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传媒 > 第6届中国传媒创新年会专题 > 正文
2010中国传媒年会于2011年1月8日在中国传媒大学召开,本届年会以“变局与转型”为主题,出席嘉宾将结合传媒业一线的发展案例,对传媒行业的发展走势与实操方法进行深入的探讨,并总结新世纪头十年中国传媒业精彩成就和创新规律,分析下一个十年传媒业格局及发展方向。新浪传媒独家采访华商传媒集团总裁齐东先生和广州日报报业集团管委会主任、广州日报社社长戴玉庆先生,以下为访谈实录
新浪传媒:各位新浪网友大家好,新浪传媒视频访谈间非常荣幸邀请到华商传媒集团齐东先生和广州日报戴玉庆先生,现在媒体对全媒体概念非常看重,华商和广州日报在这方面都处在国内比较领先的位置,不知道两位对于全媒体的概念是怎么看待的?
齐东:我先说一点,戴社长从更高的角度总结。全媒体从方向上讲没有错,但是它有一个疑问在哪里呢?你可以做到全介质的传播,文字及时的传播,图象、视频、音频都可以做完,但是没有突破全方位的运营。华商有7.7亿广告收入,是靠独家新闻和领先新闻,这些新闻放到网上,网上产生的收益,华商网带来的收益是3000多万,最值钱的东西放在了一个现在还根本不能带来效益的地方,给它养大,不能在这方面有更大作为空间,这是我们很难跨越的关口。我们7.7亿盘子太大了,戴社长14亿盘子太大了,我们不敢把树根砍下来。全媒体转型可以探索,但是不要抱以过大的期望。
戴玉庆:他说的很实,我们做企业特别要求当期的利润,当期的成本控制,以及几个主要经济指标必须保持,不管上不上市,企业领导有一定责任心,都要有一定的业绩。从务实角度来说,全媒体是很好听的概念,是很理论化、前瞻性的概念,在我们传统报业集团变不成钱,问题具体就具体在这儿。外部舆论不太好,老说报业也不行了,影视也快不行了,电视业快不行了。但是我们做这两个传统行业做的比较好的公司,它觉得不管外界怎么说不好,我们自己觉得挺好,每年挣钱挺好,利润也不错,存在决定意识,最终大家认为既然它有市场,它还有前景,还有没做到位的地方,我们还有那么多人才可以继续发挥作用,大家集中精力把大家善于做的专业领域做深做透,而且带来效益。
而且也不会忽视全媒体,我觉得我个人的观点,作为一个大的报业公司的领导,对于全媒体可以作为布局,比如说像新浪公司一样,第一代产品什么样,第二代产品什么样,第三代属于战略性储备是什么,可以列入第二、第三类产品,不要像学界一样听说很好的概念,很快调整战略方向,一股脑把资本金全部投入去做,那个东西不会很快带来效益。形成一个梯度认识、梯度开发和梯度储备,企业负责人有一个通盘考虑,短期、中期和长远,有一个通盘考虑,这种观念全媒体比较务实。
新浪传媒:还是先把自己手中内容先做扎实,把自己传统优势发挥出来,像国外媒体包括新闻媒体也推出ipad客户端,也推出日报。你们两位认为数字报纸包括ipad移动客户端在中国有没有发展空间呢?
戴玉庆:我觉得ipad移动终端实际上对于新闻界,特别对于纸媒界是很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很有意义的一个现象。但是我感觉在ipad这种移动终端的出现之后,最大忌讳不要把已经成熟固定的内容全部平移到移动终端上去,如果平移过去对于我们传统媒体来说又有一个发展前景的破灭,这一点非常令人担忧。我个人认为西方最近的七八个月到十个月的探索,ipad问世以来探索大体上看出端倪,APP软件形成一个收费的模式。在因特网收费模式错过了,大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严重性,用免费模式做了,现在挽回这个局面就困难了,默多克也一筹莫展。大家意识到ipad出现以后不要复制以前因特网,形成一个收费的机制,收费机制就是用APP收费最好,三美元或者四美元一次交了以后,客户端下载以后再阅读不计费,这是衔接因特网免费阅读和移动终端在应用软件下载的时候是有收费的,形成这么一个机制,我个人比较赞成如果能过渡这一点来说,也很了不起,如果是按四块钱人民币下载一个APP,三亿移动终端用户一个人三块钱就是三个亿,我们了解行情美国公司帮助媒体做移动终端应用软件,大概三块多到五块美元之间,西方小水水平在这个价格比较合适。
齐东:收费模式我同意戴社长的看法,但是它也会有一个问题,报纸为什么卖到十几个亿,因为有整版广告,盖有半版广告,彩色也要加钱,平板上都没有,只有一个收费,这个规模用户非常多才有可能,因为还要分成,才可能拿出,出这个报纸实际上讲把原来的基础已经破坏掉了,在ipad走的越远,你那个报纸死的越快,这是很简单的逻辑。把这个方面再看看,收费模式是一个问题,但是还要看一看。
