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央视拍摄大型档案纪录片 抢救老红军影像资料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6月22日09:42  新京报
昨日,来到现场的几名老红军坐在一起,准备合影。本报记者 韩萌 摄 昨日,来到现场的几名老红军坐在一起,准备合影。本报记者 韩萌 摄

  昨日上午,中央电视台军事节目中心将刚拍摄完成的大型档案纪录片《永远的红军》影像素材移交至解放军档案馆永久珍藏,随之移交的还有受访的150名老红军亲笔签名的红旗。据介绍,该片是在全国范围内抢救性采访和拍摄健在老红军编辑成的珍贵影像资料。

  受访者最小年纪86岁

  据介绍,《永远的红军》纪录片项目于2010年4月启动,历时15个月,拍摄影像资料310小时,采访老红军150人,其中年龄最大的105岁,最小的已86岁。

  据制片方介绍,与以往电视片的对象多是一些“大人物”不同,该片采访的都是红军时期的一些普通士兵,有卫生员、司号员、通讯员、饲养员、机要员等等。

  据介绍,该片在立项之初已商定,完成后将所有采访内容移交给中国人民解放军档案馆永久存档,这是解放军档案馆首次成规模收藏影像素材档案。

  片子未完成有老人去世

  摄制组制片主任余静介绍,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健在的老红军有两千人,而能够说话并接受采访的可能两百人不到。由于老人们大多是90岁以上高龄,在采访过程中都有老人不断离世。

  她印象深刻的是,3月份在湖南采访一位99岁的老红军方国安,老人当时坐在沙发上讲自己的经历,还和1岁的重孙玩。但6月初再打电话问候老人时,得知老人刚于5月因病去世。

  “每天他们都有可能离去,我们在编这个片子的时候都觉得责任很重。”余静说。

  ■ 故事

  想起“西路军”号啕大哭

  人物:摄制组制片人崔维克、摄像记者张旋

  摄制组总制片人翟树杰说,一年来被红军们的经历感动,摄制组成员不知哭了多少次,在采访西路军时尤为深刻,因为他们是红军征途上最艰苦的。

  “这支队伍出发时两万一千人,牺牲了7千人,被国民党抓住杀害了7千人,还有很多人打散了。”翟树杰说,制片人崔维克经历了西路军采访后,不能提“西路军”三个字,有时想起来坐在办公室里就哇哇大哭。“他说‘我不敢想,埋到墓里是两千多名红军战士,他们没有名字,你不知道是谁,可是你能想到他们当时只是十七八岁的孩子。’”

  去年11月,摄像记者张旋随摄制组沿西路军长征的足迹完整走了一遍。在采访一位93岁的老红军时,张旋听她说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经历,“她说现在晚上常做噩梦,梦见死去的战友们,‘我虽然是这个状态,但很满足,我活下来了’。”最后和老人拥抱的那一刻,张旋号啕大哭。

  94岁老红军网上“偷菜”

  人物:94岁的老红军周忠甲

  虽然这些健在的老红军都已百岁高龄,但有一位94岁的老红军周忠甲却活得像一个时髦的年轻人。到现在,制片主任余静还有空和他发手机短信或上网用QQ聊天。

  余静说,在今年3月采访时,老人说自己97岁了,但儿子矫正他“虚岁才95岁”,老人就一本正经地说“娘肚子里也算!”这名来自湖北武汉的老人还幽默地说,“老子不记得生日是哪一天了,你就天天给老子过生日。”

  据介绍,周忠甲老人参加战役时受伤,造成左眼失明,但他现在还能上网。老人总说,人老了,思想不能老,脑子不能闲着。所以老人找的保姆都是得有文化的,能和他一起玩儿网络游戏。有空的时候,他就上网玩偷菜,还有时下里最流行的植物大战僵尸。周忠甲还告诉余静,偷菜要在凌晨3点,这时候大家都睡了,偷得最多。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53)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纪录片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