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西方主流媒体从消息来源入手防范虚假新闻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24日09:48  中国新闻出版报
西方新闻界有一句行话:没有一个记者能超出他的消息来源。 西方新闻界有一句行话:没有一个记者能超出他的消息来源。

  规则与教训——西方主流媒体如何从消息来源入手防范虚假新闻

  □张宸

  西方新闻界有一句行话:没有一个记者能超出他的消息来源。显而易见,消息来源对新闻的准确性具有决定意义。而不当使用或滥用消息来源,则是虚假新闻产生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因此,使用什么样的消息来源,如何使用消息来源对防范虚假新闻至关重要。鉴于消息来源的重要性以及众多惨痛教训,西方主流媒体对消息来源尤其是匿名消息来源的使用十分重视,制定了许多详细具体的规则来规范和约束采编人员的行为。

  消息来源的选择

  路透社将消息来源分为3个等级:第一个等级是记者(包括摄像师),这是最好的消息来源。记者作为媒体自己人,当然最可信赖。路透社认为,记者或摄像师是可能存在的最准确的消息来源。记者亲历新闻事件或在现场做第一手报道其准确性通常是其他消息来源无法比拟的。记者作为消息来源能大大地提高报道的准确性,从而能最大限度地避免虚假新闻的产生,除非记者本身故意捏造或者不够专业。

  第二个等级是实名消息来源。所谓实名消息来源就是有名有姓,可以确认身份的消息来源。这类消息来源及其提供的信息是否可靠就是记者不得不考虑的首要问题。路透社要求,只要有可能,应通过姓名和职位来确认消息来源的身份;应了解消息来源如何获得信息;通常应予以核实和平衡,特别是涉及冲突或谈判的情形下。

  第三个等级是匿名消息来源。因为此类消息来源的姓名不公之于众,身份无法确认,并且他们不承担任何责任,也不会有任何名誉损失,因此匿名消息来源是准确性最差的一类消息来源。很多虚假新闻根源于匿名消息来源。因此,使用这类隐身的消息来源须十分谨慎。当然,一个匿名消息来源也可能比一个实名消息来源可靠。

  显然,为避免虚假新闻,最好是记者本身作为消息来源,这就要求记者亲历新闻现场,做目击者;其次是使用实名消息来源,而尽量避免使用匿名消息来源。

  消息来源的使用

  西方主流媒体在如何使用消息来源方面实际上有几个基本原则,这些原则对防范虚假新闻有积极的意义。

  诚实原则。即提供有关消息来源的信息时必须诚实,不欺骗造假。路透社规定,“我们提供消息来源时决不应误导读者,把消息来源公开说的事情作为背景性的内容来引用,或者当我们只有一个消息来源的时候,却以多个消息来源的形式来引用”。《华盛顿邮报》规定“如果一个报道引用多个消息来源,我们必须有多个消息来源。如果报道说某人拒绝评论,那也必须是事实。我们不能企图通过不准确写作(谎称他们拒绝我们的采访)来保护消息来源。”

  诚实是使用消息来源首先应遵循的原则。但是,在西方新闻实践中,违背诚实原则通过虚构消息来源造假的情况还是时有发生。近几年影响最大的案例莫过于《今日美国报》资深记者杰克·凯利造假丑闻。他采用的造假手段之一就是虚构消息来源,尤其是匿名消息来源。

  透明原则。即尽可能向受众提供有关消息来源的信息,以使受众对消息来源及其提供信息的可信度能有所判断。美联社规定,“我们应提供消息来源的全名和确认该消息来源身份所需要的信息,包括消息来源的年龄、头衔,所在公司、组织或政府部门的名称,还有家乡,并解释为什么他或她是可信的”。《华盛顿邮报》规定,“应在报道中最大限度向读者披露信息的消息来源。应该使我们的报道尽可能地对读者透明,以便他们可以知道我们怎样和从哪里获得的信息”。

  即使对匿名消息来源,也应尽量提供一些信息,力求在一定程度上透明。路透社规定,匿名消息来源应尽可能详细而明确。努力同消息来源协商使其同意对其做十分准确的描述以使读者相信匿名消息来源的可靠性。没有进一步描述的“一位消息人士”、“几位消息人士”、“几位观察员”是含糊和不可接受的。“消息灵通人士”、“可靠消息人士”的用法也是如此。

  一般来说,消息来源越透明,报道的可信度就越高。美联社认为,透明度是其可信性的关键。消息来源的透明也有助于防范虚假新闻。一方面,透明可以使受众对消息来源的可信度有所判断,这对记者也是一个压力。另一方面,编辑可以对消息来源尤其是匿名消息来源的可靠性进行评估、核实,这也有助于防范虚假新闻的产生。

  多来源原则。即通常情况下,报道应具有多个消息来源,它们可以相互佐证以确保新闻的真实准确,而不应只有一个消息来源。美联社规定,“在正常情况下,美联社的报道应寻求不止一个消息来源,以便信息能被其他消息来源证实或详述”。路透社规定,“只要可能,应反复核实信息。两个或更多消息来源好于一个消息来源”。