新浪传媒:我们讨论了一下关于报纸未来的发展,两位认为近十年当中新世纪开头十年,报纸或者传媒业最大的变革是什么?齐总先谈一下看法。
齐东:我跟戴社长位置不一样,他在党报,我非党报,戴社长深刻的感受东西我没有感受,我们很早市场化,单一身份就聘用制,也没有级别。从这个方面来讲,我们感觉这些年报纸作为一个产业它的市场化和产业化的探索,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体现一个是文化体制改革政策的空间,松绑政策导向推动我们往前走。另外一方面我们自身产业化,我们现在严格讲行业经过这么多波折以后,自身产业化运营和21世纪初有很大的提高。再加上我们市场化程度也越来越高,所以总体来讲如果说进步就是两个词,产业化、市场化。
新浪传媒:很多嘉宾都说报业整体还是有优势的,您对这个问题有什么看法。
戴玉庆:这十年进入新世纪的十年从机关报的报业集团感觉到变化最大,跟都市类报纸同样都有感受,就是市场粗放经营已经难以为继,刚才齐总也在台上演示那些图片我觉得就是那么回事,你想拿到同样数量级经营收入,十年前就是一个团队可能付出成本金就是1个亿可以拿回10个亿回报,现在3个亿也不一定拿回10亿汇报,各种成本都在上升,开发力度和深度要求你精细化管理,要有很严格的指标体系,过去粗放经营想不到的东西,这一点是这十年对于报业来说在经营角度是印象非常深,不光我有这个感受,我们同城广州好几个报业集团都有这个感受,都觉得难做多了。
但是按照成熟国家成熟报业,市场开发程度这一块,我觉得在金融危机之前,08年之前,07、06年的时候我跟他们交谈的时候,他们花了很多心思深度开发做文章,我们想不到的,欧洲一个国家的报业的老总跟我交谈,他们增加一点广告收入,会增加很大客户联谊活动,把很多吸引手段,参加我这次活动做了什么贡献以后,我会在第二年广告发布上给你一些什么配套的奖励,以及给你一些配套销售商的服务,他们一层一层去开发。按照他们市场开发程度和经济收益水平都是很大机构了,也不至于为了一点小钱大么卖力气,但是他们都做了,这一点对我触动很深。刚才齐总讲了,一年400多个销手段,雕虫小技,每天做一两个,这个报纸就会越来越赚钱,在原来赚不着钱会赚着钱,我讲这一点是我们现在做这一行更应该集中精力去想去做的事情。
新浪传媒:纽约时报前段时间也发布预测2011年传媒业几大趋势,未来传统媒体分界线逐渐消失,齐总您怎么看?
齐东:将来移动终端大家现在都看到的,移动终端怎么进入移动终端的竞争,现在没有更好的发展,现在主要思路从桌面互联网优化做起,逐渐向移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一定要推送,传统互联网到处冲浪,到处搜寻信息,移动互联网一句话把需求说清楚,发送、接收,这是移动互联网最明显手机点一下接收,我要看病明天专家号告诉你,你在网上交易完成。移动互联网消费超过咨询重要性,他的应用型。这个角度又会颠覆一次我们对信息消费的理解,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讲,将来我们边界消失了,我们肯定到一个终端上,就是移动终端上去,大的方向有一部手机就可以了。消失不重要的,重要是合成一条河的时候还有没有拍岸的声音。
戴玉庆:最方便用户的终端也不是阅读器,不是汉王,也不是ipad,智能手机是前景,智能手机定制性推送,定制性服务,你们注意没有国外一些媒体的机构,每个月推送10个,在TOP10应用终端排名榜,我跟踪一段时间,连着两三个月排前十名移动终端位置比较终端往往是定制服务性,天气预报、球赛比分,外国人有这个习惯,已经成为固定用户,到点就传送,比较细分化,这一块跟你刚才提问概念不太一样,你说传统媒体纸质这一块会不会消失,西方肯定早早就消失了,他们经济发展水平、文化水平和科技普及程度和我们国家不一样,所以在他们那一块互联网且不说移动终端这一块,老的桌面终端这一块,做的好报社占到12.5%的收益率,收入比例占到12.5%。我们到现在可以说都做不到,因为它的技术还大,以美元作为结算单位,本身就几十亿底数来算,到12.5也不是小,说明有追随新阅读方式民众的市场。
齐东:他们互联网普及率也高。
戴玉庆:这种东西判断就是观察生活方式,出国坐飞机看老外都拿一本小书,就是我口袋书。口袋书成为每次旅行必带,为什么每次换一本书,干脆带一个阅读器,里面有很多的选择。但是中国人普遍没有这个习惯,你要设想没有这个习惯的民族,突然有一天迷上移动终端是不现实的。
齐东:我完全赞同。
戴玉庆:对于他们情况和趋势,观察密切跟踪是必要的,不要完全引导,因为苗不一样。
新浪传媒:两位注意到不管国际来讲还是国内来说这些发展趋势,我不知道华商报或者广州日报对于自己的策略调整上有没有一些什么样的独特的想法?
