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陆小华:新浪微博流量已超新浪门户流量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7月29日17:10  新浪传媒
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总编辑陆小华 王琼慧/摄 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总编辑陆小华 王琼慧/摄

  第二届中国传媒领袖大讲堂于2011年7月18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开班。本届大讲堂邀请30多位传媒领军人物,一线编辑、记者、主持人和著名专家学者,为来自全国80多所高校的近300名学子讲授传媒业改革创新的经验与教训,帮助学子们了解传媒业界和学界的最新发展动态,深化对传媒业和新闻传播学科的认识。以下为新华社音视频部副主任、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总编辑陆小华(微博)7月28日上午在传媒领袖大讲堂上的演讲。

  陆小华从微博影响传播格局的原因、微博现象的多角度分析、部分微博案例分析判断三个角度分析了微博对当下社会的影响。

  “这是一个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介的边界正在模糊。”陆小华指出,影响传媒格局主要有十个原因:第一,载体变革。传播方式的核心区别就是载体区别,载体对传播方式与效果具有决定性影响。效率与便利的要求促使了新载体的出现。第二,传播提速。即时甚至实时是今天的新闻的基本特征。实时化促使报道理念与形态剧变。第三,众声喧哗。任何人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就任何事提供任何信息与评论。新内容生产模式的产生改变了内容的生产方式,形成了人们所说的社会化内容生产。在众声喧哗中,传统媒体该如何发挥作用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第四,流向多重。移动的表达是微博发展更快的重要动力。第五,关系转化。新媒体环境经历了从“接受传播”到“参与传播”,“人找信息”到“信息找人”,从“看电视”到“听电视”等。另外,需求的变动、全域作用、受众碎化、形态交融、运作协同等同样解释了传媒格局的变化。

  在新浪微博的流量已正式超过了新浪门户流量之际,陆小华给出了自己关于微博功能的判断,他认为,第一,微博已经成为移动互联网的新入口,是移动互联网的首选应用;第二,微博是信息传播的新渠道,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微博进一步跟踪引起注意的信息,或搜索感兴趣的信息;第三,微博是社会关系的新节点,社会关系的连接点从广场、村台等转移到微博等社会性媒体;第四,微博是意愿表达的新平台。关注是一种信息需求偏好的表示,转发是一种观点表示与影响传递,评论是一种意思赋加与影响强化;第五,微博是利益联系的新手段。微博使用者的关注一定会从随兴、随机、随众走向随利,必然走向利益维护与意见表达。

  演讲的最后,陆小华对传媒学子提出自己的期待,他希望在场传媒学子能够认真分析,从一些学界尚未研究的视角着手,比如如何鉴别极易引起同情心与正义感的事件?微博的规约与风险如何控制?新媒体工具的规则如何设计?风险如何防范?在众生喧哗时代,微博的广泛传播效应如何进一步拓展等等,做出自己有价值的调研。(高俊君)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53)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