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人都是记者”的时代,职业记者如何安身立命,其责任使命与事业方向何在?在“人人都是记者”的时代,传统媒体如何自我定位,其渠道优势与价值导向何在?在“人人都是记者”的时代,社会公众如何自我传播和选择接收,其判断标准与道德底线何在?“第七届未名大讲堂——与名记者、名主持、名专家面对面”论坛2011年11月8日在京举行,以下为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白岩松发言实录:
首先,在全民皆记者的时代,从一个媒体的角度来说,我非常高兴看到这样一种局面。总有很多人说,白岩松是一个很OUT的人,我没有发过邮件,不开博客,不开微博,到现在为止,我都不知道为什么微博上有那么多我的名字发的微博,辟谣辟了半天,人家还继续,我也就不好说了。突然想起十几年前采访启功,采访老爷子的时候,老爷子跟我说我去过琉璃厂,看到很多启功写的字,我发现真有比我写得好的。没法比啊,我只是用这个段子来比喻一下,看到了启老爷子逛琉璃厂的时候某种特殊的感受,真有比我写的好的,但是问题在于,它不是我写的,掠人之美也不好,所以大家应该做各自的事情。
互联网来到中国太好了,中国进入全民主时代的时候,互联网可以改变很多事情,培养所有人民主素养的提高,比如我不同意你说话的内容,但是我要维护你说话的权利。还有,大家总会区分什么正确的声音、错误的声音等等,但是我想,一个优秀的社会如果把错误的声音,你有信心全部剔除掉的话,后果就是正确的声音也因此被剔除了,就是倒水的时候连孩子一起泼出去了。
主流主流,在我理解,主流的重要含义就是,我觉得这是进步,主流意味着51%控股就好了,朱镕基前总理曾经说过这句话。主流就意味着,不仅仅我们支持主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家园等等,但是我们也接受那些非主流甚至错误的声音的存在,正所谓和谐,和这个字不就是一人一口饭嘛,人人都有饭吃。大家想想这个字,谐就是人人都可以说话,人人都可以说话不一定意味着都是正确的话,中国GDP变成世界第二,不一定理解成是经济的概念,将来世界第二,慢慢变成世界第一,我最希望看到的是一个民族积累了越来越大的自信,自信的原因和后果,自信慢慢就会敢于自嘲,比如说崔永元同学就非常敢于自嘲,敢自嘲的人一定特自信。他说他自己是第二难看的,说我是第一难看的。所以我说他的自信还需要积累。
其实就是这样,和谐就是人人都有饭吃,人人都可以说话最好了。不管我曾经在微博上被人自杀过几回、辞职过几回,但是那些都不确定,我从没有因此而不喜欢过微博,不喜欢过网络。当一个社会,全民皆记者的时候,这恐怕是记者们最大的期待。为什么呢?当全民皆记者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把记者节当春节来过了。但是这个节日跟其他节日最大的区别是,中国人一般过节以吃为主,但是记者节还真不知道该吃点什么,所以这是中国节日里的一个重要的进步。
有人说,在人人皆记者时代的时候,就意味着我们有助于让更多的老百姓和民向公民的方向转变,我们开始更多地关注与你无关的事情,这一点非常重要。当很多的民变成公民,哪怕1%慢慢到5%,再到10%,那这个世界和这个国家就将变得不再一样。所以,我不用多说这里的一个好处,大家都应该理解全民皆记者的时代,其实是一种进步。但是接下来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就提出来了,在全民皆记者的时代,记者该如何做记者呢?我说从来没有过像如今这个时代里,让记者在记者节这一天必须去思考这个问题。过去我们会认为,这是一种垄断的权力,与记者有关的各种事情,天然的与我有关,我哪怕做得不好,我也拥有你所不拥有的发表权。哪怕我做得不好,我也能拥有你所不拥有的影响力。因为过去由于技术,还有职业,还有很多的因素决定了有一个高高的门槛,你不拥有钥匙,你迈不过这么高的一个门槛,你便不能进入这个行当,所以不管做得好与不好,他都垄断这个权力。