戴玉庆:指哪方面策略?
新浪传媒:应对新媒体挑战或者未来发展趋势,预测一下2011年或者未来五年之内报业往什么方向发展?
戴玉庆:刚才在会上讲,我觉得起码五年情况下我们报业没有什么问题。
齐东:我的预测一模一样,还有五年增长期。
戴玉庆:五年不是衰退,关键看我们开发力度,我反复讲市场开发深度,后来我扩展讲广度及以深度为主,广度为辅市场开发到底要不要做,最终影响五年是什么效果,就是现在领导班子怎么决策,一种决策互联网移动技术取代报业,只有报业不行我不做了,知道要赚钱我也不要它了,这是一种策略,一般不会有领导这么莽撞去干。还有一种这个行业还赚钱,还有发展前景,还有空间,我们就认真去做,不管用多大劲把它做好了,等到做的过程中也不闲着,就是积极布局,我刚才讲二代产品、三代产品线布局,在这个过程中完成它比较好的过渡。当然我最希望看待也认为有可能成为一个现实的,是在十年之内,比如说像广州日报,现在的市场比如说按100来计算,十年之后我认为还应该能够保持在100上下,不会偏离100,有大的增长和大的减退,应该在这个水平线,同时刚才讲一些战略储备的产品,新产品导入。
最近两年重点做两件事,一个不断把传统媒体做好,再一块积极布局新媒体,新媒体里面结合我们报社情况说,跟他们单位情况不一样。我们这边很重视广州日报线上资源,品牌影响力,老的报纸58年历史,老的企业文化也很成熟,我们不断把这个线上资源带到互联网上来,通过互联网团队把它沉淀下来。这两年做的比较有成果就是我们从广州日报广告处现任副处长,它有很多平面媒体广告分工的前提下,让他负责新媒体广告开发,而且明确跟他讲同时考核两个指标,防止把平面媒体移过来,平面分管这块每年还有百分之几增长。
戴玉庆:用这种方法还真的管用。过程中唯一让我不放心的就是它的延续性,毕竟不像新浪网已经有很大的点击量,很好的品牌影响力,我们都做地方网站的,我们叫大洋网,提高那边叫华商网,都属于区域门户之类的网站,当地老百姓也都知道你的网站,也在用。但是就像大家伙说的,它不会说点开就点这个,黏性不够的,新浪有知名度,自然而然就点新浪。这种情况下我们更多做一些基础性的工作,去年那一年会上没来得及讲,大洋网做的不错,超出预期,12月31号给我的报表是3650万收入,纯商业性的收入。去年纯商业性收入还是2000万,定3000万我觉得已经够多了,结果他们完成3600多万,这对他们来讲已经是一个突破。我们新媒体注入到上市公司,还是带着亏损业绩指标进去,是按照成本法评估,评估是负值。
齐东:新业务不能那样评估,权益性衡量。
戴玉庆:老的媒体权益法评估,新媒体这一块效益还不好,所以也不想给股民带来负担,就按照成本法评估。我觉得这一年从评估到现在业绩完成不到10个月时间,我现在问题让他们变成持续性的,去年增那么大幅度,明年怎么增,后年怎么增,这一点还是挑战,我基本上就是这个想法。
新浪传媒:齐总对未来有什么预测。
齐东:我讲最好盈利时期是中国报业,从城市化进程20万,消费构成房产、汽车、家电占了8万亿多一点,占了80%,这三项是报业广告切合点,我们切的最准就是房产、汽车、家电。我们汽车去年明显的改观,很多报纸汽车广告第一次过一个亿,成为第二个过亿行业,在报业切合度最明显。消费从三分之一到50%是一个跨越,对媒体是一个机会。大行业五年的增长是没有问题,我们自身也验证这一点,我们今年主业利润5.5亿,这是从来没有过的,我们去年这个高分3.8亿很高了,今年做到5.5亿,这种增长幅度基本平均下来30%多,做新媒体营业利润率说不定不如这个,还差相当距离,我们主业相当一段时间有信心。
再过五年,之后的五年可能处于平稳的下滑期,二三名滑快一点,第一名报纸还是处于相对平稳的下滑。我们有雄厚财务积累,发行费率过了100%,针对高端消费配送还不过百分之100零几,报业自报手段也是不断创新。从相当长时间来看,领先区域媒体五年增长没有问题,五年平稳下滑也没有问题,在这个时间内考量转型,不要今年明年就要转型,新媒体变化非常快,很多媒体前几年做宁波报业集团做阅读器现在是无用功,做了很多手机网站做了很多尝试都是无用功。还有刚才谈到的问题,一方面布局,一方面相信把很多力量放在主业,通过主业获得更多的利润,在报纸上最赚钱的,在金矿不要挖出煤矿,真正让足够财力到我们转型业务上中去,这是我们对传媒最负责任的体现。
新浪传媒:两位报业领军人带来报业和传媒业非常先进的理念和思想,感谢戴社长和齐总作客新浪访谈间。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