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香港城市大学教授祝建华:社交网处于虚火状态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7月25日11:46  新浪传媒
长江学者、香港城市大学英文与传播系教授祝建华 长江学者、香港城市大学英文与传播系教授祝建华

  第二届中国传媒领袖大讲堂于2011年7月18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开班。本届大讲堂邀请30多位传媒领军人物,一线编辑、记者、主持人和著名专家学者,为来自全国80多所高校的近300名学子讲授传媒业改革创新的经验与教训,帮助学子们了解传媒业界和学界的最新发展动态,深化对传媒业和新闻传播学科的认识。以下是长江学者、香港城市大学英文与传播系教授祝建华7月22日在第二届中国传媒领袖大讲堂上的演讲。

  生活在新媒体时代,社会网已经渐渐成为我们使用的主流交流平台之一。在这种背景下,祝建华教授以“社会网研究中的传播学问题”作为讲题,对近年来社会网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做出详解。

  据祝建华教授介绍,社会网可以分为社交网、新闻网、分享网等三种类别。分享网,是相互分享资源的网站,比如科研信息的分享等信息资源的分享;新闻网是以传播新闻为主要内容的网站。而社交网,则是当下比较流行的线上交流网站,比如说人人网、开心网等网站。三种网络中,目前研究人员比较关注的是社交网。

  祝建华教授给出了一份由Benevenuto在2009年对Orkut(美洲的社交网站)网站用户进行的分析,文章提炼了社交网用户使用特征:一是一半用户使用时间小于10分钟,只有14%的用户使用时间1小时,大多数用户在使用超过20分钟后,基本是属于挂机状态;二是92%的动作属于“消极互动”的浏览,即浏览别人的简介或者好友名单,并且这种悄悄围观的行为往往为商业和学术研究所忽视;三是用户在自己网页上主要看别人的留言,而去好友页面时主要是看图片和视频。

  然后,祝建华教授谈到了社交网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他指出,现在的社交网处于一种“虚火”状态,那些所谓统计的在线用户数多数只是挂机,而总用户数也存在着大量“僵粉”。并且,社交网的生命线往往存在“18月理论”,即如果在18个月内社交网没有大变化或者新鲜事物加入很可能就走下坡路,用户每天面对着相同的东西,必然会慢慢觉得无味。对此,祝教授的观点是:用时间去证明他们的存在价值。(陆捷)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53)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