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付费阅读”相关字段出现在微信文章的页面代码中,这意味着微信付费阅读,将有可能推行。你愿意花钱来读那些订阅号推送的文章,或者是被人转发到朋友圈的文章吗?这是一个微妙的问题,它不但牵扯到商业运营层面,更关乎人性层面。

  就现在的付费阅读潮流来看,微信也好,微博也好,读者更愿意以“打赏”的方式来鼓励写作者。在微博和微信上,有的文章拥有几百人的打赏规模。但能够凭借打赏获得可观收入的作者屈指可数,满打满算不会超过一百人。反观很多以收费阅读形式发表文章的作者,多灰头土脸,往往收不到多少钱。

  就读者的打赏动机看,读者愿意为一篇文章付费,主要原因往往不在于这篇文章写得有多好,而在于这篇文章引起了读者多大的共鸣。也就是说,读者愿意为那些讨好他们的文章打赏,而不愿意为一位作者的才华付费。一种公认的说法是,那些在新媒体上为作者慷慨解囊的读者,更多是体现自己的存在感,通过打赏行为,来满足自己的情感需要。而付费阅读,则意味着你心甘情愿地为一篇好文章掏钱。

  不知道微信付费阅读,会不会体现付费者的重要性,比如在文章末端显示付费者的姓名或头像。如果付费行为被隐藏于后台,而不显示于前台的话,那很有可能打击读者的付费积极性。微信公众号和朋友圈虽然每天都不缺乏刷屏文章,但这些文章除了少数专为微信平台撰写的外,多数都可以在其他网络渠道读到,凭什么大家就愿意为它发表在微信平台而付费?

  前不久,一款名为“微信读书”的APP推出,不知道它在市场上的成绩怎样。我的个人观感是,它与其他文学网站推出的APP并无明显区别,它在激发读者的阅读动力方面并无特殊之处。因此,在下载之后,它的打开率并不高。

  人们阅读和转发朋友圈文章,一方面出于对文章故事或观点有共鸣,另一方面也兼具社交考虑,你转发什么样的文章,标志着你对生活方式与审美水平的理解与认知。而当付费阅读退回到个体化的行为,不知道会不会像纸质书阅读的衰减那样,人们连装装样子的动力都没有。如果公众真的那么愿意为阅读付费的话,图书销量也不至于连年下降。

  微信付费阅读也并非没有打开局面的办法,这种新兴阅读方式唯一能够成功的做法,就是以绝对优质、独家的内容打开局面。具体地说,第一批微信付费阅读文字一定要是独一无二的,作者一定是要有庞大读者群和出众号召力的,作品一定要是特别吸引眼球的,在可读性方面有着“洛阳纸贵”的魅力。

  新的阅读平台,需要伴随着划时代的作品才能实现双赢,指望把别的平台上的文字,搬运到微信平台上再次火爆,这种想法是天方夜谭。在新媒体出版领域,平台与渠道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仍然是内容,尤其是专为当下读者提供的优质内容。这些内容可以是短篇,但最好是长篇连载,形成阅读黏性,培养阅读惯性。乐观一点看,假若微信付费阅读出现10部左右的原创长篇小说,且都能风行网络的话,这才算实现了初步的成功。

相关阅读

大学里党委与行政的二元权力

虽为二元领导,但“二元”的权力并不均等。高校中的大量“人事”故事,都和这种二元格局有关系。“党委领导,校长负责”容易造成两个问题,一则领导者不负责,二则以党干政。

科学界如何面对"我们恨化学"

科学是求真的学问,自有其力量,不应惧怕批评、质疑甚至谩骂,就像历史不曾惧怕宗教、政治和传统的霸权一样。科学共同体对待公众对科学的批评,不能走当年宗教裁判、剥夺科学自由发声的老路。科学共同体面对公众批评的容忍度,不妨更大一点。

美国该为“圣战主义”负责吗

美国人一面高喊“反恐战争”,另一面却使“圣战主义”愈演愈烈,两者只是一枚硬币的两面而已。理解这一点,就不会为表面上的矛盾感到困惑。

有一种恶俗叫中国式闹洞房

国人办喜事历来好面子,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我们在面对如此恶俗的做法时,应该要三思而后行,物极必反,与喜事欢庆的意义实在大相径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糟粕的要抛弃,优秀的要传承。

  • 卢麒元:土耳其之凶狠非同寻常
  • 中小学生每天作业3小时反讽了谁
  • 周作人研究为什么曾经是研究禁区?
  • 村上春树的成长爱情小说是怎么写的?
  • 谭飞:心中年度最佳《火星救援》
  • 山佳崔:亲吻对于人类来说意味着什么
  • 横跨欧亚大陆的土耳其博斯普鲁斯海峡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