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根有:FDI及国际贸易推动中国金融体系改革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5月16日10:35 中国新闻网 | |
中新网5月16日电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戴根有周三表示,中国外资流入和出口的迅猛增长,无形间也加快了中国金融体系改革的步伐。 他说,外资和出口的增长造成外币大量流入,促使中国最近几周开始仿效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传递利率政策信号的做法。这一变化标志著央行正在放松对中国金融体系的控制,从而最终加快人们所期待的人民币完全自由兑换。 新的货币政策工具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外币的持续流入。经济学家称,去年中国吸引了520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位居世界首位;贸易顺差达到441.7亿美元,即便SARS疫情可能使经济增长降温,也没有理由认为中国今年的经济增长率会大大低于去年。疫情使中国外商直接投资(FDI)的增长速度放慢,但今年前4个月仍保持了51%的增长率。中国第一季度出现贸易逆差,但这主要是由于一次性战略购买石油所致。 戴根有在《中国证券报》周三头版撰文称,今年迄今为止外币的大量流入促使央行开始发行自己的短期票据。央行票据的发行将使其货币政策操作更接近Fed的做法。 戴根有表示,对中国来说,这种调整将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 在利率水平能够真正充分反映人民币的市场供需状况之前,中国不可能解除对人民币的汇率管制。但是央行正通过定期滚动拍卖票据在短期利率方面赋予各商业银行更大的决定权。 戴根有称,定期滚动拍卖有利于形成均衡的利率水平,中央银行票据利率将为整个市场体系提供基准。 但这些调整并不意味著央行放弃对银行贷款利率的严格控制。 他称,外汇市场一直供过于求,这表明中国市场美元的供应正在迅速增加。 戴根有说,外汇储备持续增长,基础货币扩大,商业银行贷款也持续增加。如果央行不采取“对冲”措施回笼资金,所有这些因素都将加大通货膨胀的压力。 但是,他表示,由于今年外资继续涌入中国,央行解决这一问题的政策工具受到束缚。 央行此前曾通过回购协议的方式将所持国债借给商业银行,以此进行对冲。但是,戴根有称,由于所持有的许多国债将先后到期,这种操作方法越发难以维持。 戴根有称,央行不仅应使用提高基础货币供应的工具,还应采取有效对冲基础货币过猛增长的政策工具。 他在文章中强调,发行票据使央行得以放松或紧缩货币政策,但这也表明近期内央行可能将采取更多支撑利率的措施。 中国央行今年以来坚持实行十分宽松的货币政策,部分原因是缓解国内市场对伊拉克战争的担忧,近来也是由于受SARS疫情的影响。尽管央行周三将M2货币供应增长目标由16%调高至18%,这一目标也已被突破,4月份M2增长19.2%,意味著央行可能在国内债券市场实行进一步的紧缩操作。 央行4月22日开始发行新的票据,在吸收资金、支撑利率方面的力度略有增大。央行在第一次公开操作中发行了人民币50亿元的票据,并在此后的两次发行了100亿元的票据,但周二它又将发行规模扩大至200亿元。
订短信头条新闻 让您第一时间掌握非典最新疫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