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仇子明:被通缉不是最艰难的经历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08日09:32  东莞时报

  本报记者吴金华

  任何媒体从业者都不希望以这样的方式成名,仇子明当然也不想。他因报道上市公司凯恩股份背后黑幕,遭到公安机关全国通缉,“一战成名”。

  这是对新闻报道和舆论监督的一个讽刺,或许将来被关在拘留所、站在被告席上的,不是记者,而是舆论监督本身被审判。

  那是仇子明人生最为黑暗的时刻。即便如此,仇子明没有想过离开媒体这个行业,他为自己更艰难的媒体经历做好了准备,中国媒体人和传媒业,也为更加艰难的时刻做好了准备。

  不接受“公关”遭遇“通缉门”

  1982年出生的仇子明,江苏南京人。2010年,从供职多年的南京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的《金陵晚报》转战上海,任职于《经济观察报》。

  2010年5月下旬,仇子明在线人的帮助下,数次直接采访了凯恩集团。尽管期间经历了诸多阻挠,他还是在经济观察报发表了凯恩股份偷天换日谜团》、《凯恩股份再调查:被隐瞒的关联交易》两篇文章,直指该上市公司黑幕。

  对于凯恩股份及其实际控制人王白浪的报道,凯恩集团方面极为恼怒。王白浪多次打电话给仇子明,要求针对文章进行沟通。考虑到自己的采访和报道是职务行为,仇子明建议王找报社负责人沟通。凯恩股份的危机公关,遭到《经济观察报》驻华东区采编负责人的拒绝。

  时隔不久,仇子明被全国通缉,罪名是“损害公司商业信誉罪”。发放全国通缉的单位,是浙江省丽水市遂昌公安局。

  仇子明被通缉的消息,犹如巨石击水,瞬间激起了轩澜大波。“通缉门”得到媒体、互联网以及社会的极大关注。

  7月29日,丽水市公安局调查核实后认定:遂昌县公安局目前对仇子明因“涉嫌损害商业信誉罪”采取刑事拘留的决定不符合法定条件,责令遂昌县公安局立即撤销对仇子明的刑事拘留决定,并向其本人赔礼道歉。

  从没想过离开这个行业

  东莞时报:被通缉的那段时间,是你职业生涯,整个人生迄今为止,最为艰难的经历,在那一刹那,有没想过离开媒体这个行业。

  仇子明:谈不上是“最”,我热爱工作,但工作不是生活的全部。从来没想过离开这个行业。我还遇见过更艰难的经历!

  东莞时报:那段时间,心态上有什么变化。

  仇子明:其实也没啥心态上的变化,还没来得及思考呢,一切就结束了。我始终认为,一个人很焦躁,不是因为他做了很多事,而是想得太多。作为一个记者,我只需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即可。

  东莞时报:其实在这个事件中,人们关注的重点,并不是仇子明这名记者;而是一名叫仇子明的记者,因报道上市公司黑幕造警方通缉这件事情。如果你是局外人,将用怎样的立场看待困境中的仇子明。

  仇子明:我愿意窝藏“逃犯”,就像当初有侠义之人愿意“窝藏”我一样。

  东莞时报:兽兽、凤姐或因艳照门,或自我炒作,一战成名,随之而来的是滚滚财源。你因报道上市公司黑幕,秉承社会正义,向公众传播真相,遭遇“通缉门”成名,但事情回归平静后,仇子明并未名利双收。这是媒体行业及其从业人员的尴尬,你怎么看待这种尴尬。

  仇子明:我本人无意于名利,作为一个记者,一个名记者,是长期对社会的观察、资深素养的提升、专业知识的积累、调查报道经验的日渐增长,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我只是众多记者中的普通一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要很多东西需向想新闻界的前辈学习。

  (被通缉的那段时间)谈不上是“最”(艰难的经历),我热爱工作,但工作不是生活的全部。从来没想过离开这个行业。我还遇见过更艰难的经历!

转发此文至微博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