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地方卫视如何做精娱乐节目:坚守节目人文品格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2月06日11:54  中国新闻出版报

  □韩春秒

  地方卫视作为电视台立足地方、面向全国的频道平台,应创造出更多品质精良、有地方特色、雅俗共赏的娱乐节目,实现既满足大众需求又引导文化风尚的双重功效。而一段时间以来,地方卫视过度娱乐化倾向,产生了不良的社会影响,屡遭诟病。这些过度娱乐化的倾向主要表现为:格调不高,思想性欠缺;模式单调,创新性不足;包装花架子,信息量有限;内容难接地气,缺乏原汁原味等缺陷。

  分析这些过度娱乐化节目的特点,我认为,地方卫视做精娱乐节目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工夫:

  注重电视媒体社会责任的回归。媒体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应注重社会效益,并且须坚持社会效益高于经济效益的原则,满足并引导大众文化品位的提升。地方卫视应履行好“把关人”的职责,筛选并传播有益于受众身心的娱乐节目。

  坚守娱乐节目的人文品格。每个地域都有其特有的人文精神与文化特质,电视娱乐节目也应让观众感受到这种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原创性和神圣性,要彻底摒弃那些“让嘉宾出丑、拿孩子开涮、大谈情爱”的所谓娱乐节目“三大法宝”,避免为泛化的娱乐而不顾社会效应,败坏节目品位。

  “寓乐于教”、“寓乐于知”。娱乐节目不一定喧嚣,不一定非有名人,不一定重金打造,不一定非要人出丑。关键是有看点的同时,让观众有想头,在“好看”的同时“耐看”。东方卫视《一周立波秀》的高收视率,恰恰印证这个道理,节目形式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是内容。电视媒体应积极开发蕴涵建设性、思想性的娱乐节目,“寓乐于教”、“寓乐于知”,为公众营造一个绿色无污染的、高品质视听环境。

  整合资源,将节目做厚实。央视的《百家讲坛》是电视借力知识分子传播中国文化的典范。地方电视台应该积极谋划与当地人文社会资源的接壤。比如,聘请本地专家担当文化顾问、节目评议员或参与策划;以地方新闻院校为平台,创建主持人培训基地,并积极吸纳外地人才;联手本地新兴动漫产业、数字媒体等,为电视娱乐节目提供技术、艺术支撑;借势旅游资源,为电视娱乐节目提供流动舞台等。

  植入“文化基因”,增加本土特色。本土化可以为地方卫视娱乐节目提供源源不断的文化资源。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媒介优势是娱乐节目成功的关键。比如:尝试将地方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导到荧屏娱乐舞台,尝试以健康、通俗的方式解读“非遗”,将精彩的知识性内容与轻松的节目样式有机结合。再如:以“文化寻根”为线索,展示地域文化的巨大魅力,唤醒观众的文化自觉等。

  加强监管,建立综合评价体系。在进一步加强主管部门监管力度的同时,应完善现有的电视节目评价体系,即除了现行的“收视率”和“收视市场份额”两个数字化指标之外,建议监管部门联手调查公司形成“社会美誉度”、“观众满意度”指标,以平衡前两个指标可能带来的“唯经济效益论”。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53)

 

更多关于 卫视 娱乐节目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