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人大法学院致信央视建议新闻联播配手语字幕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1月06日09:38  正义网

  正义网北京1月5日电(见习记者李铁柱)记者今天获悉,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人大残疾人权益保障法律研究与服务中心近日向中央电视台寄出建议信,建议央视为新闻联播节目加配手语和字幕。

  听力残疾人收看电视节目存困难

  根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我国目前有听力残疾人2004万,占残疾人总数的24.16%,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53%。大部分听力残疾人与外界沟通交流存在诸多困难,在获得各种信息时存在诸多障碍。

  建议信称,听力残疾人由于与他人交流方面存在不便,所以更希望通过电视等公共媒体获取信息。但是,由于很多电视节目没有加配字幕,也没有提供同步手语翻译,许多听力残疾人不得不放弃收看电视节目。

  现状

  各级电视台新闻节目普遍无加配手语、字幕

  2011年9月25日第五十四次“国际聋人日”期间,一些听力残疾人对35家中央和省级电视台晚间黄金时段的新闻栏目进行了一次调查,发现只有西藏卫视、青海卫视和甘肃卫视三家电视台配有字幕解说,其他32家电视台播音员播报内容都没有字幕。但是节目中的受访者发言内容则普遍配有字幕,8家电视台新闻节目中外景主持人的现场播报配有字幕。这些没有加配字幕的新闻节目就包括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

  建议信称,第五次全国电视观众抽样调查显示,全国经常收看CCTV-1的观众比率达81.46%;被观众提及的各种电视栏目有1000多个,涉及全国120个频道,而在这1000多个栏目中排在第1 位的就是新闻联播。作为全国观众最喜爱的电视栏目,新闻联播却不加配手语和字幕,无论如何都说不过去。

  专家观点

  加配手语、字幕不存在技术障碍

  一位长期关注残疾人权益保障的专家对记者表示,目前,世界各国电视台普遍采用“隐匿式字幕”技术,在电视节目中加配字幕,并在电视遥控器上增加一个专门的按键,按一下出现字幕,再按一下取消字幕。这样就满足了需要字幕的观众和不需要字幕观众的不同需求。

  他认为,中国的这项技术也比较成熟,例如各种DVD机,通过遥控器不仅可以选择是否启用字幕,而且可以选择不同语种的字幕。我国各级电视台虽然没有采用“隐匿式字幕技术”,但是许多电视节目都加配了字幕,并且还比较好地处理了字幕位置问题。因此,新闻节目加配字幕不存在任何技术上的障碍。

  当事人声音

  中国人民大学残疾人权益保障法律研究与服务中心主任黎建飞

  记者就人大致信央视一事采访了当事人之一的中国人民大学残疾人权益保障法律研究与服务中心主任黎建飞教授,他对记者表示,我国对残疾人权益保护还处在起步阶段,与国外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在我国,很多人并没有平等的看待残疾人,而是把他们当成一种慈善对象,向他们捐赠物品、献爱心。

  黎建飞认为,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作为全国电视观众最喜爱的电视栏目,希望充分考虑到听力残疾人的需求,在播报新闻时同步加配手语和字幕。

  本网将持续关注此事进展。

  相关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

  第四十三条 (三)开办电视手语节目,开办残疾人专题广播栏目,推进电视栏目、影视作品加配字幕、解说;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53)

 

更多关于 新闻联播 手语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