  上述三原则对记者使用消息来源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限制了记者随意和不当使用消息来源的行为,即使对那些企图故意制造虚假新闻的人也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提高了造假的难度,因而对防范虚假新闻有积极的意义。

  哪些消息来源应限制

  限制使用单一消息来源

  依靠单一消息来源做报道有很高的风险性,无论该消息来源是实名还是匿名,这也是虚假新闻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通常情况下,应避免仅仅依靠单一消息来源做报道。美联社规定,“只有在很少情况下,一个消息来源才是足够的,即信息来源于一个权威人物,并且其提供的信息如此详细以致准确性毫无疑问”。根据美联社的规定,使用单一消息来源只应局限于很少的情况下,不能随意使用,更不能滥用。

  限制使用匿名消息来源

  使用匿名消息来源不仅降低新闻的可信度,而且也为虚假新闻提供可乘之机。路透社、美联社、《纽约时报》等西方主流媒体都对使用匿名消息来源进行严格限制。

  (1)使用匿名消息来源的条件

  第一,来源可靠,信息准确而重要。这是使用匿名消息来源的首要条件。路透社规定,“我们相信他们(指匿名消息来源——作者注)在提供准确、可靠并有新闻价值的信息……匿名消息来源必须直接知道他们提供给我们的信息,或者代表直接知道该信息的权威机构”。《洛杉矶时报》规定,“匿名消息来源应用来传播重要信息给我们的读者。我们不应用匿名消息来源来发表不重要的、显而易见的或意图谋私利的材料”。美联社将匿名消息来源提供的信息对报道至关重要,消息来源可靠并处于拥有准确信息的位置,作为使用匿名消息来源的条件。

  第二,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使用。即使满足上述条件,使用匿名消息来源也应严格限制,就是匿名消息来源要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作为最后的手段来使用。《纽约时报》规定,“匿名消息来源只有在这样的情形下才可使用——以别的方式报纸就不能出版它认为可靠而有报道价值的信息”。路透社规定,“这种信息我们通过任何其他方式不可能获得。当我们使用实名消息来源容易得到同样的信息时,就不应使用匿名消息来源”。美联社规定,“除非被迫接受消息来源的匿名条件,否则就不能使用其提供的信息”。《华盛顿邮报》规定,不应随意地或不经思考地同意消息来源匿名,只有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才允许消息来源匿名。

  事实上,许多虚假新闻都祸起匿名消息来源。在《纽约时报》杰森·布莱尔丑闻曝光后,《编辑与出版人》(Editor and Publisher)在一篇社论中批评《纽约时报》这次“翻车”与该报向来“严重滥用匿名消息”有莫大关系,并敦促该报从布莱尔丑闻汲取教训。社论指出,匿名消息有如新闻业的“鸦片”,而某些报纸已染上纵容使用匿名消息的“毒瘾”。

  (2)使用匿名消息来源必须注意的问题

  一是谨慎评估。由于使用匿名消息来源有很高的风险,因此记者在使用匿名消息来源前必须谨慎评估。对此,路透社规定,“评估匿名消息来源时,应权衡该消息来源提供信息的记录、职位和动机。记者和编辑应质疑远离事件的消息来源提供信息的准确性”。

  忽视对匿名消息来源及其提供信息的评估是《纽约时报》“李文和间谍案”报道失实的重要原因。该报在2000年9月26日的编者按中承认,它本来应该评估那些使联邦调查局和能源部把“李博士与仍被公认为严重违反保密措施的行为”联系起来的假设。《纽约时报》显然没有对政府官员等匿名消息来源提供信息的动机和可靠性进行应有的评估。

  二是多源核实。多源核实是使用消息来源的核心原则,对于匿名消息来源应以更高的标准来进行多源核实。一般来说,依靠匿名消息来源所做的报道必须要通过另外一个或多个消息来源反复证实,以此确保报道的真实性。路透社规定,“基于匿名消息来源的报道尤其需要反复核实,通常应有两个或三个消息来源”。

  在水门事件报道中,《华盛顿邮报》使用“深喉”这样的匿名消息来源,无疑要冒巨大的风险。为避免风险,该报逐渐形成一个不成文的规则,就是如果没有两个消息来源来证实一个可能被认为是犯罪的行为,那么这一具体的指控就不能在报纸上使用。因此,伍德沃德和伯恩斯坦总是千方百计寻找多个消息来源核实验证,以保证报道的可靠性,从而在最大限度上避免了使用匿名消息来源的风险。事实证明,多个来源小心求证的报道方法是该报在极其危险复杂的环境下能够不断前行的制胜法宝。

  而忽视多源核实,则往往让媒体付出惨重代价。CNN就有过这样的惨痛教训。1998年6月,CNN播出了一个内幕消息——美国曾在越战时期使用神经瓦斯杀害老挝战役中逃脱的美军。该消息引起美国军方和上百名老兵的抗议,但是CNN却拿不出足够的证据来证实该消息。结果CNN不得不向读者和军方道歉,并宣布收回该报道。报道该消息的记者被革职,多位CNN资深人士被降职。CNN的信誉也因此严重受损。CNN的错误在于在没有核实、缺乏足够证据的情况下播出了一条耸人听闻的所谓内幕消息。