但是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的快速发展,终于让这个垄断不成为现实了,全民都可以做记者。某一个官员一不注意,一纸盒烟就可以泄露很多秘密,网络上发表的一个细节性的图片,这个官员真被法律给严惩了。我觉得中国很多官员,包括中国很多名人,都还没有学会在互联网和微博时代如何做一个官员,做一个全民皆记者时代下的名人。这是一种进步啊。
但是大家有时候会去思考,在这样一个时代里,记者如何做记者呢?有很多关键词就被列出来了,比如说我们可以更专业啊。不,不一定。你在一个局部的事件和细节的报道当中,你不一定比微博或者博客或者网络上的哪个贴子报道得更专业,由于距离的原因,你不在现场,由于时间的原因,你晚到了现场,或者由于技术的原因,你不拥有更好的技术传输的手段,你在专业的方面,全民皆记者的时代,有可能落后于报道此件事情的非记者们。因此专业不一定靠谱。
关于肤浅或者深刻,我也不认为,在全民皆记者的时代的时候,非记者的全民记者就一定不深刻,我们在网上可以看到一些贴子,可以看到一些微博,看到一些博客,我觉得比我们大多数记者深刻多了。但是的确在互联网上存在一种状况,因为现在骂娘的太多了,骂姥姥的太多了,因此很多有价值的声音开始躲避,有价值的声音不是很多,但是不能因此就怀疑我们的全民当中的非记者的记者们在深刻方面就有所欠缺。所以,在很多领域,我们都不一定再拿过去记者所拥有的优势去衡量全民记者时代时全民记者的劣势,不,有时候他做得可能比我们更好,包括良心,包括勇气,包括责任等等,这些曾经过去陪伴着一代又一代记者成长的关键词现如今都不仅仅是属于记者了。说到这儿的时候,似乎有些悲观,我们为什么还要培养专业的人,为什么还要记者?难道仅仅是新闻出版总署发一个证,用这个证来衡量?我觉得证是最不靠谱的东西,有多少爱情在没证的时候开始璀璨,在有证的时候开始腐朽了?那不过是一个被水一泡就可能消失的东西。
我觉得有三个关键词,在全民皆记者的时候,记者如何做记者的关键词,第一个是持续性的长跑。也许对一个有良知的公民,他经常可以被眼前不喜欢或者愤怒或者思考过必须提出来的事情发表自己的见解甚至报道,但是这种持续性的长跑是很难的。记者是你的职业,你便要陪伴自己很长日子,但是在记者人群当中也会有很多短跑型选手,不能总是拿这些弱点或是弱势去谈未来。所以我觉得第一点记者持续性的长跑非常重要,有一个事情,大家集中关注了,然后就散去了,打牌的打牌,打麻将的打麻将,该去风险投资的风险投资,可是记者还是被扔在这儿,要去面对事情的下一步。比如说高铁,比如说前两天看三联生活周刊上写的故宫,在我们狂骂完故宫之后,记者继续关注着故宫,有一些细节就浮现出来,也许我们的愤怒有道理,但是也有我们该深入思考的一些地方,正是在这种持续性的关注中,呈现出了越来越多的细节,真实也变得更加可能。所以我觉得,第一点就是持续的长跑,这恐怕是一个非专业记者的时候很难做到的事情。
第二个是理性。在全民皆记者时代的时候,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冲动,这个冲动可不是贬义词,是褒义词。他有心中的郁闷要解,有一瞬间所看到的不满要泄,还有很多很多事情,当他作为一个见证者,不得不表达,于是用微博、博客或者其他方式表达了,这是一种感性的行为,不排除相当多的人也会有理性,但是作为记者必须坚守理性。今年看到很短的几个字让我感慨很多,我一直记着他,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一个评论,有这样几句话,当下的中国是改革和危机抢时间,我不知道在座的年轻人对这一点感触有多深,但是我觉得起码过了四十岁之后,对这句话的感慨是非常深的,此时此刻的中国恐怕比十几二十几年前更加危险,正是要通过改革跟危机抢时间。我记得昨天的节目最后三个字是要改革。上星期六我的节目当中我说纪念中国入世十周年,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有勇气进行更大范围的改革。目前的中国的确需要改革了,但是这个背后你必须要建立起理性的声音,如果说社会是一种感性的放纵,那么太容易了,大家一高兴,就可以把这几个富人给抢了,再一高兴,可以把另外的一些事情给砸了,在我们这样的社会当中,这样的新闻是此起彼伏,如果不能建立起理性,这个社会的前行是非常危险的。
