说的话全在镜头里,出本画册与大家分享就好了。”
今年37岁的中国新闻社副总编辑王瑶,已有32年“摄龄”,对于这位在国际国内获奖无数的年轻女摄影家而言,走到镜头前面来办影展、出席开幕式、在会上发言、接受采访却是太过高调的事情。
《粉墨人生》亦人生
最终说服自己的是王瑶久藏于心中的一个信念,即打破传统展示理念,将展览作为作品的延续,使作品有机会得到更加深刻而趣味十足的解读。于是一场不同凡响的展览向观者发出邀请——咿呀低吟的胡琴,全黑的展览空间,戏剧化的灯光,一张张静穆又艳丽的图片,如同身处剧场之感让人迅速地坠入时空的黑洞,走进久违的京剧。
一只从绣着牡丹的水袖中伸出的兰花指,一张上了彩妆斜侧向镜头的安静又忧伤的脸,一个画了猴王面孔的演员和三个卸了妆的演员并排坐在后台休息,一排富贵华丽的青衣扮相人物与前景人头涌动的剪影重迭着……你盯住画面,因为艳丽排场令你觉得恍若隔世,但你立刻又会想起鲁迅的《社戏》,孩子们连夜赶水路坐在船头看戏台上认认真真地唱做念打。这是中国戏剧的好处,怎样的乡土怎样的华丽都扎根于一处,人生在台前台后、戏里戏外流转回旋,没有人谈艺术,分不清谁观看了谁,不似西方人穿了燕尾服去听交响乐,隆重到沉重,谈论艺术又被艺术所累。
王瑶参透了中国京剧这种虽兴于朝却近于民的草根气质,并将这种亲近与中国人的生命经验一同倾泻于画面,成就了“戏如人生、人生如戏”的《粉墨人生》。
不久前,王瑶升任为中新社副总编辑。在人民大学校庆晚宴上,作为校友代表的王瑶也是摆弄着相机,一旁的校友、中新社副社长田惠明一句生动的闲话令记者印象深刻,他向满桌的校友说:“很多人的所谓成功是拍马屁拍上来的,王瑶是拍照片拍出来的。”诚哉斯言!
桂林空难:生死第一大关
王瑶,5岁拿起相机,11岁获得中国好新闻奖,1988年入读人大摄影专业,1992年进入中新社,同年获中国新闻奖,1997年获得徕卡杯摄影年赛金奖,2000年又以《60岁舞蹈家重返舞台》组照获世界新闻摄影比赛(WPP)金奖。2007年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静若处子,动如脱兔,话少,总是在做。”这是王瑶默默的轨迹给大多数人留下的印象。面对事业上的一帆风顺,她认为只是自己比较幸运而已,“都说枪打出头鸟,可从来没有谁打我,领导朋友都关照我。”王瑶仰起头,孩子般放出一串欢快的笑声。
“还有那些被我拍摄过的人,很多人,让我进入、干扰、拍摄,这需要很大的宽容。我一直带着感恩的心态。我感谢他们,也感谢这份工作给了我观看的权利,不管是看人世的世态炎凉,看个人的喜怒哀乐,还是看成功者、失败者、奋斗者,都让我的生活丰富多彩。别人活了一辈子,我彷佛活了好几辈子。我觉得中国人最应当过的是感恩节!”王瑶坐在刚刚调换的办公室里,认真地说,至纯的微笑一直挂在嘴边。
谈起以往的摄影经历,王瑶对她走上摄影工作岗位的第一次采访记忆犹新。
1992年,刚加入中新社的王瑶前往桂林的11.24空难现场采访。22岁的王瑶化妆成农民进入被警察封锁的现场,几乎是在悲痛的哭泣中,小姑娘完成了她的第一次拍摄任务,并以其中的一张照片《悼亡灵》获得1992年中国新闻奖。
“这件事算是永远地刻到我心里去了,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绝非是获奖,而是冷静下来之后对生死的反复思量。”王瑶说:“在那之前,我觉得人活着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那次空难让这么多人就忽然地失去了生命,那么多家属无辜地承受了痛苦。在那之后,我一直在想,生命是什么?人到底该怎么活?”
