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营销人员心理压力剖析与应对

2012年10月10日11:52  中国记者

  媒体营销人员心理压力剖析与应对

  □   文/雯文(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深媒体人)

  2012年,《中国记者》第1-6期邀请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深媒体人雯文开设专栏,选取六个关于媒体人的真实案例,探讨了如何改善媒体人的心理健康状态。从第7期开始,为加强交流,作者将根据不同条线记者,有针对性提供心理分析、安慰和指导,本文为第四篇《媒体营销人员心理压力剖析与应对》。此专栏仍将持续,欢迎来稿发表见解。

  让人失眠的推进会

  “昨晚一宿没睡着,一想到今天晚上要开推进会,就焦虑得要命。”小慧打了个哈欠,倦意十足。

  “我们好几个同事和我一样,中午都找地儿补觉去了,要不晚上的推进会都坚持不下来。”小慧是北京一家媒体的营销人员,每次推进会前几天都寝食不安。

  “最开心的时候就是周六了,终于开完汇报会,可以安心睡个好觉。”两周一次的推进会上,每个营销人员都要向报社领导汇报各自的任务进展。

  “特怕领导发火,就因为特想把工作干好,所以就特怕被领导批评。”28岁的小慧,于国内一所重点大学新闻系研究生毕业,并进入梦寐以求的省级报社,没曾想被分配到经营部门。每年几百万的营销任务,让小慧“压力山大”。

  我们渴望成就感

  “做营销最大的问题是没有成就感。”小慧清澈的眼神变得暗淡。

  “记者每完成一篇报道,会有一种成就感,有一种对自己的肯定。而我们做营销,一个项目有时要忙活大半年,常常到年底才能等到钱进帐,周期太长,长得无法忍受。”小慧所在的报社营销部,人员平均年龄29岁,大家都憋着一股劲,要干出点名堂来,让领导满意,让客户满意,也让自己满意。

  “加班是家常便饭,忙的时候,我在办公室连睡了半个月。换洗的衣服都是老公从家里送过来的。家离得太远。”小慧轻描淡写道,清秀的面庞神情坚毅。

  最怕客户跑了

  “总是担心客户跑了。总怕客户对我们提供的服务不满意,第二年跑了,不和我们续约。经常做梦被吓醒。”小慧困惑地望着我,提心吊胆的样子看上去很可爱。

  “为什么会担心呢?”

  “我想,潜意识里还是对自己做的事情不满意吧。我们人手太紧了,一个人要做三四个人的工作,常常是这个项目进行一半,下个项目又接手,而且所有的事情,从机票预订、写策划书、约见客户、谈判、签约,包括签约要准备的花和水果都得自己去买,简直就是三头六臂也难完成。”小慧大倒苦水,任务的繁重和资源的匮乏让她困苦不堪。

  “这种境况有没有和领导沟通呢?”

  “人人都这样,没有办法。”一声叹息。

  我被自己吓到了

  “我有一次被自己吓到了,连加了两周的夜班,每天都是后半夜睡,结果,听力出现问题,耳朵里总是嗡嗡响,去医院一查,神经性耳鸣。据说这个病不好治。”小慧忧心忡忡道。

  “我们的任务量每年增加百分之六十,以现在的经济形势,压力可想而知。几乎所有人都不同程度失眠,有的掉头发,有的得了高血压,经常有人请假去看病。”

  小慧是媒体营销队伍的一个典型,吃苦耐劳,能打硬仗,然而,面对营销任务,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不适应症。采访中,我也遇到了另外一个典型,强,一个被业界称为“营销天才”的营销高手。

  强做媒体营销三年,每次业绩都是遥遥领先。强不仅拿到最高的奖金,还被评为单位营销先进。大家都说强是“天生干营销的料”。强到底有什么法宝呢?

  “营销工作最大的特点,就是一个坎儿连着一个坎儿,总有意外发生。遇到挫折,我就告诉自己,一定要闷住,就像拔河一样,闷住了,挺过去,就会成功。”强长得很壮,说到拔河,他的眉宇间充满自信。

  同事们眼中的强,总是乐呵呵的。“他和我们每个人相处得都很好,他是个特别容易满足的人。每次单位发东西,不管发什么,他都特高兴。”同事说起强,又羡慕,又有一丝不解。

  “我每次谈客户,都事先了解他们的需求。从他们的角度去谈项目,十次有九次会成。”洽谈前做足功课,强的成绩斐然。

  “心态决定成败”

  “心态很重要。要有一颗平常心。当你以一种平和的心态来面对营销,就接近它的本来面目,一切就顺其自然了。说得通俗点,你想留住手里的沙,当你攥得越紧,沙却流得越快。”强乐呵呵地说道。

  强的工作效率非常高,他的时间安排精确到分钟。每周强都张罗部门同事打篮球,既锻炼身体,又增进彼此合作,大家关系融洽了,工作上也互相照应,配合得和赛场上一样默契。

  “学会休息,才能有效地工作。”强热爱生活,尤其爱看电影电视。他看电视剧《胡雪岩》研究经商堂奥;看《史记》,了解历史脉络;看官场小说,琢磨人物心理;看一线娱乐节目,吸收时尚元素,掌握流行动向。

