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剧怎么拍观众才爱看
今年是建党九十周年。连日来,大银幕、小荧屏都在播映红色影视剧,但记者发现了一个问题,让观众叫好的并不多——
是哪部剧引爆了荧屏纪念建党90周年的“红剧季”旋风?5月16日晚,由谷智鑫、李沁领衔的电视剧《中国1921》亮相央视一套算是打响了第一枪。随后,《开天辟地》、《青春作伴》、《天阵》等一批红色题材剧纷纷播映,《东方》、《风华正茂》等备受关注的新红剧也即将开播。众多红剧亮相,电视观众是否买账?从目前的播出效果看,还真的不太乐观。有的中老年观众认为,现在的红色剧之所以好看,是因为加了许多娱乐的元素,离史实远了;有的年轻观众认为,编剧历史知识很模糊,脱离现实,把观众都能看乐了;更多的观众希望能拍出又红又好看的红色影视剧。
红色剧,居然把我们看笑了——观众很不解
“作为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献礼剧,这个错犯得可太离谱了。”此事的来源是因一张电视剧《中国1921》的视频截图引起的。图中显示,这部热播剧的字幕竟将孙中山标注为“孙中山,字孙文”,这一常识性的错误令观众啼笑皆非。其后,有网友在网上贴出了孙中山的“真实姓名大全”:“姓孙,名文,字载之。”
有观众还提出,在《中国1921》中,杨开慧在雨中大呼:“我们结婚吧,我给你生孩子!即使你掉了脑袋,我也要把孩子养大……”毛泽东把杨开慧拥入怀中。“这个情景发生在那个特殊时期的伟人身上,有点让人不能相信。”针对这样一些现象,几天前(14日),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陈晋在回答记者提问时称,部分革命题材影视剧离开了历史背景,离开了历史真实。“离开了历史真实,更多的是按今天的想像来创作的。”
剧本可不可以虚构史实?专家认为,这是个度的问题
现在,观众口味越来越高,选择越来越多,且革命剧题材扎堆,要想区别于其他作品,适当创新,向着积极、多元的方向发展,值得鼓励。但红色剧毕竟是对历史的一种回顾和重现,因此,把握度的问题是不可忽视的。
辽宁著名编剧徐广顺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说,一些重大题材的红色影视剧成为我国整个当代电视剧发展中很大的一个亮点,但在创作中也还存在着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诸如有些作品革命领袖形象缺乏应有的艺术魅力,有的作品缺乏更强的精神震撼力,还有一些作品缺少生动感人的细节等。徐广顺举了《长征》中毛主席捉虱子这个情节,“这个细节写了他和周恩来两个人的性格,毛主席不能容下一个虱子,而周恩来身上有很多虱子在开会的时候还能纹丝不动等等。这在历史上可能是没有的,但虚构出来却是很生动,还能说明问题。”
红色剧怎么拍观众才爱看?艺术家要有更高的智慧
我们看到,近年的红色剧在悄然改变,更多细节披露,更多感情流露,让曾经负担了太多沉重与拘束的红色经典,呈现出打破常规、焕然一新的面目,显示了艺术创新所赋予的巨大活力与表现空间,辽宁著名编剧林和平在接受采访时说,这需要艺术家更高的智慧和才能才能做到。“一部成功的红色剧是让各种类型的观众从几十集的电视剧中看到许多自己想看的东西,有很多人愿意为二者献身,这才真实。”
“只要有独特的剧情和丰富的人性,我们就会像当年喜欢《亮剑》一样喜欢。”《延安爱情》的制片人叶进军说过,我觉得成功的红色剧应该既体现社会主流价值观,又能打动观众。
在红色剧《恰同学少年》中,观众看到了红剧原来也可以如此青春,如此励志!曾导演过《激情燃烧的岁月》、《士兵突击》等优秀剧目,此次又执导《我们的法兰西岁月》的康洪雷是电视剧导演中个性与激情最丰沛的,他认为红色剧要想拍出观众爱看,需要创作者勇于突破,“突破应该在思想上、认识上、表现上、判断上、情感上和语言上,相对而言,技巧是最不重要的。”(记者 刘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