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杂志社副社长周志懿做客新浪传媒频道,解析2010传媒格局现状,周志懿称传媒的市场化、集团化、国际化、资本化日益成熟,传播理念发生重大变化,全民记者时代来临,传媒融合进一步加剧,大传媒时代呼之欲出,以下为访谈实录
视频:周志懿解析传媒业发展 传媒市场化成熟 来源:新浪传媒主持人尹俊:各位亲爱的网友,大家好!今天新浪传媒频道给大家请到的是《传媒》杂志社副社长周志懿先生,欢迎您!
周志懿:大家好!
主持人尹俊:周社长,今天我们请您来不光聊聊《传媒》杂志,还要聊聊传媒行业的发展和状况,我们知道新世纪的头十年(2001—2010),中国的传媒行业一直是在改革和创新中发展,其实这十年传媒的发展变化是最猛烈或者最剧烈的,您觉得这十年传媒行业的发展在哪些方面比较突出?
周志懿: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大的课题。十年发展,是一个比较长的过程,但是在历史的长河中又比较短,特别是对于传媒行业来讲。真正的传媒行业的发展是从改革开放以后,所以这十年显得尤其的珍贵。我想大概可以从这么几个方面来说一说、谈一谈。
事业与产业齐头并进,传媒的市场化、集团化、国际化、资本化日益成熟。
第一个体现,事业与产业齐头并进,传媒的市场化、集团化、国际化、资本化日益成熟。怎么解释这个话呢?我们看到从2001—2010年期间,应该说传媒行业深入地介入了社会生活。比如《南方都市报》孙志刚事件,一个媒体的报道直接导致了一项国家制度的废止,我想这个彰显了媒体的力量。另外比如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当年连续几届风靡全国,其影响力和全媒体的运作方式,应该说到现在还可以令我们的传媒人津津乐道。
另一方面我们又看,比如说汶川地震期间,更早一点可以回溯到非典的报道,在这些报道里边媒体充分发挥了它的作用,成为了社会责任的守望者,成为社会声音的传播者。
主持人尹俊:我想到的是那个“巴东烈女”邓玉娇。
周志懿:没错。当然《传媒》杂志更多的关注传媒产业的发展,从传媒经营、管理和传媒行业的高度去审视,特别是从产业角度来说,传媒业的成果尤其更加明显。比如说2001年8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共同发布了“关于深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改革的若干意见”,在这个意见里面就已经明确提出,要从组织结构调整入手积极推进文化行业集团的建设。
比如2003年,国家又专门出台了103号文件,专门就文化体制改革提出了非常细致的、具有非常可操作性的、能够推动整个行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当时给传媒行业带来利好的就是,凡是当年开始转企改制的文化企业一律免五年所得税,五年以后到2008年年底,国家又出台了114号文件,在原有基础上,继续免五年,可见国家对传媒行业的高度重视。
此外,2003年全国开始报刊整顿,很多县级报纸退出历史舞台,关停并转。2006年,《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出台,同时国家在推动广播、影视的制播分离方面也开始迈出步伐,加大了推动出版社的转企改制力度,至今年年底,基本上所有的出版社转企完成。从今年年初开始,推动全国非时政类报刊的转企改制工作,启动报刊退出机制等等。我们可以看到十年时间,传媒行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这期间包括国家专门出台了“文化产业振兴纲要”,传媒行业属于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也看到里边一些利好的消息。
报业方面,《成都商报》借壳上市,这个应该说成为中国报业里面改天换地的事情,北青传媒又在香港上市,粤传媒进行重组,注入新的资产,北方联合出版集团的整体上市等等。所以说在这十年时间事业与产业齐头并进,传媒行业迈向了市场化、集团化、国际化和资本化。
其中一个重要指标体现是:2001年的时候中国整体广告营业额是794亿元,可是到了2009年底,这个数据是2041亿元,可以直接从数据看到这十年以来传媒行业的发展与变化。
