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红色通讯社的传奇——献给新华社建社80年
一部新华社的历史,就是一部革命理想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汇成的交响,就是一部生命与鲜血铸就的史诗,就是一部用勇敢与无畏谱写的篇章。——题记
文:贾 永
80年前的1931年11月7日,一个红色的政权和她所建立的通讯社,在隆隆炮声中同一天诞生。
这个红色通讯社,就是今天中国国家通讯社新华社的前身——红色中华通讯社,她当时的“家当”,是瑞金城外的一间茅屋和从敌人手中缴获的“一部半电台”。
今天,新华社租用的高19米、宽12米的显示屏矗立在号称“世界十字路口”的纽约著名时报广场最吸引人眼球的建筑上。此前,新华社北美总部迁至百老汇大街1540号一座44层大厦的顶层。时尚品牌“Forever 21”的巨大门店也在同一大厦内,它的近邻是世界媒体巨头汤森路透的办公地。《华尔街日报》评论说,这“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从“一部半电台起家”到如今成为有着世界性影响的全媒体机构,一部新华社历史,便是一部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新闻事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历史。而支撑这一切的,就是革命的理想主义和革命的英雄主义精神。
走进新华社80年的历史,我们感受到的是对于今天和未来的深刻昭示。
一、向着崇高 向着正义
这是新华社在80年漫长历程中始终能够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的关键之所在
在战争年代,毛泽东为新华社撰写和修改的稿件有上百篇之多,仅是收入《毛泽东选集》第4卷的就有17篇重要新闻和评论。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又向新华社提出了更高要求:新华社要把地球管起来,让全世界都听到我们的声音。
1931年11月7日,在反“围剿”的隆隆炮声中,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红都”瑞金开幕,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人所创建的第一个全国性红色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宣告诞生。
也就在这一天,靠着从敌人手中缴获的一部半电台,新华社的前身——红色中华通讯社应运而生。红中社播发的第一批新闻,就是宣告这个人民当家作主的新生政权诞生。从此,中国共产党及其所代表的中国劳苦大众的声音,通过这个年轻通讯社的电波,冲破敌人的封锁、干扰,穿越千山万水,传向全国乃至世界。
作为我党最早的新闻机构,新华社从诞生之日起,就把中国共产党人的朴素理想——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作为自己的不懈追求。为了这一崇高而正义的理想,处在国民党军队重重围困之中的第一代新华人,节衣缩食,白手起家,在炮火硝烟中组稿写稿、收发电讯、编印报纸。
从延安清凉山的窑洞到河北西柏坡的农家小院,在光明与黑暗的较量中,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最紧张的岁月里,新华社集党报、通讯社、广播电台三重责任于一身,紧紧跟随在党中央周围,把党的声音传递到抗日敌后、传递到解放战场,凝聚起中华民族走向独立与解放的信心和力量;而活跃在战斗一线、活跃在各个解放区的新华社记者,又及时把最新的消息报告给党中央,成为中央指挥革命斗争的重要渠道。
那时的新华人既是革命战争的报道员,也是冲锋在前的战斗员。怀着对创建崭新的人民共和国的必胜信念,新华人在抗敌战场上历尽千难万险,用手中的笔和镜头,及时、充分地报道了党所领导的人民军队由弱变强的胜利进程,真实、完整地记录了党的事业由小到大的发展历程。回忆这样一段历史,新华人有着属于自己的自豪:新华社的历史和中国的红色政权一样长。
党所指引的方向,就是新华社前进的方向;党所开创的事业,就是新华人为之毕生奋斗的事业。随着一个真正的属于人民的共和国的诞生,作为这个人民共和国国家通讯社的新华社,把坚持党性原则和正确舆论导向作为自己的崇高职责和庄严使命,用劳动和创造忠实履行着党和人民耳目喉舌的职能。