  “做营销和做记者一样,要成为杂家和社会活动家。手、眼、心、脑火力全开,才能引领客户走向他的目标。”强对营销工作可谓见解独到。

  “调整心态的第二点,是不真生气。当你和客户发生分歧时,你可以发脾气,但不要真生气,做做样子就可以了。不能把自己的健康搭进去。”强憨憨地笑,貌似敦厚,其实很精明。

  “调整心态的第三点,要有耐心。先做人,后做事。先交朋友,后谈生意。”强和客户谈合作,都是在交往熟了以后。“君子守时”,恰当的时机,是成功的一半。

  “调整心态的第四点,是有一种开放的心态。不论什么人,都勇于交往。每个人身上都有优点,看他的优点,交往起来就容易多了。”开放的心态,是合作的第一步。

  心理剖析与应对

  媒体营销人员承担媒体人与营销人两种身份与角色,在承担社会责任的同时,还肩负经营创收的任务。这一角色的转变,对于媒体营销人员,是一种挑战。双重压力下的媒体营销人员如何调试心理,适应这种角色转变呢?解读媒体营销密码,是媒体营销人员心理健康的关键。

  首先,如何解读媒体营销工作的本质。媒体营销工作,应该理解为“首先是客户的一种需要”。通过调研,找到了客户的需求缺口,我们提供的服务就充满了价值,营销工作就由“我要做”变成客户“要我做”。当我们提供的服务,被客户迫切地需要,媒体营销人员心理的一切矛盾、纠结就迎刃而解了。可见,找准目标客户,找到客户需求至关重要。

  其次,如何解读媒体营销工作的特质。媒体营销工作的特点是:周期长,工种多,难度大,需多部门多工种协同作战,更需要领导的人文关怀、积极鼓励与心理支持。它的考核形式、运作方式、协作模式势必不同于媒体新闻报道。探索一条科学准确,充满人文关怀又有益于营销人员心理健康的管理模式,是媒体营销的任督二脉,它的打通,至少需要以下三个条件:

  1.沟通渠道的畅通——媒体领导与营销人员随时保持沟通渠道的畅通是基本条件。

  2.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人是事业的根本,一切从人的健康与幸福出发,建立规章制度,制定考核模式。当人具有强大的心理能量,并具备成就动机时,会焕发巨大潜能,创造辉煌业绩。

  3.专业化分工——专才专用,效率与效益才能最大化,也是保持人力资本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

  第三,如何解读媒体营销工作的成就。媒体营销的主要考核指标是创收,但它并不是唯一的成就指标,其社会效益也不可忽略。当媒体营销人员为客户带来了社会效益,他的成就也随之突显。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一个人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他的自恋需求会得到极大满足,这对于他的心理安全感与满足感都是极其重要的。

  第四,如何解读媒体营销工作的角色与心态。媒体营销工作的定位是为客户做好服务。积极主动的低姿态是它的形象定位。营销人员与客户平等互惠,同时又要积极主动。在心态上,应像强一样,保持一颗平常心,以开放的心态,对待客户的需求,对待忙碌而有序的生活,对待辛劳的自己。

(编辑:SN053)
分享到:
  • 新闻陕西“表哥”杨达才存款涉20余家银行
  • 体育麦蒂宣布加盟青岛 姚明祝福麦蒂加盟CBA
  • 娱乐十一后进口片扎堆 《谍影重重4》将引进
  • 财经机构称油价下调月内无望 加油站自行降价
  • 科技水货iPhone 5节后价格跌破7000元
  • 博客武大牌坊被拆(组图) 江青凑不够胶卷钱
  • 读书中华军威:解放军境外十大歼灭战(组图)
  • 教育小学家长自述:开学一月摧垮6年教育观
  • 育儿专家PK牛奶能否补钙 2成小学生承认早恋
  • 健康自测你的抑郁程度 新杂志晾晾再看吗
  • 女性“你幸福吗”神回答走红 时装周风格盘点
  • 尚品挑款有型的专业咖啡机 大闸蟹品鉴指南
  • 星座测试哪种男人旺你 12星座藏私房钱
  • 收藏金条作假传言不可信 香港拍卖市场重布局
  • 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升空
  • 穆巴拉克病重
  • 朝鲜将发射卫星
  • 印尼8.5级地震
  • 中菲舰船在黄岩岛对峙
  • 香港特首选举
  • 2012年全国两会
  • 中国工人苏丹遭劫持
    1. 1美学者称中国或派遣数百名特工登钓鱼岛
    2. 2中国外交部称维护领土主权是中国军队职责
    3. 3航拍海监船第8日巡航钓鱼岛 我方拍摄日机
    4. 4中方就日欲与台重启钓鱼岛渔业谈判表态
    5. 5日媒称我公务船连续第9日进入钓鱼岛海域
    6. 6央视调查《你幸福吗》神回复集锦
    7. 7明年起故意遮挡污损号牌扣12分
    8. 8美国会报告显示美从未承认日拥有钓主权
    9. 9安倍称若掌权将增加防卫预算牵制中国军力
    10. 10中国渔政船在钓鱼岛海域举行升国旗仪式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