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产业集聚可能带来中国影视发展新机遇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4月18日17:56  《传媒》杂志

  中国影视产业的集聚效应及发展模式

  所谓产业集聚(Industrial  Cluster)是指在某个产业领域内,相互关联的企业及其支撑体系在一定区域内大量集聚发展,并形成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经济群落。目前,北京、上海、深圳、青岛等创意产业发展较好的城市,已经开始从政策性资金引导、市场化融资、集聚发展和产业链整合上对创意产业进行纵深拓展。如上海,在2009年认定了一批集聚区后,目前全市已授牌的创意产业集聚区达81家,覆盖14个区。截至2010年年底,北京的创意产业集聚区已经增至30个。广东、浙江、江苏、山东、湖南、河南等省也在着力兴建创意产业园区。

  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与支柱,影视文化产业的发展日益受到重视,而集聚区发展模式在科技产业中也已成为一种相对成熟的发展模式,并被借鉴与应用到影视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对影视产业的集聚效应及发展模式的分析,有助于解决中国影视产业集聚区在政策制定、服务、管理、孵化等方面呈现出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

  影视产业的集聚特征

  从经济和文化双重视角来界定,影视产业集聚区是指在特定地域范围内的众多独立而又相互关联的影视企业(包括电影、电视、广播、动漫等)与相关支持产业企业(广告、公关、音乐等)在一定支撑机构(如政府、大学、科研机构、中介、金融机构)的支持辅助下集聚和集中,通过专业分工与协同作用而形成强势、持续的竞争优势以及具有地方特质的创意氛围,激发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

  以电影集聚区为例,(如图1)其中支持产业配合影视创作和生产及后产品研发是影视产业集聚区形成的助手,而支撑机构是影视业发展的外部配套机构的总和,是形成并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它们与影视业的主导企业一起构成电影产业集群的构成要素。

  图1 电影集聚区结构图

  影视产业集聚区与传统经济产业集聚区既有相似性,又有其产业特性所决定的个性及差别。一是影视产业的集聚需要打破地理壁垒,实现信息自由沟通。

  二是影视产业集聚区既是横向的相似产业的集群(达到竞争和共享);同时还是纵向关联产业的集合(以影视产业为中心形成的相关边缘产业的集合,为核心产业提供服务)。

  三是影视产业耗资巨大,对设备、资金、技术的要求较高,传统中小企业难以进入影视行业。相比传统产业集聚区以中小企业为主的部落式集聚,影视产业集聚更多的是呈现出由龙头企业带动的放射式或圆心式集聚特征。

  四是影视产业发展中,政府力量和市场力量的有力博弈。基于影视产业具有市场经济产业特性和政治意识形态特征双重特征,传统文化产业自发形成的产业集聚模式很难适应影视产业集聚的发展,影视产业集聚更多地需要政府力量的介入。由此,政府力量与市场行为就成为调节影视产业集聚的两个重要杠杆。

  影视产业的集聚效应

  影视产业集聚区可将影视相关产业的各类资源实现空间上和产业链上的聚合,使资源得到最优化的配置。影视产业集聚除具有传统产业集聚的共性,同时由于影视业的原创性、高技术、高文化、高附加值、高产业关联度等独特的产业特性而使得影视产业集聚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

  影视产业集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从产业经济视角来分析,一是有利于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影视产业集聚可以在交通设备、耗资巨大的摄影棚和外景地、基础设施等方面实现资源共享。同时,集群可使电影产业中优秀的文学创作者、导演、演员等优良资源得到迅速整合,大大提高电影产业资源的配置效率。影视产业的产品制作是基于项目式的合作关系,是一种为抓住某次市场机会而产生的短期的组织形态,产业内资源流动率较高,稳定性较差。而影视产业集群可使群内企业在竞争与合作中形成一种基于社会关系、信任和共享互补的资本网络,大大提高了人员和信息流的稳定性,增强了更多的项目机会。通过资源共享、整合及优化,实现有效的成本控制,提高影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二是建立完善的工业化流程体系。进行精细化的产品分工、规模化的协调生产,进行模式化、配方化、类型化的节目产品制作,从而提高影视产品的数量和质量。三是扩展产品价值链。通过与相似企业和关联企业建立产业结构的高度融合关系,形成稳定的产业网络,可以促进影视产品链的延伸与开发。影视产业集聚使得各关联产业相继产生,如报刊杂志、出版社、电视台、数字技术研发机构、发行公司、电影院、经济公司、咨询公司等。其中特别是由影视产业带动的旅游产业的发展,如主题公园和影视基地旅游给集聚区带来丰厚的回报。

