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邹建华:政府要懂网知网善于用网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7月22日12:04  新浪传媒
中国外交部新闻司参赞邹建华 中国外交部新闻司参赞邹建华

  第二届中国传媒领袖大讲堂于2011年7月18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开班。本届大讲堂邀请30多位传媒领军人物,一线编辑、记者、主持人和著名专家学者,为来自全国80多所高校的近300名学子讲授传媒业改革创新的经验与教训,帮助学子们了解传媒业界和学界的最新发展动态,深化对传媒业和新闻传播学科的认识。以下为中国外交部新闻司参赞邹建华7月21日在第二届中国传媒领袖大讲堂上的演讲。

  一开场,邹建华就提出了演讲的核心命题: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对新闻发布和舆论引导提出了新的挑战。网络媒体已发展成为中国最重要、影响最大的主流媒体。他援引现任中宣部部长刘云山的一句话说,“互联网已经成为发展势头强劲的大众传媒,对社会舆论的态势和走向产生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邹建华指出,网络媒体的迅速发展极大改变了中国的媒体生态和舆论格局。“在网络时代,人人面前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媒体,人人都是记者。”在自媒体时代,“网民一生气,后果很严重”,他打趣道,并以“周久耕天价烟”、“逯军事件”阐释网民不可估量的强大作用。伴随着微博的井喷式发展,政府舆论引导能力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对此,他列举了今年1月中旬发布的《2010年法制蓝皮书》收录的78起法制热点人物和事件,它们不是由微博引发就是由微博放大的,如唐骏学位门、方舟子遇袭案、宜黄拆迁自焚等事件等。

  网络舆论事件形成有着一定的模式和规律,邹建华认为可以将其分为三类。第一种模式:事件先由报纸或杂志报道,然后上网,逐渐受到网民的关注,再经过意见领袖的推动,事件逐渐升级,传统媒体再次介入,网络媒体再次转载。这样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两者互动,形成滚雪球效应。第二种模式:事件首先缘起于网络,由网络引爆,传统媒体加以跟进。由于微博的出现,现今出现了第三种模式,即事件由微博爆料,继而在微博上形成广泛的讨论,促使事态升级。

  以上三种模式存在共通之处:一、都与网络有关;二、基本上都与“涉腐”、“涉富”、“涉权”及社会不公、伦理道道败坏等话题有关,也有涉及国家尊严、民族命运的事件;三、事件中均有强烈的社会身份冲突;四、不少表态基调违背主流或大多数人的利益;五、媒体应对和表态上不少出现重大失误,主要表现为两点:一是反应迟缓,表态不及时、不透明,甚至出现失语现象;二是出现不负责任的乱表态现象。邹建华还特别强调,“网友对政府的不信任,成为所有网络公共事件发生演化的逻辑起点。”

  由此,邹建华表示,现代政府领导要提高媒体应对和网络舆论引导的能力。危机是情况恶化与转化的分水岭,而网络等媒体则是促进危机向哪个方向转化的催化剂。因此,邹建华总结:政府要懂网、知网、善于用网,这样才能“化险为夷”。(李慧君)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53)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