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建社80周年
特稿:“让世界听到我们的声音”
——新华社从茅屋窑洞走向全媒体集团
新华网北京11月1日电(记者李惠子)萧岩与姐姐、表姐一起,冲破国民党层层封锁,徒步从西安奔赴延安。
她没有想到,自己将成为中共最早期的播音员,她的人生轨迹从此与新华通讯社重合在一起。
“窑洞通讯社”
1941年,先后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和女子大学学习了两年后,萧岩被分配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做播音员。
当时,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顽固派对边区实行封锁,延安和其他根据地出版的报刊很难发送到沦陷区和国统区,偶尔有少量的党报偷运出去,也只有极少数人秘密阅看。为使抗日根据地、国民党统治区和日占区的人民及时听到中国共产党的声音,中共中央决定,新华社在延安成立广播电台。
“这里是延安新华广播电台,XNCR,现在开始广播……”靠一台从莫斯科带回的共产国际援助的苏制广播发射机,1940年12月30日,电台开播。播音员的声音从离延安城四十里的王皮湾村的一孔窑洞传出,回荡在中国国土上的抗日根据地、国统区和沦陷区。
这十几平米的窑洞就是播音室,窗户是用边区生产的毛边纸糊起来的,洞内四周墙上钉着延安生产的灰毛毯,作隔音用。一张两屉的白茬木桌,一只话筒和一本字典,还有一台破旧的手摇唱机和二十几张京剧唱片,这些就是新华社创立的中共首座广播电台播音室的全部家当。毛泽东主席很支持电台工作,送来二十几张唱片供电台播放,其中有梅兰芳、马连良的京剧唱段。
手摇马达发电的动力太小,技术人员决定用汽车引擎带动发电机。没有质量好的汽油供发动机发电,他们就用木炭炉烧煤气,用煤气代替汽油供发电机发电。没有钢丝,天线就架在机房山顶的树上。为保证发电,每天要有八九个人出去捡拾木炭。
每天上午,通信员跋山涉水骑马从延安清凉山新华社编辑部出发,将新华社广播科编辑好的新闻稿送交王皮湾的窑洞电台。逢夏天暴雨,延河水涨,通信员就用一块油布把稿件包好,顶在头上,泅水过河。
“窑洞电台”每天播送党中央、军委的决定、军事战报等。一封昆明西南联大听众的来信把延安广播比作“黑暗里的一盏明灯”。电台的开播使国民党当局惊恐不安,设置电台进行干扰,策划派遣特务侦查延安台台址进行破坏。
日本女播音员原清志每周五用日语播送对日军广播节目,揭露日本侵华战争的反动性,日军则用大功率设备进行干扰。有的日本士兵在收听广播后投降了中共军队。
这段播音员经历让萧岩结识了爱人吴冷西,吴后来成为新华社社长。
1943年,电台因机器故障停播了。
“红色通讯社”
1931年11月7日,第一个全国性红色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宣告诞生。也就在这一天,新华社的前身——红色中华通讯社应运而生。红中社播发的第一批新闻,就是宣告这个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政权的诞生。
新华社的前身红中社创始于红军开展武装斗争和革命根据地的艰苦时期,编辑记者在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炮火中写稿、编报。
从延安清凉山的窑洞到河北西柏坡的农家小院,新华社经历了18年的残酷战斗历程。这段岁月,新华社牺牲了139名烈士。
社史记载:“处在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新华分社工作人员,不仅要学会宣传战线上斗争的本领,而且要善于对敌作武装斗争,不但会写文章,还要会打仗。他们往往白天打游击,晚上写消息,自己背着油印机和笔墨纸张,辗转战斗于敌后。”
转战陕北期间,党中央身边有两支精干队伍,一支是由作战人员组成的“枪杆子”队伍,另一支是范长江率领的由新华社工作队组成的“笔杆子”队伍。
