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国际发呆大赛、《毕业照站位神解析,现在混得不好是因为毕业照站错了?》、《当高富帅开着宝马I8闯入某二外女大学生败给大妈》,你能想到这些都与权威媒体中国新闻周刊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吗?
![由有意思网主办的第二届国际发呆大赛7月4日在北京世贸天阶举行](http://n.sinaimg.cn/transform/20150821/BERS-fxhcvsc4248283.jpg)
“有意思”作为中国新闻周刊最受瞩目的一个新媒体项目,有意思网目前已经形成9个自营微信公号和17个企业定制公号的微信矩阵。整个微信矩阵覆盖400多万订户,每天为社交媒体生产100多条内容,平均每天至少一篇10万+。
这样的成绩,足以称之为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型的成功案例。
我曾经苍老,如今我风华正茂
它似乎从未被时代淘汰。
自称为暖男的“周刊君”创刊于1999年,已近16个年头。它既是最早入驻微博的一批媒体,也是最早推出APP的杂志,如今周刊君的官方微博已经有2100万粉丝,官方微信有80万订户。在这个唱衰纸媒,寻求转型的年代,中国新闻周刊抓住了这次机遇。
“没有落后的行业,只有落后的企业。现在公认的说法是纸媒进入黄昏,但我觉得这对传统媒体来说恰恰是一种机遇。准备好进化吧,广阔的世界在前头”,中国新闻周刊社委、新媒体CEO王晨波说,“传统媒体已经没有太大的意思了,所以要做有意思。”
2014年,有意思网诞生了。
如何能做到每天10万+阅读量?
不是所有公众号都能做到每天10万+阅读量的。
移动互联网时代,任何产品的原则都是用户体验至上,有意思网也不例外。他们发现,轻质化、低门槛的内容更容易受用户欢迎,且用户没有耐心去阅读长文,多图配短文字是最理想的表现形式。另外就是加强互动。
除了这些标准,有意思网还有着自己的一套秘籍生产“病毒式传播”的内容:社交货币、情感共鸣、5秒注意力和list。
社交货币
社交货币不是人们在现实中的价值,而是在社交媒体中的价值。那些让人显得聪明,或者让人显得有爱,或者让人显得萌的的内容,总会引发读者的转发欲望,这就是有意思所说的社交货币值。也是有意思内容生产的指引。比如近期一篇10w+的文章《春宵一刻值千金:那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句的古诗词》,这是一篇知识类的文章,干货很多,但标题如果没有“春宵一刻”这几个字眼,就不会那么吸引人。
每个人也都希望获得身份认同。目前阅读量40w+的《毕业照站位神解析,现在混得不好是因为毕业照站错了?》这一篇,结合名人的毕业照站位,以独特的角度在毕业季脱颖而出,一定程度上虽属恶搞,却也引起了人们的大量转发和议论。
情感共鸣
不难发现,鸡汤类、文艺类的文章往往阅读量和转发量都很高,尤其是在晚上,这是因为这些文章引起了读者的情感共鸣,读者阅读后会有严重的认同感,并且迫不及待想让别人知道自己的感受。被上百家微信号转载的《科技正毁了我们的生活?25个悲惨事实更加坚定了我们的判断》这篇文章,即是遵循了情感共鸣这一条,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突出当下生活的孤独感。
5秒注意力
传统媒体时代,受众往往会大致浏览内容才能确定自己对此是否感兴趣;PC时代,人们的的注意力停留缩短为30秒,这促使了短平快消息的风行;而社交媒体时代这时间缩短为5秒,5秒注意力意味着题目是制胜的关键。比如《狐狸才是单身狗的最佳代言:30个你万万想不到的动物冷知识》,标题中的“狐狸和单身狗”遵循的就是5秒注意力原则。
list
list是为了便于人们在碎片阅读中快速掌握阅读节奏。通常标题使用吸引眼球的数字 + 关键词组合,文章内容也是由许多图片和短小精悍的文字组成。这跟传统的“新闻”有很大不一样,但就是这样的选题和标题,用户非常愿意分享。比如《古人没电怎么过夜生活?19种娱乐方式太给力了~》。
选题怎么找?
每个自媒体都有自己的选题标准,大的方向当然是以目标受众为中心。有意思网的编辑团队大概有二三十人。每次选题会一起开,内容实现共享,这样就能实现效率最高化。比如有某个电影比较热,剧逗写了相关的影评或分析,那么有意思也可以选用。王晨波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这就好比一个中央厨房,有人负责炒菜有人负责配餐”。
王晨波说我们的秘诀是,要特别关注国内外社交媒体的热点,包括微博微信的热词、热搜等。比如《狐狸才是单身狗的最好代言,30个你不知道的动物冷知识》就是根据国外网站的热点做的编译。
另外,选题角度也很重要。每年6、7月都有很多媒体都在报道毕业季,为了突出新意,有意思团队是经过了头脑风暴才得出这篇40万+《毕业照站位神解析》。
热点要及时跟进,社会新闻强调连续报道不要烂尾,趣味新闻也是如此。还记得“牵着女友的手去旅行”这篇吗?有意思团队及时跟进,大量美图+感人细节,最终造就了这篇阅读量过100万的文章《牵着女友的手去旅行,终于有了大结局》。
一个另类的转型样本
根据王晨波的说法,有意思网的发展方向是这三点。第一,有意思要做领先的社交媒体供应商。第二,我们的定位是企业自媒体定制专家。第三,我们要做有意思自媒体联盟。听起来,似乎有做“中国的BuzzFeed”的决心。
“就像让一条鱼到陆地上呼吸生长,这是一次进化。要做到战略创新和组织变革,调整完战略,最难的就是壮士断腕,进行组织变革。”在王晨波眼里,这是传统媒体像新媒体转型的难点。
不管是在有意思网、Intv视频工作室还是其他的新媒体项目中,都很难找到《中国新闻周刊》的身影。几乎是从零做起的有意思网,反而少了很多的包袱。
做好自媒体,纸媒的经验重要吗?
王晨波认为,不管是有经验还是没经验,都要适应当下的传播方式。传统媒体是编辑和记者的组织,但在新媒体时代应该是“有组织的自媒体”,内容生产者要变成专栏作家+产品经理的角色。有纸媒经验的,一旦完成角色转变,就会发挥出巨大的能量,但如果不能完成进化,适应不了角色转换,很难成功。同样,没有经验的,但是能够掌握现在的说话方式,自己努力去学习,也能成为优秀的经营者。
一般来说,传统媒体拥抱新媒体选择的方式是从Web端“转移”到客户端,或许这称不上是转型,王晨波称有意思网是转型的另类样本,其实它不过是真正做到了转型。
多吗?以上只是“有意思”成功秘诀中的一小部分,想知道更多秘诀吗?快来参加“蚂蚁邦自媒体沙龙”吧!
8月27日,蚂蚁邦为您独家揭秘侠客岛、团结湖参考、有意思网、沸腾等10万+媒体“小”号策划、运营、吸粉、商业化等多方面经验,深度剖析其“前世·今生·未来”的成长历程。
![](http://n.sinaimg.cn/transform/20150821/fufl-fxhcvry0799881.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