  影视产业集聚有利于培育文化品牌,扩大文化影响力。一是影视品牌的培育。好莱坞的类型片,宝莱坞的歌舞片,都是在影视产业集聚工业化流程的规模性、类型化生产中创造的文化品牌。二是城市品牌的树立。影视产业集聚区的地理属性,使其具有显著的地域文化特征。影视产品的传播和辐射遍及全国,甚至拓展至海外,是城市推销的重要路径。三是国家软实力的提升。集聚品牌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增强集聚区作为一个整体在国内和国际的竞争力,产生文化精神和品牌效应,更好的开拓和占有国际和国内市场。如美国的好莱坞,早在一个世纪以前就已经开始了影视产业集聚的历程,至此成为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影视产业集聚区,对全世界的影视产业发展起到了示范作用。目前全世界涌现了诸如印度宝莱坞、陶莱坞,法国的高莱坞等一系列较为成功的影视产业集聚区。

  从中国影视产业发展现状来看,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广播影视事业在产业经营方面,已初步形成了广播产业、电影产业、电视剧产业、网络产业和广播电视广告产业蓬勃发展的格局。从广播影视节目的生产制作量,整体技术水平和规模及实际覆盖人口来看,我国已经成为广播电视大国。但是从世界范围来看我国影视产业仍居于世界影视格局中的落后地位,因此借鉴国际经验,并探索适合我们影视产业特性的集聚区发展模式是我国影视产业发展的现实需求。

  中国影视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模式

  目前,中国的影视产业集聚区存在着多种形态。

  按照生成模式可分为:

  1.自发形成型。根据市场推动,企业间自发聚集形成的产业集聚区,北京CBD是这种模式的典型代表。良好的市场环境,优惠的政策引导,龙头企业强有力的带动,促进了CBD影视产业集聚的形成。由于市场经济具有平等性,竞争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因此市场引导型的集聚区基于市场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而形成。企业集聚一切基于企业或者个人的自然发展,形成过程较长,区内企业或个人无门槛进入,企业相似度较高。然而,由于市场经济产生的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缺陷,这就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政府应在遵循价值规律的基础上,引导和配置资源,实现集聚区的产业价值最大化。

  2.项目建设型。由项目建设单位提出可行性分析建议,政府按照合规性要求审核并提供“出生证”,圈地规划建设集聚区,引导符合产业导向和设计目标的企业进驻。我国目前很多城市上马的影视产业集聚区基本都属于这种类型。项目运作的方式可以迅速吸纳资金、资源,并能以政府的有效调控提供硬件和软件设施的支持。在这种模式中,政府不但为集聚区建设提供政策支持和优惠条件,投入资金并完善配套设施,还参与到集聚区的监管和运作上。江苏无锡“华莱坞”影视集聚区就是基于项目运作的方式建立的。无锡市滨湖区与美国影视制作公司巨擘——虎8传媒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双方计划合资成立规模达1.5亿美元的全球第一个由中外投资者共同分享全球版权收益的电影基金,同时,滨湖区出资成立华莱坞江苏影业股份有限公司。无锡市滨湖区政府计划借助这一合作项目的东风,建设一个集影视拍摄、后期制作等功能于一体的国际电影产业制作基地。

  3.资源依托型。依托既有历史资源,从整体上给予规划设计,重新再造或赋予其文化内涵,开发新型文化产品和服务,并改善地区文化形象,把影视产业集聚区的建设纳入本地区或本省市重要的文化产业规划。借助地域优势和本土文化特色,进行集聚区建设,把影视创意生产同其他文化创意产业相交融。如西安曲江影视集聚区,就是依托西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而形成的。