抗战时期,在敌人的重重封锁下建成新华广播电台,继而进行日语广播和开始英文文字广播。解放战争之初,在香港和伦敦设立分社,抄收和发行新华社的中英文新闻稿,寄发欧美各国报刊。1947年,战争还在相持阶段,新华社就向国外派出了记者。
在艰难的战争岁月里,新华社记者轮流担当业余摇机工,用手摇马达为收发报机提供电源,社长也不例外。时任副社长吴文焘每天下半夜开始处理稿件之前,总是先到新闻台去摇一小时的马达。新华社用此法为收发报机提供电源达7年。
从事后勤工作的黎光熠回忆抗日战争陕甘宁边区极端艰苦的条件时说,由于纸张缺乏,只能用边区制造的土马兰纸,“还得两面反复用好几次,先用铅笔、再用红笔、最后用墨笔写”。
延安时期国际部编辑王唯真说,电台抄报员最快每秒钟抄三个以上字母。这个速度,不要说抄写,就是准确分辨字母音讯也不是容易的事。有外国人后来到清凉山参观,称之为“难以想象的高难技术”。
曾在总社编辑部担任编辑的任丰平说,一瓶自备的蓝墨水,一支自制的木杆钢笔,就是新华社记者的“战斗武器”。
1948年,人民解放军大反攻,许多记者既是胜利的宣传者,又是战斗的参加者。
“国家通讯社”“世界通讯社”
1944年,延安清凉山的一个窑洞里,新华社英文编辑一大早在翻看《解放日报》,把认为适合对外播发的新闻编译成英文。下午4时,通讯员骑马把稿件取走,并在一两个小时内,用莫尔斯电码向美国发出。这是新华社早期的对外英文大广播。
1944年,面对当时新闻封锁的战时局势,英国友人、无线电专家林迈可到延安后即向党中央提出,当务之急是“让世界听到延安的声音”。
“只要建一个好的定向天线,是有可能把电波传送到美国西海岸的。”他说。
1944年9月1日,新华社正式开办对美国的英文文字广播,林迈可任顾问和英文改稿专家。开办初期,英文文字广播每天广播两次,每次1.5至2小时,还出版重要文件的英译本,如国共谈判文件、毛泽东讲演等。
当时访问延安的美军观察组说,通过定向天线从延安窑洞发出的新华社英语新闻,在美国西部可以收到。通过那里的报刊,中共军队抗日的消息开始在欧美传播,促进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终胜利。
1946年9月,新华社在延安开办了英语口语广播,美国作家兼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和美国友人李敦白给予了帮助。
1949年12月,中央决定新华社为国家通讯社。
1955年10月,毛主席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说:“新华社要大发展,要尽快向世界各国派出自己的记者,‘把地球管起来’。”
1956年,新华社一年间就增加了10个驻外分社。至1965年底,新华社已拥有51个驻外分社,并在国外建立了26个出稿站,包括英、法、西、俄、阿、日、老挝、印尼、缅等9种文字,发行对象遍及103个国家。
成立80年后,新华社在海外拥有162个分支机构、雇员近3000人,海外新闻信息触角覆盖全球。
从江西瑞金的四五间土屋、陕西延安的两三排窑洞到北京的新闻大厦,从建立在一部半电台基础上的“茅屋-马背通讯社”到涵盖各类媒体形态的多语种、多媒体、多终端的全媒体集团,新华社已走过80年征程。
1998年抗洪抢险,80多名新华社记者在千里长江大堤与抗洪军民并肩坚守50多天,最后一批撤离。
2008年汶川地震,100多名新华社记者冒着生命危险,从空中、水上、地面兵分六路与救灾部队一起向灾区突进。
……
在每一次重大事件中,新华社的电波,传向全国、传向世界。
新华社社长李从军说:“80年来,新华社不断拓展媒体业态,从建社之初以传统通讯社业务为主,发展到目前融通讯社业务、报刊业务、网络业务、新媒体业务、电视业务、金融信息业务和多媒体数据库业务为一体的全媒体业务形态。”
2011年8月1日起,纽约时代广场的60英尺上空,巨幅LED广告屏上出现了中国的声音和画面。新华社在纽约时代广场租赁了一块高约19米,宽约12米的广告屏,播发新华社新闻,展示中国国家形象。
这成为新华社向世界传播中国声音的又一次启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