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张敏:世博文化的思想内涵是文化多元主义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7月28日15:24  新浪传媒
上海大学影视学院副院长张敏 上海大学影视学院副院长张敏

  第二届中国传媒领袖大讲堂于2011年7月18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开班。本届大讲堂邀请30多位传媒领军人物,一线编辑、记者、主持人和著名专家学者,为来自全国80多所高校的近300名学子讲授传媒业改革创新的经验与教训,帮助学子们了解传媒业界和学界的最新发展动态,深化对传媒业和新闻传播学科的认识。以下是上海大学影视学院副院长张敏7月27日在第二届中国传媒领袖大讲堂上的演讲。

  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而会展则是推动城市转型或国家发展的一个重要工具。张敏以1904年美国圣路易斯世博会为例,向在场学子介绍了会展学这一新兴交叉学科。

  圣路易斯世博会被看作是“美国现代生活新纪元”,是美国现代生活的一座里程碑,其标志是航空时代、电子时代、汽车时代和快餐时代的到来。莱特兄弟于1903年发明了飞机,爱迪生亲临世博会现场,140辆汽车聚集一堂,以蛋筒冰激凌和热狗为代表的快餐广受欢迎,这些现象都是那个年代美国生活繁荣的缩影。

  据张敏介绍,1904年的圣路易斯世博会有4个明显的特点:一是目的明确。美国举办这次世博会,原因有二:肯定美国的领土主权合法性,维护本国国家利益;创造生活梦想,迎接新世纪到来。二是规模空前。无论园区面积、展馆数量、展出时间还是观众人数,均属史无前例。比如圣路易斯世博会场馆面积5.15平方公里,这是史无前例的。“要知道,100年以后的上海世博会。场馆面积也只有5.28平方公里。”张敏感慨。三是遭遇了抵制。由于担心这个新生的国家后来居上,给本国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欧洲列强尤其是西班牙和俄罗斯大都不配合这次世博会,导致其延期一年。四是与中国有着密切的关联。清廷首次委派皇室要员溥伦贝子代表中国正式参展,同时试水宪政考察。

  对于100多年前的这场世博会,张敏认为其有着相当重要的文化意义。一是促进认识进步,促使美国走出殖民同化和文化沙文主义,走入非殖民化和文化相对主义,走向后殖民时代与文化多元主义。二是坚持韬光养晦。素以行事高调、个性张扬为特色的美国人,在圣路易斯世博会上,仍然追求诚恳谦卑、友善包容的人性价值。三是推广世博文化。世博文化的精髓是美美与共,其思想内涵是文化多元主义。这与费孝通先生为21世纪人类学提出的基本原则不谋而合: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张敏认为,“美美与共”是普天之下不同文化和平共处的理想境界;既不是取消差异,也不是无原则分立,而是各民族文化各行其道、取长补短、自主创新、各得其所,是在自主创新、文化交流与和平竞争的过程中,多元文化的蓬勃发展与繁荣共生。(李慧君)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53)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