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BBC解说团队:吐槽风格源自主播多电台出身

2012年08月12日06:19  东方早报

  早报记者 朱轶 张婧 发自伦敦

  卖萌、调侃、幽默,这是不少中国观众对这次伦敦奥运会主转播商BBC(英国国家广播公司)在本次奥运会体育转播解说最大的感受。从开幕式开始,这个成立于1922年,全球最知名的媒体的解说就不乏亮点,让不少人欣赏到了不同文化背景下对体育赛事的解读。当然,这次派出庞大解说团队的BBC,在这次奥运赛事的解说中,也遭受了褒贬不一的评价,用BBC新闻总经理菲尔·费恩里的话来说,“奥运赛事解说,目的就是为了让观众和听众更好地了解比赛,每个国家的转播机构都有自己不同的风格,甚至每个解说员都有自己独特的一面,这个世界没有完美,关键是你如何去欣赏。”

  感触

  国内主播尝试模仿

  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上,全世界领略了“憨豆先生”的独特魅力,“憨豆先生”代表着典型的英国式幽默,BBC则通过奥运转播将英国人严谨之中不失古怪、古板之余却又充满小小荒唐的性格特征在全世界传播。这种调侃的解说赢得不少中国观众的喜爱。

  在本土举行奥运会,BBC对比赛转播的覆盖程度,达到了历史最强。从去年伦敦奥运会倒计时开始,BBC就不断更新着自己的奥运转播计划,上个月,它最终确定将通过有线和卫星提供24套高清奥运实况转播节目。“我们将带来24套高清实况转播比赛,也就是说曲棍球迷可以一天不间断地观看实况比赛,乒乓球迷也可以全天就看这一个项目的比赛。”BBC伦敦奥运会负责人罗杰·莫西说道。据悉,BBC伦敦奥运期间的节目数量是北京奥运会的4倍,总共将实现2500小时的直播。此外,为了更好地实现奥运转播,BBC对频道资源也进行了一些整合,比如以播出英国议会辩论而著称的电视三台也在奥运期间“改行”,转播奥运赛事。

  BBC的大展拳脚从开幕式那天就引起了中国观众以及网民的兴趣,他们十分欣赏英式幽默解说,微博上的“英国那些事儿”每天比赛时将BBC的解说同步贴出,如今粉丝已经超过26万。

  “韩国在现代奥运会里几乎包揽了所有的射箭金牌。你知道,在1908年伦敦奥运会上,哪个队包揽了所有三块射箭金牌吗?”“英国?”“对啊!我们包揽了三枚!知道为什么吗?因为那届奥运会射箭比赛只有英国参加。哈哈!”在女子射箭团体赛中韩大战上,BBC解说员如此评论道。

  类似的例子屡见不鲜。当中国游泳选手孙杨夺得男子400米自由泳金牌时,BBC的两位现场解说员诙谐地“闲聊”道:“你觉得孙杨真拼起来到底能多快?”“不知道。他太可怕了。”“我要是他的教练就告诉他前面300米也使劲儿。你要是他的教练你会告诉他啥?”“好好剪个头发。”

  对本国运动员的表现,BBC也是以幽默待之,两位解说员的对话是:“今天,英国体操队的5名选手要重新奠定英国体操在世界上的地位了!”“嗯!如果他们保持出色发挥……外加中国、俄罗斯、美国和其他等等国家多一点失误……”

  “这种幽默效果主要还是源自于英国本土化的文化和语言习惯,其实现在不少国内解说也在尝试模仿,转换风格,但是将幽默发挥到点子上赢得观众共鸣,我们还有一段路要走。”资深田径解说员陈晨说道。

  阵容

  150人庞大解说团队

  这一次BBC不仅拥有最庞大的奥运转播团队,甚至在赛事解说中,他们的团队也足够庞大。

  负责解说曲棍球项目电视转播的梅尔·戴维斯告诉记者,这一次BBC的解说团队主要分为两块,一块是电视转播解说,一块是电台解说。与此同时,这些解说员要与节目主持人、现场新闻记者以及专栏记者一起合作形成立体的报道方式。

  “这一次在电视转播方面,我们拥有104名解说员,而负责电台转播的解说员人数也达46人。”在戴维斯看来,这也是BBC这几年来规模最庞大的赛事解说阵容,“这比四年前北京奥运会时的团队更加强大。”