  三是获得批准。记者使用匿名消息来源必须获得相关编辑的批准,否则不能在报道中擅自使用匿名消息来源。美联社规定,“想要使用来自匿名消息来源资料的记者在发送报道给编辑之前,必须获得其新闻主管的批准”。《洛杉矶时报》规定,“在实践中,记者开始考虑为保护消息来源而同意匿名之前应咨询编辑”。

  这些规则就是要避免记者随意使用匿名消息来源,同时发挥编辑的把关作用。美国《新闻周刊》关于美军亵渎《古兰经》报道失实后,该刊总编辑理查德·史密斯要求,只有编辑、执行编辑或他们特别指定的其他高级编辑有权批准匿名消息来源的使用。如果报道中必须使用匿名消息来源,那么消息的来源及其立场必须向高级编辑汇报。《新闻周刊》的教训和新政策说明,使用匿名消息来源需获得批准对防范虚假新闻十分必要。

  四是应向相关编辑披露匿名消息来源的身份。在使用匿名消息来源时,相关编辑有权力或责任知道匿名消息来源的身份,记者应向相关编辑透露匿名消息来源的身份。路透社规定,“一经要求,期望记者向他们的直接主管披露消息来源。拒绝这样做可能会导致报道被推迟以做进一步的斟酌。主管有责任确保消息来源及获得信息的适当性,尤其是敏感报道。如果主管对消息来源有疑问,记者应向主管作出说明”。《华盛顿邮报》规定,“编辑有责任了解报道中所使用消息来源的身份,以便能与记者共同评估使用他们的适当性。一些消息来源或许坚持记者不要向编辑透露其身份,我们对此应予以抵制。当这种情况发生时,记者应解释,这样获得的信息不可能刊印。出现在报纸上的任何的消息来源应至少为一个编辑所知”。BBC规定,“无论何时,相关编辑有权知道匿名消息来源的身份。为避免卷入重要指控,应当抵制任何不向高级编辑披露消息来源身份的企图。而这种情况一旦发生,记者应当清楚,这一秘密获取的信息可能不被播发”。根据甘尼特报团的政策,批准发表消息的高级编辑有责任确定消息来源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记者向相关编辑披露匿名消息来源的身份,编辑知道匿名消息来源的身份并确定其可靠性,对防范虚假新闻非常重要。这样可以使编辑能够对匿名消息来源及其提供信息的可靠性有所判断(必要时进行核实),因而能有效防范不当或滥用匿名消息来源导致新闻失实的情况出现。案例证明,一些虚假新闻之所以出炉,就是因为编辑失职,没有把好关。在《华盛顿邮报》记者珍妮特·库克造假丑闻中,相关编辑既没有质疑更没有核实库克报道《吉米的世界》中匿名消息来源的真实身份,结果导致一场惊世丑闻。怎么会有记者能够突破编辑们重兵把守的防线,将这样一个弥天大谎登到报纸上?当时负责调查此事的新闻督察专员威廉·格林认为,是因为在新闻界被称为“编辑”,而在其他行业被称为“质量控制”程序失败的结果。他写道:“《吉米的世界》这篇文章的发表使得《华盛顿邮报》蒙羞,因为编辑们抛弃了对他们来说最引以为自豪的职业精神——怀疑一切。”

  限制使用单一匿名消息来源

  通常,记者应特别要避免依靠单一匿名消息来源做报道,因为这样做很可能使报道面临最大风险。《华盛顿邮报》规定,“使用单一秘密消息来源的判断取决于消息来源的可靠性和消息来源提供信息的动机。只有在执行总编辑、总编辑等人深思熟虑之后,才应刊印来自单一秘密消息来源的信息”。路透社规定,“当新闻来自直接了解情况的可信赖的消息来源并且信息可靠时,路透社会播发来自单一匿名消息来源的新闻。使用单一匿名消息来源的报道应是例外,并需经直接主管批准。这些信息应受到特别详细的审查,以保证我们不被操纵”。

  《华盛顿邮报》、路透社的上述规定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对单一匿名消息来源提供的信息进行特别详细的审查;二是深思熟虑后方可使用。因为使用单一匿名消息来源的风险很高,所以执行更为严格的政策。

  在情报门事件后,BBC成立了一个调查小组进行调查并发表了《尼尔报告》,该报告指出,记者安德鲁·吉利根报道失实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滥用单一匿名消息来源,该报告建议慎用单一匿名消息来源。

  许多惨痛的教训使西方主流媒体高度重视消息来源的使用,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相关规则。这些规则对提高新闻的准确性,防范虚假新闻意义重大,值得国内媒体学习和借鉴。

  (作者单位:新华社新闻研究所)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53)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虚假新闻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