走进新华社历史,我们可以发现,新华社从成立之初就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展开工作。早在1937年2月4日,毛泽东亲自起草了中共中央关于《通知收听新华社广播党的政治方针》的指示;1946年春,中共中央做出全党办通讯社的决策,经中央书记处和毛泽东批准的《新华社、解放日报暂行管理规则》中,明确规定“新华通讯社及解放日报为中央之机关通讯社与机关报”。在战争年代,毛泽东为新华社撰写和修改的稿件有上百篇之多,仅是收入《毛泽东选集》第4卷的就有17篇重要新闻和评论。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又向新华社提出了更高要求:新华社要把地球管起来,让全世界都听到我们的声音。
关怀,激励,重托。从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到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始终亲切关怀着新华社的成长与发展。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新华社的政治责任和历史担当。无论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无论是改革开放时期,无论是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在每一个历史重要关头,新华人始终像战争年代一样,坚定地把服从党的指挥作为最高行为准则,自觉地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鼓与呼。
80年与党共进,80年发展壮大。今天,新华社已从当初的“茅屋通讯社”、“马背通讯社”、“窑洞通讯社”发展成为语种多、受众广、信息量大、影响力强、覆盖全球的国际一流媒体,跨入了世界大通讯社行列——新华社的矫健姿态正折射着一个大国的崛起。80年间,无论职能使命如何拓展、机构人员如何演变,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传播手段如何更新,新华人追求崇高、追求正义的理想始终未变——这,也是新华社在80年漫长历程中始终能够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的关键之所在。
二、敢于牺牲 敢于胜利
这是新华社在80年漫长历程中始终能够勇立时代潮头、担当历史重任、创造卓越业绩的力量之所在
从土地革命战争到抗日战争直到解放战争,新华社经历了整整18年的残酷战斗历程。仅是这段岁月,新华社就牺牲了139名烈士。在中外新闻史上,几乎没有任何一家媒体像新华社这样,连续经历过如此漫长的战争岁月;也几乎没有任何一家媒体像新华社这样,在如此短暂的时空内献出过这么多宝贵的生命。
1935年2月24日,留在苏区的瞿秋白突围途中被俘。4个月后的一个夏日清晨,在福建长汀罗汉岭下,36岁的瞿秋白唱着自己早年翻译成中文的《国际歌》,走到一处绿草坪盘腿坐下,微笑着向刽子手说“此地甚好”,从容就义。
作为红中社最后一任负责人,从20岁起就患上严重肺病的瞿秋白,在主持红中社的日子里,每天都坚持写稿审稿到深夜。红军主力长征后,瞿秋白领导奋战在苏区的红中社人员,在极度险恶的环境中,坚持出版《红色中华》4个月,发行24期,书写了中国新闻史上一段悲壮篇章。
倒在敌人枪口下、倒在血泊之中的新华人,瞿秋白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从土地革命战争到抗日战争直到解放战争,新华社经历了整整18年的残酷战斗历程。仅是这段岁月,新华社就牺牲了139名烈士。在中外新闻史上,几乎没有任何一家媒体像新华社这样,连续经历过如此漫长的战争岁月;也几乎没有任何一家媒体像新华社这样,在如此短暂的时空内献出过这么多宝贵的生命。
在战争年代,新华社记者首先是敢于冲锋的战士——只是他们比普通的战士多了两样武器:钢笔和相机。他们在与抗敌军民一起浴血奋战的同时,又把英雄们的壮举真实地记录下来,化作凝聚力量、鼓舞士气的特殊“武器”。记者与战士的双重身份,决定了新华社记者与普通战士一样、甚至比战士更直接地面对生死考验。正如新华社社史所记载的那样,“处在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新华分社的工作人员,不仅要学会宣传战线上斗争的本领,而且要善于对敌作武装斗争,不但会写文章,还要会打仗。他们往往白天打游击,晚上写消息,自己背着油印机和笔墨纸张,辗转战斗于敌后,直到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一部新华社的历史,就是一部生命与鲜血铸就的史诗。在这生命与鲜血的背后,展现的是新华人永不褪色的气概:敢于牺牲,敢于胜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