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陆小华:微博已成为移动互联网的首选应用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7月29日17:09  新浪传媒
新华社音视频部副主任、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总编辑陆小华 王琼慧/摄 新华社音视频部副主任、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总编辑陆小华 王琼慧/摄

  第二届中国传媒领袖大讲堂于2011年7月18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开班。本届大讲堂邀请30多位传媒领军人物,一线编辑、记者、主持人和著名专家学者,为来自全国80多所高校的近300名学子讲授传媒业改革创新的经验与教训,帮助学子们了解传媒业界和学界的最新发展动态,深化对传媒业和新闻传播学科的认识。以下为新华社音视频部副主任、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总编辑陆小华(微博)7月28日上午在中国传媒领袖大讲堂上的演讲。

  陆小华的演讲主要围绕微博对当今社会以及媒体产生的影响展开,他首先详细介绍了影响传媒格局的十个因素,接着从多个角度分析了微博现象。最后,他用十二个如今非常流行的微博现象,向我们展示了他的观察,提出了他的思考。

  陆小华认为,十个影响传媒格局的因素主要包括:1、载体的改变。传播载体已经从最初的口头的语言传播发展到如今的移动终端的传播。2、传播提速。即时、实时已经成为今天新闻的基本特征,也是促使报道理念和形态发生剧变的因素。3、众声喧哗。任何人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就任何事提供任何信息和评论。4、流向多重。当今的传播模式,已经不是简单的单项或者互动,而是多项传播、多点互动的传播。5、关系转化。传统意义中的受众,已经从接受传播变为参与传播。受众更多地参与传播,使得传媒的格局发生着变化。6、需求变动,“这将是左右传媒格局的决定性力量之一”。7、全域作用。8、受众碎化,即受众的时间和类别变得更加分散。9、形态交融。10、运作协同。

  在以上十个因素影响下,传媒格局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微博的出现,更是加剧着传媒格局的变迁,那么,微博究竟在这里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呢?陆小华从微博的功能以及微博的机制分析入手进行分析。从功能上来看,陆小华说:“微博已经成为互联网的新入口,已经成为了移动互联网的首选应用,成为了信息传播的新渠道,成为社会关系的新结点,成为意愿表达的新平台,成为利益联系的新手段。”从微博影响的机制上分析,陆小华提出了四点,分别是,使用群广泛与高关注度集中的反差;高度个人性与特殊集体性的转换;高丰富性与低信息利用比的反差;本能选择,学习选择与接受选择的演变。

  最后,陆小华用诸如“李萌萌上大学”、“舟曲泥石流的微博直播”、“动车追尾事故”、“微博开房门”等十个生动的微博案例,提出在如今的微博时代,微博已经成为许多信息发布的第一渠道,在微博力量越来越强大的今天,我们应该注意和思考微博同正义感的弘扬、信息的利用、公益的应用、媒体的素养之间的关系,并应该深入思考在微博的广泛利用下,传统行为规则和道德规范受到冲击,新媒体应该如何反应?在众声喧哗的时代传统媒体应该如何发声?职位认证的个人微博与职务行为又有着怎样的关系,等等。(谢媛)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53)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