  在这总数150人的BBC解说团队中,不仅仅拥有休·爱德华兹、特雷夫·尼尔森这样的解说开闭幕式的老牌解说员,几乎每个热门项目,BBC的解说团队特别是电视解说都拥有足够专业的解说员。

  “在足球赛事的转播中,我们还拥有许多知名的足球名宿比如阿兰·汉森,知名的足球专栏作家乔纳森·皮尔斯(为《卫报》、《泰晤士报》等多家媒体撰写专栏)、史蒂夫·威尔逊(知名的欧洲足球专栏作家)。”曾经的英格兰明星前锋莱因克尔这次也是BBC足球转播的主解说员。

  不过在BBC的解说阵容中,还是有一个鲜明的对比,足球、田径、网球、游泳等热门项目的解说阵容极其庞大,而其他的冷门项目解说员并不多,一般都在一两个,甚至没有电台解说。戴维斯透露,比如网球比赛的解说团队堪比温网的解说团队,“特雷西·奥斯汀、蒂姆·亨曼这样的名嘴和球星悉数在列。”

  当然,马术、自行车、赛艇、皮划艇等项目依然拥有电视解说四人、电台解说三人的配置。“因为这些项目都是英国民众热衷的比赛,收视率有足够的保证,而且英国队也极具优势,所以在解说中也会格外投入。”戴维斯解释道。

  风格

  并非纯正英式幽默

  幽默、卖萌似乎是这次BBC奥运赛事解说中最标志性的特点。但负责曲棍球项目的戴维斯对此倒是很意外,“其实我们只是尽量想把比赛说得更形象些,毕竟很多比赛有时候会很乏味。”说起解说幽默,戴维斯自己并没有特别多的感受,“英国人骨子里都很幽默,很多时候我们的解说并不完全算得上是英国式幽默。”

  的确在问及英国本土观众时,他们普遍反应并没有特别多的感触。特里萨是伦敦东区红砖巷的面包店经营者,她和自己的丈夫以及6岁的儿子晚上都会看奥运比赛,说起BBC的转播,她倒是抱怨的多,“有时候我不知道他们是不是故意要制造气氛,很多时候比赛明明很无聊,却装得好像百米冲刺一样精彩。”

  谈及解说员的幽默和卖萌,特里萨也没有特别的感受,“有些笑话说得不错,但有些简直很差劲,不知道他们想表达什么。有时候看比赛,感觉他们比我们了解得都少。”

  “我们喜欢的幽默并不是简单地嘴上说几句胡话而已,有时候感觉他们太吵了,太自以为是。”盖尔·托尼是苏格兰皇家银行的一名职员,同样也是一名网球迷,但提及这次的BBC解说,他说自己的感觉和很多朋友一样,“感觉很一般,没有太多的新奇之处,可能坐在演播室和场内的人多了些。”

  倒是记者所住的学生公寓中,中国和其他国家的一些留学生觉得BBC解说时不时就有亮点。“我觉得BBC总是会冷不丁冒出一句让我笑翻了的话,看他们说比赛太欢乐了。”在伦敦金匠学院攻读品牌管理的陈潇则与大多数留学生一样对BBC赞赏有加。

  说起本土和外国观众的不一反应,戴维斯略有所思后,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从某个方面来说,这可能是不同国家的文化不同,应该说伦敦是一个多元化的国家,每个人都会在这里找到自己喜欢的东西,但是一个赛事项目的解说要让所有人都给予赞誉,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当然,BBC由来已久的风格也是戴维斯眼中,英国人感到普通,而外国留学生和观众好评的原因。“BBC一开始就是一家广播电台的公司,大多数英国人一生下来就习惯听广播,所以习惯那些直观描述、有想象空间的语言。”

  戴维斯说,不少解说员都是最初在电台工作,所以习惯用广播充满激情、抑扬顿挫的方式去解说比赛,“加上一些插科打诨,这样让没时间盯着电视机的观众也能知道现场发生了些什么。”戴维斯认为,这可能就是一种BBC的解说风格,“所以在英国人眼里并不稀奇,因为这些风格就是我们很多人的天然属性。”

  争议

  英国观众批太不专业

  BBC“Play to play”的解说模式受到了不少人的喜爱,同样也收获了不少人的憎恶。从开幕式开始,英国不少报纸就开始报道观众不满BBC的解说和采访。BBC用一种调侃的方式来解说:“接下来是摩尔多瓦共和国。这个国家……被夹在罗马尼亚和乌克兰之间……就像个三明治的馅一样。”“冰岛——这次他们那个……名字很长的火山没有爆发,所以他们按时来到伦敦了,祝贺他们!”

