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新闻中心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财经新闻 > 生活时报 > 新闻报道
 
生活时报

文物“储蓄”正当时

http://dailynews.sina.com.cn 1999年7月8日 11:13 生活时报

  日前,部分业内资深人士分析认为,现在正是进行文物投资的好时机。

  北京市文物局在保管组搞了几十年文物工作的李之明老先生认为,文 物市场有别于其他市场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它所交易的文物具有不可再生性。 一般而言,文物本身的价值、价格相对较为固定,并随时间的推移而呈不 断上涨的趋势,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和增值潜力。

  “二战”以后,文物及艺术品收藏成为欧美国家流行的投资和保值手 段,靠收藏文物艺术品而暴富的人不少。在亚洲,受日、韩、港、台文物 市场的带动,近年来文物市场和文物收藏队伍也在不断成长壮大。

  与此同时,目前国内不少大企业和大机构也投入到文物收藏领域,为 文物收藏业的持续发展又注入了一股强劲的动力。据利达丰拍卖行业务部 的李兵先生介绍,北京、上海、青岛、大连等地一批有眼光的大公司已开 始抢滩文物市场,他们1998年在北京拍卖的几帧名家巨幅画作便已被北方 一家著名的房地产公司悉数购藏。他乐观地估计,本世纪末和下世纪初, 我国文物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对于收藏中该注意的问题,李先生提醒那些刚接触文物收藏的人们, 最好不要急功近利,还是应该循序渐进地从低档文物做起,这样才能避免 因收藏失误而缴纳过多的学费。同时新手应尽量从正规拍卖会和文物商店 购买文物,这样投入才会得到保障。

  至于在小市场和私人手中进行文物“淘金”的工作,最好还是不要轻 易介入,否则很可能被杀个血本无归。对于既想保险,又想获得较高收益 的普通收藏者,李先生建议他们投资明清官窑瓷器,相反山水画类则已行 情看跌,一些古董家具更是少碰为妙,因其价值已跌至与同类新家具所差 无几。

  本报记者赵鹏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财经新闻 > 生活时报 > 新闻报道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9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