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新闻中心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财经新闻 > 经济参考报 > 新闻报道
 
经济参考报

助学贷款无人问津

http://dailynews.sina.com.cn 1999年6月28日 09:59 经济参考报

  教育正逐渐成为社会一个投资热点,这应该说是一件好事。金融业适 时介入进来,推出帮助贫困学子顺利完成学业的“助学贷款”,可这项雪 中送炭之举却响应者寥寥。这种反差出现在高校云集的杭州,个中原因值 得深究。

  杭州市工商银行是目前在杭城唯一开办“助学贷款”业务的银行。从 今年3月份起,这家银行开始向生活比较困难的在校大学生、硕士生、博 士生发放贷款。然而时隔三个月,这项贷款的业务量为零,其开辟的电话 咨询热线也颇为冷清。

  是杭州贫困生太少?一项统计表明,几十所高校云集的杭州,12万多 名学生中至少有贫困大学生6000人。这些贫困子弟中,不少来自农家,其 家庭的月人均收入远远低于200元。

  是贫困生不愿意向银行贷款?据银行最近对浙大、浙医大、浙农大三 所高校抽样调查,约有75%的大学生对银行开办助学贷款“表示欢迎”。

  是银行方面自身的原因?杭州市工商银行保叔支行副行长钟益抱怨说, 他们跟附近的几家高校联系过,可校方并不愿意提供必要的担保。他同时 认为,由于学生毕业后天各一方,还款风险太大,银行不可能为了区区几 千元而去耗时耗力讨债。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短期内普遍开设此项业务 也许“时机尚不成熟”。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这项对各方均有利、被各方都看好的新业务, 实际上是一个信誉链,需要各方的密切配合才能形成良性循环。否则,单 凭一方的热情,这样的链条极易断裂。

  首先是贫困生的观念问题。国外大学生贷款上学相当普遍,而国内一 些学生以穷为耻,宁可饿肚子,也不去申领贷款,怕同学笑话。有的学生 则对日后还贷没有信心,不愿意背负贷款上学,所以大都持观望态度。

  其次是银行手续过于繁琐,且贷款额度太小,还款期限太短,对学生 缺乏吸引力。据介绍,杭州市工商银行推出的助学贷款分为学费贷款和生 活费贷款两种,学费贷款用于学生向所在院校支付学杂费,生活费贷款用 于学生自己日常生活开支。学生要申领这些贷款,必须提出申请,经院系 签署意见,再凭学生证、身份证、父母承诺参与还款证明及其它担保材料, 才能到银行办理贷款手续。但能够领到的贷款金额一般不会超过5000元, 对四年的大学生活可谓是杯水车薪,一些学生不愿意为这点钱而折腾。而 且银行还款期限十分苛刻,最长不超过学生毕业后两年,在还清贷款前, 学校还要暂扣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一般来说,贫困生在毕业之前不会有 那么多钱来还贷,而一旦没有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找工作势必要受到影 响。因此,进一步简化助学贷款方案,放宽贷款申请条件就成为金融界的 当务之急。

  有识之士认为,政府和学校也应当积极扶持这项新业务的展开。政府 应充分意识到助学贷款对教育的作用,对银行进行适当补贴,并尽快规范 学生信贷行为。银行不可能对每个学生家庭情况和信用进行详细调查,因 此需要学校的配合,提供资料或担保。一些教师还建议,助学贷款可以先 从有一定工资收入的博士生、硕士生搞起,通过他们来破除学生羞于借贷 的心理障碍,推动整个学生群落的贷款上学热潮。本报记者崔砺金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财经新闻 > 经济参考报 > 新闻报道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9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