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浪网副总编孟波:社会化网络的影响刚刚开始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7月27日15:18  新浪传媒
新浪网副总编辑孟波 新浪网副总编辑孟波

  第二届中国传媒领袖大讲堂于2011年7月18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开班。本届大讲堂邀请30多位传媒领军人物,一线编辑、记者、主持人和著名专家学者,为来自全国80多所高校的近300名学子讲授传媒业改革创新的经验与教训,帮助学子们了解传媒业界和学界的最新发展动态,深化对传媒业和新闻传播学科的认识。以下为新浪网副总编辑孟波7月23日在第二届中国传媒领袖大讲堂上的演讲。

  孟波的演讲以《新媒体传播特点及对传统媒体的影响》为主题。他以“水淹帝都”、“郭美美与红十字会”、“五品夫人”、“赖昌星遣送回国”等最近新浪微博上的热点事件作为引子,提出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媒介平台与每个人的生活越来越近。

  孟波指出,所谓的新媒体其实是与旧媒体相对而言的。当然,很多传播学家或报刊杂志都对“新媒体”做出了自己的定义,比如丹·吉尔默认为:新媒体就是新闻媒介3.0;而美国的《连线》认为:新媒体是所有人对所有人进行的传播活动。不管怎样去解释“新媒体”的概念,既定的事实就是:新媒体必然比旧媒体的传播更快更广。

  从自身的工作经验中,孟波提炼出了新媒体的十个传播特征,分别是:

  1.全时传播。信息传播的时效性有四个发展阶段:定时、即时、实时、全时,全时传播指的是信息随时可以进行发布。

  2.全域传播。地域和空间限制越来越少,只需要设备和传输信号,就可以发布信息。

  3.全民传播。传播不再是机构、媒体单位的事情,每一位民众都可以参与其中,谁都可能是记者、编辑。

  4.全速传播。传播速度比旧媒体快,在事件发生的同时就能够进行传播活动。

  5.全媒体传播。传播信息不单是文字或者图片,还附有音频、视频等多触觉通道。

  6.全渠道传播。客户端多样化,比如电脑、手机、短信等都可以进行信息发布。

  7.全互动传播。新闻的线索搜集、采访、发行等一系列活动,所有用户都有机会参与进去,并且在事后可以发表评论。

  8.去中心化传播。不存在类似于“头版头条”这样的状况,不同受众可以选择出很多主题进行讨论,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新媒体使新闻多元化。

  9.去议程设置传播。信息传播不再是比较固定的用词模式,不同的消息发布人可以用自己使用语言的习惯进行传播。

  10.自净化传播。虽然在新媒体的传播过程中,负面信息传播面积是正面信息的四倍,但是一般小道消息都会有相关人员出面澄清,所以造成的误会基本可以得到有效的遏制。

  孟波最后总结道,社会化网络对传播媒体、对社会变革的影响还没结束,才刚刚开始。从新媒体的十大特征而言,新媒体已然颠覆了很多传统观念,随着新媒体的继续发展,一个真正属于受众的新媒体时代必然到来。不断地发展、利用新兴技术,才能跑得更快、更远。(陆捷)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53)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