  当天,BBC就接到了英国观众的投诉,“史上最糟,没有之一。在如此重大的场合,采取了这样一种并不幽默的方式,完全令人难以理解。”

  《每日邮报》不久前透露,BBC的体育记者大卫·邦德在采访自行车选手卡文迪什后收到了162条投诉,因为在电视镜头里,大卫问道,“环法比赛的疲劳是不是你输掉比赛的一个因素?”这个问题激怒了卡文迪什,运动员没好气地回答说:“不要问这种愚蠢的问题,你懂自行车吗?”

  女主持吉尔·道格拉斯也遭到了观众的炮轰,在对比赛失利的自行车女将彭德尔顿的采访中,道格拉斯因为没有任何安慰性的话语而受到批评。同样,莱因克尔因调侃德国代表团金牌数量,也收到了观众的152条投诉。

  而在叶诗文夺冠后,BBC解说巴尔汀毫无论据的质疑也令不少中国观众不满。

  有英国观众如此抱怨,“我很强烈地感觉到,BBC的记者不应该把那些没有取得好成绩的运动员逼得痛哭流涕或是崩溃,这太过冷血了。”

  除了冷血采访没有夺金的运动员,太过在乎英国选手的报道方式也引发了不少国家媒体的不满。当车手彭德尔顿因偏离车道而遭致处罚时,BBC的解说员称这一判罚“非常、非常不公正”,并将责任一股脑推给她的澳大利亚籍对手梅耶尔斯,称“你只要给对手一肘,就赢了”。

  “在北京奥运会的时候,中央电视台专门拿出两个频道播没有中国队参加的其他代表团的精彩比赛让大家过瘾,这一方面可能我们眼光更加国际。”央视评论员白岩松也说道。

  《时代》周刊驻欧洲记者凯瑟琳·梅耶甚至写了封公开信。信中指出:每当英国队获胜,你们都大肆庆祝;一旦失利,你们就如丧考妣。从美国前来报道比赛的我的同事们就迷惑不解,一人问道:“他们竟说美国人是沙文主义者,而且感情用事?美国记者从不会公开支持国家队。”我无言以对。你们在报道国内政治和国际事务时的客观公正,似乎在奥运报道中消失殆尽了。甚至一位BBC女记者还坚持说:“我们为自己的公正客观而自豪。”但她随后又说“作为一个国家级的评论员,我们也试图影响国民情绪”。明确一点:你们岂止是影响,简直就是张扬。你们并不仅是大英帝国的啦啦队队长。

  当然,在屡屡出现解说事实错误和情绪化报道后,BBC总裁马克·汤普森被指要求员工不要“过于注重报道英国代表团的成功”。不过汤普森随后也强调BBC转播的成功,因为他们的奥运节目已经达到了开播以来最高的收视率,“BBC的报道注重于整个国家都为之庆祝的体育成绩是正确的做法,我们会自豪地继续这样做。我们将做到这一点,而同时也会确保我们的新闻也反映出其他一些运动员所获得的精彩成绩以及伦敦奥运会的一些花边人文消息。”

分享到:
  • 新闻日本已下令拦截中国两岸三地保钓船队
  • 体育奥运-邹市明摘中国38金 男足巴西丢金
  • 娱乐台湾艳照门起底:揭秘富少李宗瑞情史
  • 财经30余省市地税集训房产税评估备战存量税
  • 科技谷歌眼镜:第一视角分享推动社交战略
  • 博客刘翔身价会一落千丈吗 莫斯科物价的变化
  • 读书虎父有犬子:各国领导人不成器子女(图)
  • 教育大学生制定《占座法》 同学表示很欢乐
  • 育儿两款日本奶粉在港被查碘量低 微博关注
  • 健康用爽身粉会有哪些慢性伤害 奶粉被检缺碘
  • 女性大小S六年后再合体 汤唯设计唯美珠宝
  • 尚品最杰出镂空腕表 四大贵族运动装扮指南
  • 星座周刊下周晦暗不明 12星座男为啥劈腿
  • 收藏亿元和田玉现身 一枚文革邮票的意外走红
  • 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升空
  • 穆巴拉克病重
  • 朝鲜将发射卫星
  • 印尼8.5级地震
  • 中菲舰船在黄岩岛对峙
  • 香港特首选举
  • 2012年全国两会
  • 中国工人苏丹遭劫持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