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新闻中心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财经新闻 > 中新社 > 新闻报道
 
中新社

费改税:难在何处?--中国税费改革系列之二

http://dailynews.sina.com.cn 1999年6月21日 11:14 中新社

  中新社北京六月二十一日电:“费改税”势在必行,但困难和阻力却 不可低估。中国有关部门一直在强调:“费改税”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必须坚持平稳推进的原则。

  同时,有关人士亦指出,税费改革的有利条件也不少,对改革前景应 该充满信心。

  “费改税”之难,在交通和车辆税费改革的过程中可窥一斑。尽管人 们对交通车辆实行“费改税”的方向深信不疑,但取消养路费开征燃油税 在操作中面临的诸多难点——如何避免增加农民负担、确保多增收入真正 全部返还给农民,如何防止征税之后乱收费死灰复燃,以及如何界定中央 和地方税收分成等,一直都没有找到比较完善的解决方案。正因为操作方 案的难尽人意,公路法修正案两次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时均未获通过, 改革的进程也不得不延后。

  因此,有财税专家为“费改税”归纳了“四难”,即难定(定位改什 么)、难改(怎么改)、难管(改后征管难度大)、难分(利益关系难分 )。

  财政部科研所副所长贾康博士认为,分析转轨时期预算外、“制度外” 收费膨胀的成因,有助于认清“费改税”在实践过程中的困难,并据此采 取妥善的应对方案。

  据他分析,中国收费膨胀的成因极其复杂。首先,改革初期,有限的 预算内资金无法承担全部启动经济的重任,各级政府势必要多渠道筹资。 其次,分权式改革连带出了事权财权化意识,激活了原先受压抑的局部利 益,中央各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机构总是试图通过多渠道筹资扩展事权, 尽可能扩大不纳入体制约束的资金。再次,合法税源流失严重,导致预算 内资金增长乏力,迫使各级政府通过非规范之策筹措预算外、体制外资金。 另外,政府各部门在本位利益驱动下,往往通过扩张可自行支配的预算外 和非预算收入,来寻求福利最大化。最后,变革的环境使得公共产品边界 模糊漂移,为巧立名目增加收费提供了可乘之机。

  贾康指出,正因为成因复杂,在“费改税”的实践过程中,实际操作 就更具难度。例如:首先必需解决“税”与“费”及合理收费与乱收费范 围的界定;收费体制的改革必需结合政府职能的转变和政府机构改革同步 进行;“费改税”还涉及大量税收立法的问题,如地方税收立法权的赋予 和收费项目的依法设定等。同时,“费改税”在一系列管理和技术操作上 也有很大难度。

  不过,专家们一致认为,在“费改税”面临的诸多“难题”中,调整 沿袭多年的既得利益格局无疑是难中之最。中国人民大学的高培勇教授指 出:古今中外凡是触及既得利益格局的改革,从来都是难度很大的。因此 可以预见,“费改税”要比其他改革遇到的阻力更大,其困难程度甚至超 过一九九四年的财税体制改革,因为当时改革涉及的主要是中央和地方之 间的纵向关系,而“费改税”触动的利益关系,还包括政府各部门之间的 横向关系,政府部门和企业、个人之间的关系,以及政府部门内部人员的 问题。

  不过,高培勇强调,“费改税”在中国的推进尽管很难,但实施这项 改革仍有很多有利条件:

  首先,中国的政治体制决定了,只要全国上下统一认识,统一步调, 包括“费改税”在内的各种改革都会最终完成。

  其次,中国在这方面曾有过成功的先例。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各地 的税收制度很不统一,有老解放区各个革命根据地沿用下来的各自单独制 定的税制,也有新解放区实行的五花八门的税制。随着一九五0年一月《 全国税政实施要则》的颁布,一个全国统一的税收制度很快建立起来,并 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实行。

  第三,目前中国正在进行政府机构改革。随着机构精简和人员分流, 原有的收费主体会趋于减少,行政管理费的负担会趋于减轻,“费改税” 的难度会相应缓解,回旋余地会相应扩大。

  为此,财税专家强调:“费改税”应在保持政府现有收入规模及其基 本分配格局前提下平稳推进,既要积极地保证其顺利出台,又要稳妥地化 解阻力,以便得到各方面的认可和支持。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财经新闻 > 中新社 > 新闻报道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9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