传播技术大力发展,传播的形态极大丰富,传媒的格局发生极大的调整
周志懿:传媒十年发展的第二个体现,我个人以为,是传播技术大力发展,传播的形态极大丰富,传媒的格局发生极大的调整。这个具体怎么说呢?比如说互联网,2001年的时候中国的互联网网民数是1591万,那个时候是非常庞大的数字,可是今年的数据是4.2个亿。
主持人尹俊:将近42倍。
周志懿:这样一个数据的差别,互联网产生以后大家知道发生了很多的裂变,原来简单就是一个网站,现在有论坛、社区、博客、播客(视频分享),以及现在的微博,通讯技术极大的变化,Web1.0到2.0到3.0,以后到N.0等等,所以说在发生各种各样形态的裂变。
另外数字技术的变化,数字技术主要体现在数字的介质方面。2001年的时候互联网相对现在而言还是一个雏形产品,还不是很成熟,当时是晚报、都市报、电视,好像广播还没有真正大的恢复,所以相对比较简单,就是四大媒体。但是到现在我们会发现,随时随地都出现的不同的媒体形式,最大的改变就是新的渠道、新的介质层出不穷,比如分众传媒,就在这十年出现,楼宇、卖场、停车场、户外等等,随处可见媒体终端。
主持人尹俊:医院、机场都有。
周志懿:对,随处可见媒体终端,无处不在。另外就是新的介质,我们会发现,所有的媒体都在移动,报纸在移动,为什么?原来的报纸版面很大,后来大多数报纸都改成了小报,为什么要改?便于携带,还为了移动。互联网在移动,原来只是坐在办公室可以上网,现在不是,现在手机就可以直接上网,家里的电视机还有互联网电视,也同样可以上网。终端在移动,除了手机之外,特别是今年,iPad和iPhone的面世,直接导致这些终端的变化,所以已经非常的丰富。
在这个基础上,2010年的传媒格局相对于2001年来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和调整主要体现在:第一,报业机构发生了重大的调整。最开始是党报的天下,党报后面产生了晚报,晚报又产生了都市报,都市报在2001年—2010年期间同城同质竞争非常激烈,报业机构出现了一个“马太效应”,就是强者愈强、弱者愈弱,大的媒体、好的报纸现在依然优秀,但是有一些边边角角的报纸可能现在就开始沦为边缘状态。
另外一个是广告结构的调整。大家知道从2005年开始报业广告直线下滑,有关数据显示2008年底、2009年的时候,当时真正的广告增长额如果扣掉监测时的折扣率和实收款的情况,基本上处于拐点,甚至还有下降,特别是2009年第一季度特别明显。今年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今年据上次在南昌召开的中国广告节中中国广告协会的会长李会长介绍,今年的报业广告增长前三季度增长22%,同时互联网的广告得到井喷式的增长,原来都是报纸和电视的天下。广播在十年时间,随着汽车的普及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反弹。
主持人尹俊:第二春。
周志懿:出现第二春,又成为了主流媒体,这是一种广告结构调整。第三是媒体的主流地位也在调整,原来我们所谓的主流是什么概念?比如说党报党台党刊。
主持人尹俊:或者冠了当地名称的日报。
周志懿:就影响力而言,目前互联网已经大大的超过了传统介质的媒体,这是毋庸置疑的,所以这个是我想说的第二点体现。
传播理念发生重大变化 全民记者时代来临
周志懿:第三,传播理念发生了重大变化,媒体从影响生活到介入生活,全民"记者"时代日渐清晰。当然我所说的全民记者时代跟政府对于记者的定义是不一样的。十年之前我们的传播可能还是单向传播,无论是办电视也好、办报纸也好,都是我生产什么受众只能看什么,都是从A到B的过程,现在不是了,现在有了互动的效应,互联网的发展最根本的改变是互动,就是原来的读者现在可以成为创作者,如果说原来我们有人还认为传统媒体,比如说报纸它是内容提供商,互联网仅仅是技术提供商或者说渠道提供商的话,现在我们会发现,这个问题已经得到了彻底的扭转,比如我们现在会发现很多的信息来自于微博,原创信息来自于微博。我们看到中央电视台好几次关于突发新闻的报道,他的图片和原素材是截自微博的,当然还得到过验证,所以第一时间发布成为了互联网的最大的优势。从原来媒体掌控了发布权,到现在每个人只要手上有一部手机,他就可以随时作为任何新闻事件的记录者和发布者,这是一个巨大的变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