我经常想起十几年前龙永图跟我说的几句话,我说你知道什么叫做谈判吗?我说不就是你们跟美国人吵架吗?他说不,谈判是妥协的艺术。当时我真的很年轻,没有懂得这句话的含义。过了四十岁,这句话天天都在我脑海中转一转,你会发现很多真相其实就是在寻找一种双方妥协的艺术。年轻的时候,觉得妥协是非常糟糕的、后退的、腐朽的、让人不满意的词汇,但是岁数大一点的时候,就会明白,所有事情想要进步,都是在双方妥协并且变成一种艺术的情况下去前行,任何单方面的胜利或者赢都叫征服或者革命,那都是危险的,人跟岁月、跟自己的年岁恐怕也要双方妥协,你跟你的理想也要学会妥协,不会像我二十来岁时唱的歌,那时候津津乐道,好象不是社会改变了我们就是我们改变了世界,岁数大一点的时候发现有。当初那个歌词还应该有第三局,更多的事实是世界也改变了我们,我们也推动了世界。这才是我理解的人跟自己理想之间的一种妥协的艺术吧。改革也同样如此,其实理性也如此。但是,这里一定守着一种底线,不能因为理性就变成了一种纯粹的妥协,这是非常危险的。如何因为足球场上有越位和反越位的战术,你能够做到贴着最后一个后卫站着,并且不断地逼迫他,而不是为了考虑既然有越位的战术,我就跟自己的后卫站在一起,那其实更加危险。所以我觉得,在全民皆记者时代时,记者的理性重要。
最后一点,毕竟还是要守住一个专业的底线。我非常喜欢新闻这个行当里条条大路通罗马。在我的身边,我是学新闻的,崔永元是学新闻的,好多人是学新闻的,但是也有非常非常多的人不是学新闻的,水均益是学外语的,还有学经济的,我非常喜欢这种条条大路通罗马,因为新闻需要不同行当的人来撞击。但是一个问题显现出来,当你条条大路走过之后,到了罗马之后,还是要补一补新闻的关键课。本台现在在海外六十多个记者站,年后将达到八十。一个非常显著的问题,不仅仅本台,很多地方都有这样一个角度,外语成为选择驻站记者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他的外语滚瓜烂熟,可以完成所有的交流,因此他有机会成为全国各个媒体的驻外记者,但是问题是他不懂新闻。而且很长时间,由于他语言的流利,让他忘记了要补一补新闻专业课的欲望或者冲动。当我有机会跟他们合作的时候,经常保持一点距离,就能看到这里的危险,如果我们做不好的话,我们有时候开自己的玩笑,我们在广院叫编采专业,不能先编后采吧,现在些记者是采完了再编,更有一些记者不采就编。制造一种想象中的新闻,比如说前不久北京某媒体刊登了北京一个小学跟俄罗斯的小学踢球时高人一头,四十分钟0:15溃败,事实是0:11输球,东方是西伯利亚远东地区的冠军,而中国这支球队只有一名队员比对方高一头,但是这张照片只拍了他,另外队外友协把人孩子请来的,最后临时找了北京的球队跟人家踢的。这里面有迎合我们某些情绪,我们也认定了。但事实不是这样的。所以新闻是有底线的,我倒希望将来这个底线也能扩展,能够慢慢由新闻记者专业人士的底线扩展到全民皆记者的底线当中,守住客观、真实,否则的话,记者的职责就是不造谎言,经常要辟谣,成为我们一个职业特点了,这就比较麻烦了。
最后想拿什么做结尾呢?最近一些年,每当过记者节的时候都有一些惭愧,我在这个场合曾经说过,北大的老校长在几十年前校庆日时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校庆日是闭门思过日而不是庆祝日,我觉得记者节跟中国很多的节日最大的区别就是,这是一个该所有这个行当里的人自省的一个日子。有时候会去表扬,你真好,你是一个好记者的样子。我说为什么呢?因为你说真话。我说你听过人夸你不偷东西吗?可是现在你没有发现我们都在拿过去的底线在表扬人吗?这个人真好,不迟到;这个记者真好,说真话。中国这个时代最大的特点就是底线成为上线了,我们需要一起努力,重新把底线提高。我们没做任何多优秀的事情,说良心话,只不过因为比较笨,二十年前上学的时候老师教我们就是这样做记者,我们只不过傻乐吧叽很笨的还在这么做,怎么突然间就成了优点了,希望有一天中国不再拿底线当优点。谢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