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新闻中心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财经新闻 > 中新社 > 新闻报道
 
中新社

巴尔干见闻:华商抢占战后商机

http://dailynews.sina.com.cn 1999年6月16日 13:13 中新社

  中新社北京六月十六日电:正当美俄英法等国军队争先恐后地开往科 索沃的时候,还有一队人马也在悄然进入南斯拉夫,伴随他们的不是装甲 运兵车,而是四十英尺长的标准货柜,里面装的不是枪炮子弹,而是眼下 适销对路的凉鞋、T恤衫、灯泡和五金建材。

  他们是一批来自中国民间的商人。即使用中国的标准看,他们中的多 数也只能称得上是跑单帮的个体户,然而他们却名副其实地在从事国际贸 易,要在南斯拉夫战后重建的庞大市场中占一席之地。

  早在上周一(六月七日),炮火还未全停,南斯拉夫驻邻国罗马尼亚 首都布加勒斯特的使馆外,已经有二、三十名华商一早排队等签证。负责 组织联系这批华商办签证的旅罗华侨华商联合会理事高进表示,他们早已 准备好了货物,只要一停火,就迅速进入南斯拉夫。“至于中国商人取得 南斯拉夫的入境签证,那不是问题。”同时是一家华文报纸总编的高进表 示,中国积极推动政治解决科索沃危机给南斯拉夫人留下良好印象,许多 旅居罗马尼亚的中国商人又在南斯拉夫开有分公司,分公司留守人员与南 斯拉夫人民在七十八天的轰炸中共患难。随着和平的到来,被战争阻断的 中南民间商贸交流很快会恢复发展。

  九十年代东欧巨变以来,一批批中国人走出国门,经俄罗斯等国来到 巴尔干经商,全盛时号称有十万之众,十年来大浪淘沙,仍留在匈保罗南 的仍有四、五万。其中罗马尼亚最多,约两万来人,匈牙利次之,不到两 万,保加利亚较少,刚过一千。南斯拉夫的情况较特殊,那里的华商主要 是九五年波黑全面停火、前南战争结束后才由上述三国转道而来的,刚过 两三年才立住脚,达到逾千人的规模,然而北约的空袭打断了华商在南斯 拉夫发展的进程,部分人撤出,滞留在那里的人还有六、七百人。

  巴尔干国家的华商中,多以经营中国商品的出入口和转口生意为主业。 他们集中在一些批发市场,如布达佩斯的四虎、索非亚的依林茨、布加勒 斯特的欧罗巴。虽然这些市场从中国的水平看也堪称简陋,但规模却毫不 逊色,华商在四虎有三、四千摊位,在欧罗巴有两千多个摊位,最少的依 林茨市场也聚集了二、三百华商。这三大批发市场做南斯拉夫的生意份额 都不小。原因是前南斯拉夫地区连年战乱后生产能力下降,物质匮乏,同 时南斯拉夫又是交通要道,转口生意也不少。原先每个市场外每天都有几 十辆来自南斯拉夫的货柜车、大客车等着拉货。然而,三月二十四日北约 对南斯拉夫发动空袭后,对南贸易基本中断。记者在三大市场调查后发现, 华商们的经营额普遍减少三成左右,主要做对南贸易的减少七、八成。华 商们急切地盼望战事早日结束,和平重现巴尔干。

  而滞留在南斯拉夫的华商们在战时中却做了些生意。南斯拉夫政府为 稳定人心,要求商店必须照常营业。各种商品价格也相对稳定,汇率保持 在一第纳尔约等于零点一美元的水平。这样在十一周的战事后,存货已剩 不多,正等待补充货源。战事尚未完全停止,他们便与外界联系订货。

  据巴尔干地区华商反映,南斯拉夫战后紧缺的货品,包括应季服装鞋 袜、小五金交电(如灯泡、电筒、电池)、建筑材料(如玻璃、水泥、门 窗配件)等。由于从中国调货物走海运到南斯拉夫要一个多月时间,因此 由南斯拉夫周边地区调货成了最佳选择。而周边地区的华商也早已准备好 了货源,他们正一面进入南斯拉夫了解情况与当地商人签订供货协议,一 面从中国调来更多货源。

  目前在巴尔干的华商,主要来自浙江、福建、河南等地。他们每年从 中国运来逾万个集装箱的货物,价值以十亿美元计,使这一地区的国家同 中国的民间贸易额远远大于官方贸易额。中国产品大量进入巴尔干地区, 不仅对中国经济有利,更适应了这里的消费水平,满足了当地人民的需求。 这次在南斯拉夫的恢复重建中,又是这些貌不惊人的中国个体户打了头阵。 (完)

  中新社记者张明新,顾立军,赖海隆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财经新闻 > 中新社 > 新闻报道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9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