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金镜头奖组委会明日公布《挟尸要价》调查结果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22日01:11  城市晚报

  《挟尸要价》照片作者张轶在得知颁奖消息后,就做好了接受质疑的心理准备,只不过,因为站在了最高领奖台、照片内容对社会现实极具冲击性,质疑来得比较猛烈。

  8月18日,中国新闻摄影最高荣誉“金镜头”奖颁出,照片《挟尸要价》以全票赢得最佳新闻照片奖,此前,这幅照片已获华赛中国作品初评的年度最佳新闻照片奖等几项大奖。第二天,长江大学党委宣传部长李玉泉发文称,照片《挟尸要价》被误读,建议组委会和评委会撤销该照片的获奖资格。为此,作者公布全套照片回应质疑。

  《挟尸要价》的照片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2009年10月24日,长江大学15名同学在长江荆州宝塔湾江段野炊时因救两名落水儿童,陈及时、方招、何东旭三名同学不幸被江水吞没。而打捞公司打捞遗体时挟尸要价,一共收取了3.6万元的捞尸费。

  照片显示“挟尸交流”

  20日,记者重读有关“挟尸要价”的相关材料和新闻报道,确认以下事实:为打捞三名救人遇难的学生,长江大学一共支付了3.6万元钱;这些钱不是一次性支付的,而是分批交给了一个名叫陈波的人;在钱没有完全到位的过程中,陈波曾打电话要求捞尸者暂停打捞。2009年11月3日首次发表在《华商报》上的这幅照片获得了若干奖项,正是建立在以上事实的基础之上。

  当晚,《挟尸要价》照片作者张轶给记者发来署名“时任《江汉商报》摄影记者”的图片说明,称该图片是见报的单幅图片,只是整个“挟尸要价”过程的一个瞬间。

  记者拿到了当时现场拍摄的近百张图片。整套照片中清晰地显示,现场学生、老师、群众、打捞者的惊愕、慌忙、痛苦、贪婪在夕阳余晖下一目了然。

  这套照片中,有关引起广泛争议的白衣老者的图片共5张,包括屡获大奖的照片,照片原始时间显示从2009年10月24日16点49分18秒始,至2009年10月24日16点50分57秒止。可以看出,白衣老者确实在跟岸上的人用手势在交流。

  从记者在现场拍摄的这3张连续的照片显示,船上的人正在和岸边的人商量,王守海摆手不动,让他们及时拿出3.6万元的天价打捞费。下面的一组照片记录了整个交流的过程。看到学校来人了,站在船头的王守海和其他捞尸者开始向学校的人说钱还没到位之类的话(“……说好的三万六,钱到位了再往上拉……我只听老板的。”),并说老板要钱,他们要烟酒抽喝,是常理。从这个连续的手势看出并不像是商量如何将遗体靠岸。

  记者达到现场后得知,在校方付出4000元后第一具遗体已经打捞上岸给了学校。而实际上在2009年10月24日16:41:25之前,第二具遗体已经找到。

  对照片主题“挟尸要价”的真实性,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副会长贺延光反问道:“如果记者搞错的话,当事者为什么也没有说话?作者在《华商报》发表照片的时候是用的化名,因为他在《江汉商报》登不出来,有可能被开掉。而且他确实离开了,尽管获奖了,但他还是给地方抹黑了,他无法生存,才离开的。网上的回帖也是两种意见,质疑这个事情,但没有更充分的事实。”

  专家称照片获奖无可争议

  贺延光表示,他专门联系了有全套照片的人了解此事。从照片显示的捞尸者动作来看,不像是靠岸的。评委中没有一个人认识该照片作者张轶。该照片反映的新闻事件和照片本身的表现力获得金镜头奖无可非议。大学生的遗体仅仅露了一个胳膊,表现灾难也要考虑家属的情感,死者尊严和读者的接受。照片的表现力还是很恰当的,能表现新闻事件,也照顾到了死者尊严和家属情感。新闻事件和照片表现力两个因素都很重要。

  打捞者等待指令相当于要价

  照片中的老人是否在挟尸要价呢?贺延光指出,照片只是新闻事件中的一个细节,是你要价还是你的老板要价,没有本质区别。《华商报》把人名搞错这个小瑕疵无足轻重,况且以后也释疑了。

  “金镜头”奖的评委、京华时报社图片总监骆永红称,照片抓取的瞬间不仅仅记录了这个事件本身,还反映了背后的社会问题,对金钱至上、诚信缺失的拷问。即使这个老人没有要价,但他们在打捞上来以后在等待老板的指令,这个事实已经说明了他实际上就是在要价。挟尸要价中的老人是其中一个部分,这个是无可更改的。

