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用户注册 将新浪设为首页 帮助信息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财经新闻 > 中国经济时报 > 新闻报道
 
中国经济时报

分析:建议适时开设股指期货

http://dailynews.sina.com.cn 1999年6月1日 15:20 中国经济时报

  为防止机构操纵,有些股票指数期货是以临近交收的某一时域的指数 平均数为基准。这一点尤其值得我们借鉴

  股票指数期货是以股票指数本身为买卖对象的,它于1982 年由美国 堪萨斯的商品交易委员会首创。在一般的期货交易中,总有部分或少部分 合约到期交收实物的情形,如大豆期货合约、国债期货合约等均是如此。 股票指数却是一种特殊的交易品种,没有具体的实物形式,买卖双方只能 根据期货指数与到期日实际指数的点数之差折算成现金进行交收,即采用 差额现金结算方式。但实际上,股票指数合约持有者在合约期满前就以对 冲的方式作了逆向买卖。为防止机构操纵,有些股票指数期货不是以交收 日的收盘指数为基准来进行差额现金结算,而是以临近交收的某一时域的 指数平均数为基准。这一点尤其值得我们借鉴。因为如果说交收日的收盘 指数还容易受到一此机构的刻意影响的话,那么一个稍长时域中的指数则 不可能受到机构的刻意影响而会保持其“自然性”。

  引进和开设股票指数期货十分必要在我国证券市场,引进和开设股票 指数期货十分必要,而且具有重要的市场意义和经济意义。首先,它可满 足投资者规避市场风险的需要。由于我国股市还不够成熟,股价和大盘走 势的震荡激烈,信息披露还不够规范,各类信息对市场的冲击与影响颇大。 近一二年来,境外股市对沪深股市的影响也不断增大。在此条件下,投资 者需要规避市场风险的工具,股票指数期货正是这方面的一个有效工具。 实际上,规避市场风险就是股指期货诞生的最初动因。一旦有了股指期货, 投资者买进股票后,为防止股价下跌,可在股指期货上做空;相反,在抛 出股票后,为防踏空,也可买进股指期货,从而达到减少和控制市场风险 的目的。

  精心选择股票和进行科学的股票组合投资虽能规避市场的非系统风险, 如个别上市公司的经营不良或亏损等,但却不能规避市场的系统风险,如 股市的全面大幅滑落。然而,股票指数期货却具备规避市场系统风险的功 能。

  去年成立的几家证券投资基金的运作情况更是清楚地表明市场需要规 避投资风险的机制。这几家投资基金的运作业绩不尽如人意,与投资品种 的稀少和系统性风险控制机制的缺乏有关。分析表明,这几家投资基金资 产净值的变动曲线与沪深大盘的涨跌曲线是高度相关的。春节前的大盘指 数大幅下降,投资基金的资产净值也相应地猛跌,基金开元甚至跌进面值。 大资金的运作特点决定了即使大盘大跌,也不敢抛售手中所持股票,只能 眼睁睁“坐以待毙”。如果开设了股指期货,大资金就能较好地控制和规 避市场风险。今后还会有更多的证券投资基金组建、入市,在目前高成长 股、优质股较少的条件下,开设股指期货以构建规避市场风险的机制就尤 显重要。

  其次,它可以“制造”行情,活跃市场,扩大交易量。股价的运行是 有周期性的,一旦处于股市的低迷期,交易量便极度萎缩,证券公司门可 罗雀。这不仅减少了国家的印花税收入,更严重的是使许多证券公司(包 括一些大证券公司)陷入收不抵支的窘况中,甚至趋于破产。在实施《证 券法》和目前投资银行空间还不大的条件下,股市低迷对证券公司的冲击 会愈加明显。股指期货则具有激活市场交易和扩大市场交易量的功能,因 为股指期货的双边交易机制使得不论牛市、熊市都具有吸引市场参与者的 “行情”。

  再次,它可以提高我国股市的国际地位。股市的国际化、现代化不仅 要看它的市场规模、上市公司的质量,还要看它的交易品种和市场创新程 度。我国股市要与国际接轨,上海要向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迈进,就不能 没有交易品种的创新和金融衍生产品的推出。对于一个已具有一定规模且 发展潜力可观的的股市来说,股指期货是一种资源,不有效地去利用它则 无异于浪费。如果将国际股市已经普遍认可和接纳的股指期货拒之于门外, 仅停留在传统的股票买卖上,则股市要真正走向世界是很难的。新加坡为 了提高股市的国际地位,甚至于去年开设了香港的恒生指数期货交易,这 是令人深思的。

  我国股市已逐步具备了开设股指期货的基本条件我国股市经过8 年多 的发展,已经逐步具备了开设股指期货的基本条件。有人认为我国股市没 有股票抛空机制,因而不能开设股指期货。这是一种误解,无论从市场历 史还是从理论逻辑上来说,股票现货的抛空机制并不是股指期货存在的必 需前提条件。相反,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一抛空机制不存在只会使股指期 货的运行更为安全。人们在开设期指期货问题上的疑虑还主要来自当年我 国的国债期货事件和近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科学、理性的分析则可以打消 这种疑虑。

  国债期货交易之所以会在投机风潮中失控以致出现“327 风波”,主 要原因在于:(1)国债期货本质上是一种利率期货,其价值为当时每月 公布的保值贴补率所左右。这样,围绕着保值贴补率的预期、传闻及消息 泄漏,给国债期货交易添加了太多的投机成分。保值贴补率在当时的物价 形势下不断走高促使国债期货成了一路上扬的单边市。国债现货的发行量 是与一国的经济状况相联系的,我国国债现货的规模不可能迅速增大,这 就使得国债期货交易中,有些机构可以兴风作浪,进行“多逼空”,从而 加剧投机。(2)当时的管理层无可资借鉴的经验、教训。而在股票指数 期货交易中,面对规模偌大的股市和股市扩容机制的调节,任何机构都无 法控制大盘的运行和股指走向,尤其是无力在一个较长的时域中做到这点, 也根本不可能进行“多逼空”的投机游戏。因为股指期货交易是实行非实 物性交收,也不受保值贴补率的影响。管理层有了国债期货交易的前车之 鉴,也完全可以进一步完善风险控制机制。譬如,规定持仓上限,大户申 报,严格且适度的保证金制度,甚至在持仓超过一定限度后实施与股票现 货逆向买卖挂钩后方能持仓的制度,等等。

  去年的香港金融风潮中,恒生指数期货虽然是国际炒家利用的一根技 术杠杆,但我们必须联系香港金融市场来客观看待。香港金融市场上一是 实行联系汇率制,使得国际炒家能佯攻汇市,实攻股市;二是股票市场上 可以借股抛售砸盘;三是国际资本的自由进出。股指期货作为一项金融技 术本身并不会必然地产生金融危机。我国内地金融市场与香港金融市场在 环境上还毕竟有区别。着手研究并适时开设股指期货理应提上我们的议事 日程。

叶德磊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财经新闻 > 中国经济时报 > 新闻报道

新浪网其他分站: 北美新浪网 | 台北新浪网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9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