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纪录片产业发展现状扫描 频道发展是分化还是合作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4月16日13:32  光明日报
纪录片中的珍奇动物(资料图) 纪录片中的珍奇动物(资料图)

  2011年1月1日,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开播;2011年7月1日,北京电视台高清纪实频道开播。由此,中国第一家全国覆盖的纪录片频道和5家地面纪录片频道陆续诞生。而日前发布的《2011年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更是把2011年称为纪录频道年。

  “对于纪录片业界来讲,这是一种资源重组和方向调整。”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纪录片中心主任张同道这样评价。

  央视纪录频道的开播,不仅仅为中国纪录片的国际传播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播出平台,更会在国内纪录片制作资源调度和播出时长的布局上产生深远影响。“中国电视纪录频道的发展分化已随着央视纪录频道的开播变得非常明显。”中国传媒大学教授、《现代传播》主编胡智锋说。

  胡智锋分析,央视纪录频道和科教频道占据了中国最好的播出平台,凭借强大的资源优势,它们已然成为中国纪录片领域的第一梯队,这艘中国纪录片领域的“航空母舰”对行业的影响刚刚显露冰山一角。而另一方面,地面纪录频道也正在逐步分化:上海纪实频道依托上海本地传播,其制作优势进一步显现,公司化运营实现突破,频道正以节目输出的方式突破地域限制横向发展;中国教育电视台人文教育频道、重庆电视台科教频道、湖南金鹰纪实频道也同时获得大幅增长;北京高清纪实频道正在布局,创建自己的品牌,而辽宁北方频道则借纪录片的独特魅力,贴近当地观众,风格独特。

  强调贴近性、本土化和趣味性,为地面纪录片频道开创了一种可资借鉴的发展模式。

  《2011年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指出,纪录片频道制播模式的突破并不大,显示了几年来纪录片频道发展的强大惯性。据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陆地介绍,中央电视台依然是中国纪录片的主要制作基地,其盘活全国乃至国际上制作力量的能量非常突出。而在地面纪录频道中,上海纪实频道的制作实力占据明显优势,而更多的地面纪实频道因为受制于资金投入和覆盖区域的限制,发展空间有限。

  “值得一提的是,高品质的具有地方文化历史传统和地域特色的纪录片仍然有自己的发展空间。事实上,众多地方电视台已经成为中国电视台的合作伙伴,共同启动了一些独具特色的地方选题。从这个意义上讲,2011年纪录片制播模式的突破就在这里。”陆地说。

  “不仅有中央台与地方台合作,还有国际合作,频道与发行公司、制作公司的合作都空前活跃,这也正是播出平台的扩大催生节目内容的结果,而合作模式也在探索之中。”张同道说。

  2010年中央电视台频道制改革直接催化了频道化运营模式,频道运营主体明确,频道总监只对频道播出内容层面及频道运营负责。胡智锋说:“这种模式有其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优势在于频道的管理者可以更加专注于频道播出平台内容的组织和完善,劣势在于频道可以调动的资源依然有限,掣肘于现有体制,其融资渠道、产品设计、人财物资源的调度都受到种种限制,作为播出平台的频道与作为市场主体的公司之间依然需要调整关系。”

  作者:李蕾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53)

 

更多关于 央视 纪录片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