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郑贞铭:两岸交流应勇于承担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7月21日14:04  新浪传媒
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新闻研究所郑贞铭 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新闻研究所郑贞铭

  第二届中国传媒领袖大讲堂于2011年7月18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开班。本届大讲堂邀请30多位传媒领军人物,一线编辑、记者、主持人和著名专家学者,为来自全国80多所高校的近300名学子讲授传媒业改革创新的经验与教训,帮助学子们了解传媒业界和学界的最新发展动态,深化对传媒业和新闻传播学科的认识。以下为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新闻研究所的郑贞铭教授7月20日在第二届中国传媒领袖大讲堂上的演讲。

  从新闻历史中寻找智慧,从梳理、认识历史开始,到学会解释历史而后推动未来的发展,郑贞铭教授以此段内容作为开场,指出了研究新闻学的一套科学的方法论。

  郑贞铭教授从新闻史中划分了四类对新闻传播业进步作出重要贡献的人物或机构。

  第一类是开路先锋,郑先生以美国的普利策先生为例,普利策先生创办了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为全美各大媒体培养了许多人才,并且创立了普利策新闻奖用以鼓励和表彰优秀新闻工作者。

  第二类是为人民服务,建立新闻事业王国。郑教授以马克·吐温的一段原话引出:给地球各个角落带来光明的只有两个:天上的太阳和地上的美联社。美联社的工作宗旨是事实与观点分开、力求公正平衡。美联社做出的报道不但遵循客观性原则,也对监督政府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第三类是为新闻界树立风格、精神、典范的人物。为了真实,勇于担当是新闻工作者需要遵循的职业道德。水门事件发生后,《华盛顿邮报》不因报业与尼克松之间的私情而隐瞒真相,将整件事情的真相刊登出来,为新闻工作者以及新闻媒体树立了优秀的榜样。

  第四类是为新闻学术奠定基础的人物。新闻行业在以前经常被人们认为是“有术无学”的。为了维护行业尊严,为了新闻工作更好地发展,必须大力研究和发展新闻学。郑贞铭先生提到了传播学创始人之一施拉姆,为传播学提供了很多研究模型以及研究方法;又提到了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创始人沃特·威廉,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是全美第一所新闻学院,为美国的新闻传播事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郑先生通过回顾历史,引领大家瞻望未来,他对两岸文化交流的未来充满憧憬,演讲结尾,他说:“两岸应该有共同的理解心、关怀心用以交流。两岸交流是历史机遇,是一种幸运,要勇于承担,不要逃避。”(陆捷)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53)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