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副秘书长张聪:由最新动向看广电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1月09日15:18  新浪传媒

  第七届中国传媒年会1月8日在杭州隆重开幕。下面我们有请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副秘书长张聪同志,他演讲的题目是“向公益传媒、公共服务回归的努力——由几个最新动向看广电”。

  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副秘书长张聪:

  各位中午好!刚才郝院长和刘主任提供了大量的信息,对我来说是一场头脑风暴。

  首先就是郝院长提到的,广电总局发布广播电视播出广告办法的补充规定,今年的1月1日已经执行了,播出电视剧的时候,中间不得插播广告,以每集45分钟的时间来计算。这样一来电视剧可能要变成20分钟一急了,但是这个规定非常强劲,规定了不得低于45分钟。首先是老百姓很高兴,为什么呢?看电视剧不再受干扰了,政府也满意了,广告少了,批评也少了一些。网络和平面媒体,都松了一口气,广告的蛋糕是固定的,基本上增长的幅度是有限的,大家在分这个蛋糕,广电少了,其他的自然就多了,这也是一个道理。电视台就惨了,收入明显的少了一大块,有人曾经估算,这个限广令一出来,全国损失的电视广告有200亿,多少可能是有点出入,但还是有点根据的。

  政府出面对广电的广告进行干预不是第一次,但这是非常严厉的一次。我想政府之所以不肯放松广告播出的管理,管理权必须牢牢的掌握在党和政府的手里,广电应该是公益性的组织,要为公共服务。如果广告过多过烂,商业的氛围太过浓,太过注重商业的效益,容易偏离方向。正因为如此,28年中,政府发布的有关广告的规章和规范性的文件一共是25篇,包括了一些已经过期和作废的,被新的文件替代,基本上保持了一年一件。

  为什么媒体广告发展到了非治理不可的地步呢?我想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里也有个发展的过程。首先就是政府的原因,制定政策允许媒体经营,可能是不得以的原因,政府是想发展广电,又拿不出那么多的钱,就是31号文件给出了明确的信息,要提高效益,中央电视台现在仍然是经费部门包干制。就是它创收的东西,国家有拨款,显然是不够这个部门运行的,就要进行经营创收。通过自主经营取得了很可观的效益,首先这是政策允许的。

  第二,是历史的发展过程。媒体的经营创收,一开始是补充的地位,今天变成了支撑经济发展的命脉和主线,这是个漫长的发展过程,而且是发生了质的改变。一开始的时候,媒体创收还是小打小闹,1979年在上海的广告,那时候还是一种酒。之后允许做广告,就逐渐的中央电视台开始第一个打广告,后来就慢慢起来了。1992年的时候,发生了变化,中央发布了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广电就属于第三产业,要求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这时候广告就开始大幅度的上升,慢慢的成为了电视台和电台的主要来源,最高的时候占到了90%以上。这几年由于各方面的执行战略,村村通工程等政府的投入在增加,这个比例下降了。广电部门的总收入,2010年是2300多亿,广告和网络的自营收入仍然占到了62%左右。那时候是90%,现在是62%,相差很大,国家投入很多。实际上很大一部分的投入是在工程上,在各个台上并不是增加了很多大。就形成了现在的这种现状,这种现状形成了两个悖论:

  第一个悖论,就是形成社会舆论引导方面的作用,政府是不可能放任的,不可能放弃自己解决一些经营的问题。这就是想要马儿跑得快,又想要马儿少吃草的悖论。现在就是允许马儿吃多种草,自营收入成为了主要的收入来源之后,自然就把这个主意力转到这里来了,必然是围绕着经济效益来看了。刚才郝院长也说了,要慎重处理,这确实是很大的难题。第二个悖论,是媒体获得一定的经济职能之后,与计划时期的不同,一方面是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这是媒体与上级接轨带来的好处。但是不自觉的逐利行为,也让政府很头疼。如果不管就要出很多的问题,如果是重新回到全额拨款的情况下,媒体的不思进取,将会是政府非常沉重的财政包袱,而且是不利于调动媒体的积极性。所以就出现了这种状况,政府在管理上紧一紧、放一放,再收一收的状况。

