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静访李永波惹争议 回复称李有说话的权力

2012年09月20日09:49  扬子晚报
李永波与柴静 李永波与柴静

  北京时间9月16日,中国羽毛球队主教练李永波做客CCTV-1《看见》节目再度回应消极比赛,他表示世界羽联取消运动员比赛的处罚太过草率,同时称竞技场上金牌是惟一标准。   

视频:央视《看见》柴静对话李永波

  李永波的专访播出后,关于“金牌论”以及消极比赛的态度成为了媒体关注的焦点,主持人柴静也通过博客向网友解读了一些采访中的细节。

  以下为“柴静博客”摘选:

  专访李永波节目播出后,一些媒体发来采访要求,希望我回应一些问题,在这里一并回答,不再一一回复了。谢谢。

  1、 您是第一次采访李永波吧?为何选择有争议的人物?

  以往有过一种声音,觉得人物访问节目不要报道争议性人物,但是争议出现,说明社会中新的判断已经开始生长,新旧力量交相汇集,激荡中正可以看见社会变化发展的轨迹和方向。一个公共电视台,在争议中理应提供事实,引起思索,才能平息想象,消解不必要的冲突。不去报道这样的人物,才是漠视自己的公共责任。

  2、 在你采访交锋中,是否感觉李永波过于强势?

  观众留言说:看这期节目的时候,有点儿看李阳家暴那期的感觉。原因在于被访者很强势,而且他们身上有着较多的争议的东西。但这次没有李阳采访的攻守状态,没有“水花四溅”。

  有观众说“你这次很小心翼翼”,这个词也对,因为我采访的同时也在反观自己,是否能够没有加诸于人的目的,只是引述多方的看法希望他回应疑问。我的任务不是说服谁,而是呈现他本来的面目。

  强势的背后,是需要理解的更深社会心理,就像一位读者看到的是:“现代体育文明与我们这个拥有古老文明、急需证明自身正在强大的发展中国家的焦躁情绪的对比。”

  3 《看见》播出后,网友反应巨大,有严厉批评的,有支持李永波的,李永波的思维是否反映了当今世界的价值观?利用规则,唯金牌、唯利益至上?

  嗯,我不敢说李永波反映了当今世界的价值观,我觉得每个人都只反映自己的价值观。

  价值讨论的意义,并不一定能保证达成共识,只能增进人们理解“别人为什么和对什么问题,作出了与自己不同的选择”,以提高我们对价值选择的自觉度与敏感度。

  4、你认为李永波为何能如此坚定地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活在自己的价值观体系中?

  我倒没觉得他“如此坚定”地“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在节目里你可以看到他对外界舆论的内心反应和反复思量,对于林丹与李宗伟的比赛,和两次让球风波,他都没回避,现在与当时的看法都不同,认为现在可以接受观众给外国人加油,认为尽量要避免让球的发生,不要伤害他人——这都是他的变化。

  如果心怀成见,很容易只看到自己已经形成的定见,思想的变化需要有缝隙,让空气进去,才能发生摇摆,这个不光对李永波,对观看者也一样。

  5 有媒体评论的标题是“谁给了李永波大放厥词的权力?”你怎么看?

  这个“大放厥词”在现代语境里有人身贬低之意,看上去寒意闪闪,媒体的正式评论用这样的词让人不安——李永波作为一个公民,有言论的自由,不需要谁额外赋予。

  李永波表达了他的观点,并没有辱骂反对他观点的人,也没有剥夺别人批评他的权利——但批评不是羞辱,反思不是声讨。

  这篇评论中说李永波“一支金牌之师的领军人,却将体育精神置于不顾,一切以金牌(钱)至上”……“为了谋财而不择手段。”这个说法是否太武断?李永波在节目中已经回答过金牌意味着什么,说的并不是钱。

  媒体评论涉及到对他人动机和道德的判断时,我觉得是否准确些,留些余地为好?选择性地使用和放大论据,容易有失公允,也没有让人信服的力量。

  发一段我常常用来反思自己工作的话,与这位同行共勉:“‘事实’陈述使用那些具有可共同确认词义的字词,如‘圆形’‘木头’‘有毒物质’等等。而‘看法’陈述使用的字词是个人理解的,如‘美好’、‘丑陋’、‘折腾’、‘胡闹’。事实说:‘请你核实’;看法说:‘我说对,就没错’。事实陈述是谦虚的、协商的,而看法陈述则是傲慢的、独语的。”

  6 采访结束时,李永波转身走了,你当时是否有情绪,怎么看他这么做?

  结尾处他离开了,没有告别,有人认为这不够礼貌,他离开确实是要赶飞机,这个我在节目中解释过了,至于离开的方式?我只觉得他的任何反应,都是加深对他理解的契机。

  如果在四五年前,我大概会站起来,追上去继续问。现在我坐在那里没动,不用再追加什么,也不会把他这个动作理解为针对谁而发的——他离开的方式映射的是他对这个提问的反应,我们要做的只是呈现这个动作,不刻意剪掉,不滥加以解释,也不夸张使用,就让它保持原样就可以。

  我们尊重观众的智慧,他们会有自己的判断。

  7、李永波把问题归结于规则问题,又从自己和队员的角度强调了“唯金牌论”,你同意他说的吗?你对伦敦奥运会羽毛球队消极比赛的事件的最终观点是什么?

  记者的职业要求,不是同意或者不同意采访对象的观点,是呈现一个人的本来面目和真实想法。追溯这个看法形成的来源,再观察这个看法在变动的过程中,受各种力量影响,将向何处发展。

分享到:
  • 新闻王立军案件庭审及案情始末
  • 体育亚冠-恒大2度领先遭逆转 8强赛首场2-4负
  • 娱乐罗仲谦被拍车震40分钟 杨怡全程趴伏(图)
  • 财经五粮液等五大川酒上书反对国酒茅台商标
  • 科技铁道部否认12306订票难因内部留票
  • 博客柴静:为何采访李永波 购火车票糟心经历
  • 读书太阳旗坠落:日军不愿提及的十大败仗
  • 教育新一代大学生进校园成天之“娇”子?
  • 育儿19名家长联名拒绝一自闭症孩子入学
  • 健康你真的没牙病吗 深色乳头代表性爱丰富?
  • 女性40岁女星拼衣品 孙楠炮轰前妻被骂极品
  • 尚品十一自驾游线路推荐 节日香槟选购指南
  • 星座测试梦境测有无小三 15种风水法器
  • 收藏深圳文交所善后波折 青铜器纪念币火爆
  • 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升空
  • 穆巴拉克病重
  • 朝鲜将发射卫星
  • 印尼8.5级地震
  • 中菲舰船在黄岩岛对峙
  • 香港特首选举
  • 2012年全国两会
  • 中国工人苏丹遭劫持
    1. 1中国疑似新型隐形战机歼31照片曝光
    2. 2我海监编队巡航遭日船干扰 严正申明立场
    3. 3日本右翼分子街头叫嚣遭冷遇
    4. 4日首相野田要求中国赔偿受袭日本企业
    5. 5航拍两名日本人非法登上中国钓鱼岛
    6. 6中国商务部称日购岛闹剧势必影响中日经贸
    7. 7中国军官称解放军有能力击落美军F22战机
    8. 8台宜兰渔民拟22日赴钓鱼岛 海巡部门护航
    9. 9浙江二十余艘渔船在钓鱼岛附近海域作业
    10. 10日媒称自卫队军舰将准备进入钓鱼岛海域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