  组委会已介入调查

  8月20日,“金镜头”组委会作出决定,立即成立调查组,对此事展开深入细致的调查。8月20日上午,组委会已收集到有关此事的大量素材。

  本着对作者及所有当事人负责的原则,组委会仍在进行着进一步的调查和了解,以取证更多的事实依据。同时,决定于8月23日通过人民摄影网向社会公布调查情况。

  希望事发现场目击证人或知情人士能主动与我们联系,并提供有力的证据。联系电话:13203511556。

  目击者声音

  冬泳队队长

  船夫举手是让岸边的人让开

  事发时,一支冬泳队参与了救援行动。冬泳队队长王珏告诉记者,当天他一直在现场,他肯定地回复说,在《挟尸要价》这幅照片拍摄的这一瞬间,打捞尸体的船夫正摇船将第二具尸体送上岸,身着白衣的船夫王守海挥手并不是像张轶在获奖照片的文字稿中所说,“‘挟尸’与岸上的校方要价”,也并非和陈波示意,而是 “让岸边围观的人让开”,方便船靠岸。

  冬泳队成员

  在当地挟尸要价“不是新鲜事”

  冬泳队另外一名队员曾宪华当天也在现场,他告诉记者,在打捞第一具尸体时,他记得船并没有在靠岸前停顿,在打捞第二具尸体的时候他“刚好去洗澡了”,因此没有见证《挟尸要价》这幅照片拍摄的那一瞬间。

  他回忆说,在洗澡完之后出来时,他看到船只“在靠岸前僵持了很久”,他向身边的人打听是怎么回事,“身边的人告诉我是钱没有到位”,“说是财务处的保险柜里只有两万多,不够支付,所以为了钱的事情在僵持”。

  曾宪华说“这不是新鲜事”,他们冬泳队的基地就在江边,因此跟陈波很熟,以前看到过陈波的船只打捞尸体,“很多次”都是对方先给陈波5000元,船夫打捞到人以后“先沉在水里”,“给了全部的钱才捞上岸”。

  快评>>

  “挟尸要价” 真伪之争应跳出细节检视现实

  曾在去年年底震惊舆论的新闻照片《挟尸要价》,日前以全票获得中国新闻摄影最高荣誉“金镜头”奖。长江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李玉泉为此撰文质疑,指责照片作者和刊发媒体“误读照片,制造假新闻”。将原本已经归于平静的新闻事件,再次拉回到公众的视线里。

  针对“挟尸要价”事件本身,其实已经有足够多的讯息,足以勾勒出一个事情的基本脉络。“挟尸要价”的行为确实存在,打捞尸体在当地已然成为一个行业,且进行着排他的垄断经营,曾经让整个社会都为之震惊、心痛的那些细节,那些被暴利泯灭的人性,那些足够残酷的现实,都真切地存在过,或许依然存在着。被拿出来质疑的,其实只是捞尸人究竟姓陈还是姓王,是捞尸人自己在要价,还是捞尸公司的老板在岸上要价,而捞尸人只是惟老板命是从的雇员。但不能被证伪的最基本事实则是,照片中出现的捞尸人确实受命于以捞尸为业的公司,也确实因为钱未到位而听命于老板将尸体打捞过程中断了很长时间。雇员“挟尸”、老板“要价”,是否有悖于“挟尸要价”的基本事实?如果最基本的事实判断和描述没有失实,那么照片和新闻便只是存在瑕疵而不存在造假的问题。

  围绕新闻图片的瑕疵争执,可以帮助我们重新回顾这个事件的前前后后。而跳出关于事件细节的纠缠,或许更需要检视的,是依旧残酷的现实,是谁都无法视而不见的残忍和冰冷。因为那些需要被认真检视的现实,或许根本还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改观。“挟尸要价”的新闻图片不仅在事发当时没有办法在当地实名发表,而且拍摄者在事后因受到威胁也已避走他乡。至于那被曝光、后被有关部门“妥善处理”的“挟尸要价”事件,是否就此绝迹了呢?

  据照片拍摄者透露:就在今年,就在同一个地点,“又出现了捞尸事件”。显然,那个属于捞尸人的嗜血江湖还在,那片长期失察、严重失职的“无政府湖面”还在,那套按照血酬逻辑运转的规则还在……这些才是真正需要被追问和直面的问题所在。到底还需要多少回重复和循环,才能够足以终结这种直刺人心的痛感?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挟尸要价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