  近几年广电进行了一些让人眼花缭乱的改革,改革措施也很多,不管怎么改,广播电视事业单位的性质没有改变,在理论上就应该是有公共服务的性质。要改变就要切实的做到两个到位,属于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政府投入必须到位,经营性文化产业要改革到位。这是充分的体现了分类管理的概念。作为广电来讲,既要保持你的公益性质,也要提供公共服务。政府的投入,牵涉到了整个的走向,在这种情况下,首先有一点,最基本的就是广电要有一个公益、公共服务,这一点不会变,在这样的情况下,能不能解决,我想还是有三个可以考虑的途径,要么是大幅度的增加财政投入,要么就是财政不投,撤销国家财力不能维持的多余的频道,这可能也是一个办法。现在这么多套的节目,确实是需要大量的投资,我就根据我的财力,来决定有多少水放多少米。还有一个办法,就是跟实际相结合,属于国家喉舌的,国家要承包下来,其他的就是如同非时政类报刊的转企改制一样,但是做起来也很难,这是一个思路

  第二个就是限娱令,这是一个形象的说法,不严谨。就是上星综合频道的管理意见,主要的内容就是加强上星节目的定位,新闻类的节目以宣传教育为主,不能变成娱乐频道。具体的规定就是省级卫视的黄金档必须是播出三档新闻,黄金时间播出的综艺节目不能超过2个,限制七类娱乐节目。这对各台综艺节目影响最大。计算一下也就很清楚了,比如说现在全国一共是34个上星频道,如果是按照规定的要求,每台每周的综艺节目不能超过两个,那最大值就是68个。而原来全国的综艺节目是有126个,如果我不变的情况下,至少是要砍一刀的,对于综艺和娱乐节目的影响是最大的。命令执行以后,这个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这个月的广电总局的新闻发言人在3日刚刚发布了一组数据,这是新闻节目增加了三分之一,新版的栏目增加了50多个,新闻内容调整了三分之二,综艺节目每周是38个,这个意见的执行效果是立竿见影的。

  三网融合的概念,一直以来都是大家关心的问题。虽然国家十五计划和十一五规划草案,都对三网融合进行了部署,国务院也制定了总体的方案。三网融合已经在12个城市里展开,社会舆论还是比较乐观的,已经进入到了实质阶段。广电和电信方面,仍然存在一些矛盾。本来广电和电信是业务互相交融的两个行业,不存在什么竞争。现在的争执主要是在一些增值业务上,焦点就是谁有资格承包增值业务。在这个方面,广电的产业规模不小,网络的技术也相对比较落后,特别是出于内容安全的需要,不同意出让一些内容,所以说这是广电的公信力作用造成的。

  广电网和电信网,实际上是并行独立的网,这是第一个。第二个,国务院的三网融合方案,有明确的定义,是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在下一代网络的进程过程中,内容、形式趋势相同的过程,电信网是宽带通信网,互联网是下一代的互联网,这在本身需要一个前提。这不是指现代的,而是一种试点。只有宽带和下一代的出现,才会进行真正的融合,现在是为三网融合进行一些准备。

  广电这一块比较被动,第一个是2009年才启动了这个广电示范网的建设。现在广电最大的问题是支离破碎,而且技术也陈旧。现在公司在抓紧,但是在推进上遇到了很多的问题,资金上也有很大的缺口。第二个是有时间差,广电有一个规划,用10年建成覆盖3亿用户和链接2亿家的广电网。所以可以想见现代广电网的建设是滞后的。第三个问题,就是谁掌握了网络部署,国务院明确指出了IPTV是由广电部门负责,主要解决内容,电信虽然是技术先进,一是缺少内容,二是确实缺少宣传资质,必须是由广电来完成。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网络,对整个社会和国家安全都是重大的挑战。如果是中国的IPTV的发展,要脱离广电的发展是不可想象的。我觉得不能把广电和电信简单的理解为利益的问题。

  上面就从几个小的宏观面,给大家分析了一下,希望能够起到见一斑而推全貌的作用。谢谢大家,请批评指正!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53)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