  4.孵化培养型。孵化培养是在一个相对集中的地理空间内,给处在种子期的中小企业提供可供成长的外部环境,如研究、生产、经营的场地,通讯网络与办公等方面的共享设施,系统的培训和咨询,政策、融资、法律和市场推广等。孵化培养模式的集聚区特点是孵化企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企业群落密度大,产业相似度高,政府在提供优惠政策,帮扶企业发展中扮演着领导者的角色。在影视产业发展中采用孵化培养模式,有利于推进影视界中小企业的成长进程,资金与政策的扶持力量可以使中小企业逐渐脱离对影视龙头企业的依赖,从影视产业链的边缘环节走向核心环节的研发与创新,提高其文化创新能力和创新作品的竞争力。

  按照产业容量可分为:

  1.单一型。在集聚区内影视产业是单一产业类型,只涉及影视产业相关的产业链建设,不涉及其他行业。如在原有影视产业基地基础上形成的影视产业集聚区。

  2.融合型。在一个地域空间内,影视产业并非独有产业,而是聚合于其他文化产业中形成区域性分布,如金融产业、服装产业、广告产业、出版产业等。如北京CBD影视产业集聚区就属于此种类型。

  按照集聚形式可分为:

  1.纵向产业链模式。由产业纵向关联而形成的产业集群,集群中的企业同属于一个产业的中下游企业,彼此间存在着生产过程的投入和产出关系,产业链成为维系集群生存和发展的动力。浙江横店早期建设的是单纯拍摄环节的影视基地建设,后来从群众演员、景区服务的边缘产业开始向编、导、摄、录、演、制的核心产业全面进军,并与北京电影制片厂合作建立了影视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拍摄了多部剧集。同时,扩展了旅游经济,开展专线旅游和规模经济。作为国家广电局批准成立的第一个国家级影视产业实验区,以创意、外景、制作、发行等全链条操作的姿态进入到横店,被誉为“东方好莱坞”。

  2.横向产业链模式。由产业横向关联而形成的产业集群,这一类产业集群通常是以区域内某个主导产业为核心,通过企业间的横向联系,在外部形成多层次的产业群体。北京CBD文化传媒产业基地,充分利用了北京CBD及其周边文化传媒产业资源基础雄厚的优势。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凤凰卫视等电视传媒机构的入驻,成为促进传媒企业进驻CBD的直接动力,仅CCTV的下游企业就有上千家进驻。电视体制制播分离的发展及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在电视电影的节目创意、导演、制作、交易、推广等方面都带来了巨大的需求和机会,从而进一步推动了影视产业中下游企业的发展和集聚。与电视制作、广告代理、出版、印刷、广告、动漫等相关的几千家文化产业集聚到龙头企业周围,带动了从节目策划、大型活动策划、广告传媒、教育培训、金融投资服务等行业的传媒文化产业大发展。

  3.网状企业组合模式。集聚区内的网状结构是基于其产业结构类型的相似性和相互关联性,并在区位优势的基础上而形成的产业集群,这类集群通常是由同一产业或不同产业的众多中小企业组成,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形成各种专业化的小型产业集群。区位优势是指某个地区客观存在的有利于文化发展和布局的区域有利因素,即一个地区具有生产某个特定文化产品的绝对有利的或者是相对有利的条件,有利于各种文化资源和文化要素发挥集聚效应,形成具有本地区特色的创新创意网络体系和互相衔接的产业链。如西安曲江影视集聚区建立在文化性和区域性综合考虑的基础上,在发展中脱离了早期产业链的单一资金投入,借助文化和影视的双向互动关系,一是充分利用影视作品推介本土文化和传统文化,不仅包括影视作品的拍摄,更重要的是影视故事的伦理性想象,影视人物的创意性塑造,影视空间的地理性重构。如在西安曲江边兴建的寒窑景区、红楼三国故事区。二是整合城市文化资源和社会资源,激发创意资源的勃起。如举办影视推介与影视论坛,让浓郁的文化氛围激发影视创意的灵感。

  作为“事业体制,企业管理”的产业实体,中国影视产业的发展呈现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路径选择模式和阶段特征,中国影视产业集聚区则伴随着中国影视产业从萌芽到成熟的过程逐步走向市场。近年来,随着各省市兴建影视产业集聚区的规划举措,影视产业集聚的地理形态特征日益凸显,但影视产业集聚的内涵与特色仍待完善。

  (本文作者为河南工业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夏颖)

(编辑:SN053)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产业集聚 影视产业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