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逼”式新闻本身加上新闻背后的民意所向,共同形成一种力量,它让那些躲着、拖着改革者不得不打起精神来。明智的改革者应珍视公众的克制和忍耐心态
近日的广州,“有毒胶水”令数十名年轻工人突然晕倒,出现丧失记忆、目光呆滞、手脚发抖等症状,这些年轻工人被确诊为职业性急性重度1,2-二氯乙烷中毒——4月10日的《中国青年报》以“广州胶水中毒事件倒逼用工环境改善”为题,报道了今年2月底广州陆续发现39名皮具企业的工人胶水中毒,该市对以箱包皮具制鞋企业为主的职业中毒隐患进行集中排查,15人被刑拘,3000多家企业受到行政处罚,这是截至3月26日的数字。
由果溯因,由表象追问症结,“民推官动”,“倒逼”句式的新闻标题充斥大小媒体。“意大利打假倒逼中国品牌意识”,“公开‘三公’经费倒逼政府养廉”,“云南大旱倒逼节水立法提速”,“医保支付制度倒逼公立医院改革”,“成本上涨倒逼企业转型升级”,“网络舆论倒逼中国改革”等,例子俯拾即是。仅广州胶水中毒事件,之前还有同是职业病的尘肺病,也给不少工人健康造成严重损害,做成“倒逼”句式新闻并不难——“务工者尘肺病频发倒逼职业病保护提速”。
“倒逼”不过是“迫使”、“推动”等老词的升级版。一个“逼”字,多了几分凌厉与危急,再加一个“倒”字,强化了反常规、逆向促动之义。大凡到了“倒逼”的程度,通常新闻事件很轰动。如2011年某网站推出“10个令人心碎的民间倒逼事件”中,“郭美美事件:倒逼公共慈善透明”,“徐武事件:倒逼精神卫生法出台”,“小悦悦事件:倒逼社会道德建设”,“血色校车事件:倒逼校车安全管理”,“7·23动车事故:倒逼中国铁路改革”,“大连PX事件:倒逼生态环境保护”等,桩桩件件均是当时引发全民热议的焦点性新闻,记录下过去的一年我们在发展之路上所付出的沉痛教训与痛苦记忆。
“倒逼”式新闻频现,显示出公众的焦虑与克制心态的交织。
一来人们对突发负面新闻表示震惊及痛心,但也明白,“冰冻三尽非一日之寒”。或是某一偶然的“不速之客”触及原有体制痼疾,唤起公众警醒,“必须有所改变”,这样的焦虑心态换一个角度看,也是公众对相关改革应提速的热望。
与此同时,“倒逼”式新闻本身显示出公众并未停留在对个案新闻事件的震惊与气愤上,而是开始反思如何从体制机制上避免类似悲剧的重演。事件最初引发的愤怒、指责等情绪渐渐褪去,激情让位于理性,公众对问题的性质、原因、化解之道等,大体达成了共识。人们越来越明白,如果不从体制机制上寻求治本之路,“有毒胶水”很可能换个时间或地点而击中另一群无辜工人,大旱之灾很可能令更多的农田颗粒无收,“三公”经费很可能变换各种“马甲”与公众“躲猫猫”,诸如此类。
其实,“倒逼”句式新闻中,或多或少含有简单线性思维成分,而现实矛盾的化解远非1+1=2那么简单。以2011年“10个令人心碎的民间倒逼事件”为例,其中只有少数几个事件确实倒逼出了新规新政的出台,而更多事件的后续意义仍停留于拉响警报,短期内还看不到立竿见影的化解希望。仅一个“小悦悦事件:倒逼社会道德建设”,其中的社会道德建设无疑是庞大而长期的社会工程,让谁拿出一个药到病除的方子,恐怕都是苛求。
“倒逼”式新闻在一步步改变着现实。新闻本身加上新闻背后的民意所向,共同形成一种力量,它让那些躲着、拖着改革者不得不打起精神来。明智的改革者应珍视公众的克制和忍耐心态,最好不要让同类负面事件接连刺激公众。要知道,一次次“倒逼”式的呼唤可能会消减公众“给政府改革一段时间”的耐心。改革需要时间,但将公众的焦虑与克制维持在适当限度之内,则取决于改革的实际进程是不是让公众看到了希望与信心。刘文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