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钱江晚报:“禁娱令”能遏制泛娱乐化吗

  9月17日,在结束2011《快乐女声》的全部赛事后,湖南卫视(微博)副总编辑、新闻发言人李浩公开承认,因为今年快女节目超时等原因,国家广电总局日前已经通报,停止湖南卫视2012年举办群众参与的选拔类电视活动。而其他卫视均表示2012年的选秀不受影响,将照常举行。

  “快女”“快男”本是指“快乐”的音乐选秀而言的,或许在很多人眼里,“快乐”生活固然重要,但“快速”成名才更有吸引力,而这也正是湖南台王牌选秀节目的魔力所在。首批“超女”如李宇春、张靓颖等人,一日为“快女”,便从此过上了明星的日子,无疑成了“我的成功可以复制”的最佳代言人,于是,一夜成为明星似乎不再是白日梦,而是一些少男少女心中的“中国梦”。而湖南台因此快速成了收视率冠军,自然也成了各地卫视效仿的榜样。

  这样的“快”虽然披上了平民化、平等化的亮丽外衣,却终究难逃“浮躁”“功利”的骂名。且不去谈及“平等”口号下某些黑幕与潜规则,单就主办者在选秀比赛中的价值取向而言,在“娱乐至上”的旗帜下,在赢利动机的驱使下,也很难做到不媚俗、不低俗、不庸俗。评委的所谓“毒舌”、选手的“真人秀”等等,都有着一股把娱乐进行到底的豪迈干劲,乃至于据说激怒了上级部门的个别快女选手的同性恋“花边”也被爆炒,这一切,怎么看都与“艺术”无关。

  为“快女”之类节目辩解的最有力的说法是,文化本该多元并存,遥控器在你手中,你不爱看动动手指即可。这话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但强调多元文化并存,并不能否认文化本身有优劣之分,而到了连新闻节目也越来越娱乐化的时候,虽则遥控器在手,你也无可选择。就是与《快乐女声(微博)》类似的,《花儿朵朵》(微博)、《激情唱响(微博)》等等,花开遍地、响震全国,当文化也似植物得了传染病,病原体在各宿主体内迅速扩展,广泛传播,你有电视遥控器也是枉然。

  当然,就目前的管理体制而言,国家广电总局无疑掌握着功率最强大的“遥控器”,它下了“禁娱令”,多次违反规定的湖南卫视也表示,会“坚决服从”,并“吸取教训,全力整改”,而其他卫视也纷纷表示“唇亡齿寒”,会“尽量低调”。不过,让人担心的是,无论是娱乐节目本身,还是对节目的宣传炒作手段,在娱乐化运作模式业已“成熟”的今天,想不“高调”可能吗?

  《娱乐至死》一书作者尼尔波兹曼不无悲观地指出,既然不能强制人“关掉电视”,要摆脱天生娱乐化的电视媒介的控制,唯一“希望渺茫的方法”是学校教育,要教会学生主动疏离某些信息形式。也就是说,只有让学生懂得不能“用笑声代替思考”,才有可能从内心里真正抵制“泛娱乐化”。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53)

 

更多关于 禁娱令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