王瑶抬头望向记者,如释重负地说:“我真得感谢生活,在我还是个小姑娘时就给我上了一堂生死大课。很多年以来,我一直在用镜头关注关于人性与生死的问题。包括后来的荷赛获奖作品《60岁舞蹈家重返舞台》。我是在30岁那年完成的一组专题,我看到了一位六十岁的老舞蹈家内心的孤独脆弱和由此爆发出的强大力量,我看到了人性的光辉,这次拍摄经历帮助我从一个少女成长为一个女人。”
《后911》:生活重于摄影
2002年,纽约街头,一个乞丐站在那里,用萎缩的双臂,夹着一个盒子向路人要钱。32岁的王瑶站在乞丐对面,说,“我正在拍美国,我想拍各种各样的人,你介意我拍照片吗?”乞丐说他不需要拍照。王瑶说:“那好,我不拍。”
“那你需要什么?”王瑶开始发问。乞丐说很饿,需要食物。王瑶就拿出一个汉堡,因为乞丐没法拿食物,她就将食物递到乞丐嘴边,让他一点一点地吃下去。吃完以后乞丐说,小姐我觉得你很美,我能吻一下你的手吗?然后乞丐就吻了王瑶的手背。
这是王瑶应邀作为访问学者前往美国芝加哥艺术学院学习期间的一个小片段,期间她驾车穿越美国,创作了迎来赞誉无数的《后911——一个中国女性眼中的美国》(共180幅)。摄影的生命力来自生活本身的感染力。她在纽约看见一对情侣在“9•11”周年纪念日,紧紧拥抱在纽约世贸大厦遗址前,极度悲伤,在他们身旁一个黑人男子正在兜售国旗,家与国在此刻相遇;她看见在华盛顿一个舞者,在林肯纪念碑下投入地舞动的双臂,双手和锋利的碑顶直指天空;她看见在芝加哥,一个黑人在福音音乐会上双手合十祈祷平安,几乎是剪影,引人深思。灾难已经过去,生活还将继续,王瑶看见911后的美国,人与人的关系正在依然现代的国土上,逆风而行,走在回归温情的路上。
“评奖与摄影比,摄影重要,摄影与生活比,生活重要!”王瑶一直这么认为。
在未来的一年中,王瑶打算将镜头对准北京的市井生活,向外国朋友展示一个王瑶心目中的北京城 。“五天在单位‘开会’,一天拍照片,一天在陪小女儿!”王瑶向记者叙述着她现在的生活安排。
王瑶称自己是个连五天以后的生活都不会规划的人,而正是这样一个活在当下的女摄影家,在时时感受到来自生命的温情之后又将这样的温情通过镜头延伸出去,读她的照片,无论哪一组,都仿佛在读一则寓言,无论其间怎样的转承启合,都将昭示出人性之美及世间的温暖。(来源香港文汇报 祝莉 彭凯雷)
王瑶简历:
王瑶,1970年生,现任新华社副总编辑。
王瑶5岁开始学习摄影,11岁以一张《开学了》的摄影作品获1981年全国好新闻一等奖。
1988年进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专攻摄影专业。1992年毕业分配至中国新闻社。同年参加“桂林空难”报道以照片《悼亡灵》获1992年中国新闻奖。
1997年获得徕卡杯摄影年赛金奖,应邀赴欧洲领奖创作。
1998年派驻中国新闻社香港分社工作,以一张《特首董建华为香港回归首个赛马日开锣》获中国新闻奖二等奖。
1999年入选世界新闻摄影大师班学员赴鹿特丹学习。
2000年,又以《60岁舞蹈家重返舞台》组照获荷兰世界新闻摄影比赛(WPP)金奖。此奖被誉为“国际新闻摄影的奥斯卡”。
2001年,王瑶应邀担任荷赛讲习班中国学员资格评审人及第九届国际影展评委,是国际影展最年轻的评委。
2002年作为访问学者赴美国深造交流。同年当选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和中国女摄影家协会副主席。
2004年底荣获中国摄影传媒大奖。
2006年出版个人摄影作品集《后9.11》,该画册获得图书出版金牛奖特别奖。同年再次当选中国文联全国委员会委员。
2007年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2007年应邀担任美国尤金。史密斯摄影奖评委。
2007年应邀担任美国国际摄影中心年度奖推委会委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