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张剑荆:微博打破了空间和时间限制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2月12日16:14  新浪传媒
张剑荆:微博打破了空间和时间限制 张剑荆:微博打破了空间和时间限制

  由新浪与《中国改革》杂志联合主办的“2011政务微博年度高峰论坛”于今天上午9时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20余个省市的180余名代表将探讨年度政务微博发展特点。以下为财新传媒《中国改革》杂志常务副总编张剑荆发言实录:

  大家上午好。首先请允许我代表财新传媒《中国改革》杂志欢迎各位莅临政务微博年度高峰论坛。

  作为一种新的传播方式,微博的出现时间并不长,但是,它一经出现,便显示了巨大的生命力,成为人际交流和传播的新工具。微博这一新的媒介本身,蕴含着全新的讯息,那就是传播的及时性、交互性和去中心化,人际之间交流变得更加平等和自由。由于这一新媒介是建立在新技术之上的,根据麦克卢汉“媒介即信息”的命题,既然不可能废除这一新媒介技术,因此我们也只能够努力去适应微博创造的信息环境,毋庸讳言,对于我们习以为常的传播秩序来说,这样的信息环境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作为一种新的传播方式,微博的革命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它改变并重构着传统传播所受到的空间和时间限制。传统传播的生产过程总是有一个明确的地理中心和覆盖区域,但是,在微博的传播中,地理中心消失了,覆盖区域的边界也变得模糊起来;传统传播受时间的限制,对报纸来说,是截稿时间,对广播电视来说,是制做和播出时间,总之都很有规律性,但是,对于微博来说,则没有时间限制,微博传播完全不受通常有规律的时间的限制,一个传播者休息了,但另一个传播者却在继续工作,一个区域的传播者休息了,另一个区域的传播者清醒着。这样,微博传播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了时空重组。

  第二,微博传播在实现了对现实边界的消解的同时,也带来了人际传播中圈子的形成,在微博的世界里,一个有别于以往的更大规模的虚拟人际圈子得以形成。微博的圈子化看起来像是“重新部落化”,港台很形象地把博客称作“部落格”,我觉得这个翻译对我们微博翻译有比较的地方,就是重新“部落化”的现象。但是我们需要看到,这个虚拟的圈子不同于封闭的部落,它是“自由人的联合体”,这是马克思当年在《共产党宣言》中所设想的社会组织形式,技术的发展使这样的社会组织成为可能,当然目前还只是虚拟的。

  微博传播对人类传播方式及社会政治组织的影响是巨大的。我们应当看到,微博所开启的传播革命还处在起步阶段,其蕴含的信息和意义,尚未全部显露,而且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微博昭示的传播方向还会进一步深化。因此我们需要下功夫研究这一传播方式及其包含的社会意义。我认为,有两个大的问题,值得深入思考:

  第一,微博传播与其他的传播形式的关系。微博传播对其他传播形式构成了明显的影响和冲击,很多传统媒体开始从微博中寻找新闻线索,微博的议程设置功能越来越显著。因此有一种担心,微博这种传播形式是否会取代其他的传播形式?我认为这样的担心是没有必要的。从以往人类传播形式的变迁来看,一种传播形式被完全取代的情况还没有出现过。建立在新技术上的传播方式总是将旧的传播方式作为自己的内容,因此形成更为强大的整合能力,在其自身,形成多种传播方式并存的复杂系统。互联网和微博的出现,使舆论传播更接近一个复杂系统。

  第二,传播秩序与政治秩序之间的关系。微博传播以及主要由微博型塑的新的传播秩序对政治过程产生了明显的影响。每种新的传播方式都包含着新的人际秩序的讯息。比如微博的特点使弱势群体获得了表达和抗争的机会。同时,政治过程对于新的传播秩序,也发挥着重大的影响,试图规制它,约束它,甚至是控制它,两者之间处在不断博弈过程中。从政府与微博传播关系的角度,有两点值得注意:首先,作为传播的对象和客体,政府因此处在新的舆论环境中;第二,政府并不是消极被动的角色,它同样也是传播的主体,参与传播,在试图掌控或塑造传播秩序的同时,也要重新塑造自己以适应新的传播环境。政府一旦上网,或多或少就要改变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这种环境。建立在等级化秩序上的行为和思维方式,都要改变。

  目前,我国已经有近2亿的微博用户。虽然在总人口中还只是少数,但其对舆论的影响是巨大的。研究这一传播形式,研究这一群体,研究微博舆论形成的特点,对于建设和谐社会和推进政治文明,具有重大的意义。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召开这次研讨会。希望大家畅所欲言,交流观点,为新的传播秩序的形成贡献自己的智慧。预祝论坛成功。谢谢大家!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更多关于 政务微博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