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周刊文章:中国利用外资十大新趋势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5月20日15:53 中国新闻网 | |
中新网5月20日电 “非典”疫情对中国经济活动产生了一定影响,外商直接投资快速增长势头也将暂时受阻。最新一期《瞭望》周刊载文称,正如1998年战胜特大洪水所表现出的那样,这种突发事件的影响只是短期的,并不能改变长期趋势。有关分析人士认为,今年有望跃过600亿美元。 文章并列举出中国利用外资十大新趋势如下: 趋势一:今后10年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将保持稳步增长态势。 初步估计,今后10年间,中国吸收外资有可能达到年均5%~10%的稳定增长水平。从有利因素来看,一是世界范围的资本活动今后仍将受到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影响进一步趋于活跃、国际金融体系的逐步完善也为这些资本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手段;二是中国经济增长存在巨大的潜力,这种增长及其结构调整对投资、尤其是外国投资的需求将继续扩大;三是中国加入WTO后,市场经济秩序和投资环境将得到根本改善,为跨国公司来华投资及其企业长期战略决策创造了良好预期,而且随着服务贸易领域的逐步开放,外商投资的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四是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市国有企业改革、结构调整导致的失业、下岗,将使中国继续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低劳动力成本的比较优势也将长期存在,从而吸引跨国公司的生产和加工基地继续加快向中国转移的进程;五是随着新技术、新工艺的不断产生,长期积累形成的“三资”企业生产设备和技术也将面临不断更新、改造、扩充,现有企业的增资将继续构成外商投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趋势二:服务业吸收外资增长速度将快于工业部门。 今后一段时期,外国服务业企业对中国的投资有望实现比较高的增长速度,由于服务业、特别是金融保险、电信服务、商业、运输等领域的市场准入限制陆续取消,这些行业的外资增长速度将明显快于包括工业部门在内的其他行业。初步估计,同时期外商服务业投资的年均增长速度可能达到10%~15%的平均水平,新增第三产业外商投资占全部外商投资的比重提高到40%左右。 趋势三:劳动密集型工业行业将继续成为外商投资企业比较集中的领域,高技术产业的企业投资增长速度会明显加快。 研究表明,受外资行业准入限制制度改革的影响,今后外商投资选择投资领域的趋向将发生一定的变化。服装、家具制造业、文教体育用品、皮革毛皮制品业、其他制造业等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仍将是外资投资预期和偏向程度较高的领域。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办公机械、电气机械等虽然资本装备程度比较高,但是由于资本产出规模明显、税负水平较低等原因,有可能继续成为外商投资相对集中的领域。从中国吸收外资的历史经验来看,这些行业的劳动密集型加工环节是最具有吸引力的投资领域。 趋势四:跨国购并有望成为外商投资的新方式。 长期以来中国主要通过“绿地投资”方式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的统计,中国的跨国并购每年不到20亿美元,比重只有5%左右。其中主要原因,一是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二是受到“条块分割”行政管理体制的制约;三是资本市场不够健全和完善;四是中介机构难以有效发挥作用。为了改善这些制约条件,通过吸收跨国公司购并推动国有企业改革进程,中国政府正在加快有关跨国购并法规与政策的研究和探讨。可以预见,随着相关法规和政策的逐步完善,参股、收购和股权置换、相互持股等各种形式的跨国购并将成为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的重要方式和途径之一。 由此可见,中国以绿地投资、购并和证券市场投资等为主要内容的引资方式多元化格局正在逐渐凸显。 趋势五:跨国公司在华建立独资企业的比重将会明显上升。 从目前情况来看,跨国公司为了避免出现与中国国内合资伙伴之间产生利益冲突等不利影响,在中国已经取消对独资企业产品内销限制等制度改革的影响下,今后将会更多采用设立独资企业的方式进入中国,现有合资、合作企业通过股权收购等方式转为外方独资的案例在其中将占有一定比重。 趋势六:以中国国内为主要目标市场的外资企业将明显增加。 长期以来,中国吸收外商投资主要实行以发展工业为主、以出口创汇为主的原则,鼓励工业和出口型企业投资。受其影响,在中国投资的大多数外资企业主要以国际市场作为目标市场,平均来看,大约30%~40%左右的产品要出口到国外,在有产品内销比例限制的独资企业中,这一比重更高。随着中国内销比例限制改革的推进和中国国内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外资企业具备了产品内销的制度与市场条件,将会根据国际国内市场的波动及其收益预期调整营销战略。以中国国内为主要目标市场的企业将会成为主流,包括中西部特大城市在内的人口密集地区将得到更多机会。 趋势七:外资企业的投资和经营活动将由特殊经济区域向其他地区转移和扩大。 由于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特殊经济区域具有政策、基础设施、邻近国际市场等优势,过去许多外资企业选择这些特殊经济区域及其相近区域投资设厂,外向型企业尤其如此。但是随着特殊经济区域的特殊政策逐步取消、其他地区的投资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以及内销型外资企业的大量增加,外资企业的投资和经营活动的重心将逐步发生转移。原有特殊经济区域以外地区的外资企业将会明显增加。在投资地的选择方面,将会更加注重当地市场规模、产业配套能力等因素。因此,东部地区会继续成为外资企业最为集中的区域。 趋势八:外资企业以传统加工贸易为主的贸易方式将逐步转变成为多元化的贸易方式。 由于关税较高、国内配套能力有限、保税加工成本低、公司内贸易占主流等因素的影响,过去外资企业大多数采取加工贸易的方式进行加工出口。平均而言,加工贸易占企业对外贸易的70%~80%左右,尤其是资本密集程度比较高的企业加工贸易比重更高。今后,随着外资企业目标市场结构的变化和国内配套能力的逐步提高以及贸易经营权等贸易、外汇管理制度改革的推进,国内采购出口的比重可能明显上升,并逐步形成多元化的贸易方式。 趋势九:现有外资企业作为经营主体的功能将得到加强、国际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在外汇和资本项下资本流动严格管制的制度条件下,设在国内的外资企业往往仅仅具有加工工厂的功能,相当一部分企业的资本运营、结算和国际营销是在境外实现,并掌握在投资母公司手中。中国入世之后,贸易、投资和外汇管理制度已经开始进行大幅度的改革,资本市场开放的长期目标将会分阶段付诸实施,符合国际规范的企业独立经营的外部制度条件将逐步形成。在这种背景下,外资企业将会发展成为一个具备现代企业综合功能的经营实体,这些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和资本运作也会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展开,并可能成为“走出去”投资的主体。 趋势十:“巨无霸”型外商投资企业集团将会大量增加。 今后随着这些跨国公司投资计划的逐步实施,中国国内的大型外商投资企业将明显增加。此外,过去由于审批制度和许多限制性措施的影响,同一跨国公司在中国国内的不同投资项目往往只能分散实施,独立经营,即使在中国境内拥有十几个、甚至二十几个子公司也难以建立地区总部对所有子公司的资产统一管理和运营,并发挥集团企业整体的规模效应。随着对外资控股型投资企业限制的放宽,许多跨国公司将对在中国的业务重新进行整合,并逐步形成大批由中国境内地区总部集中管理与控制的大型企业集团。(作者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研究员赵晋平 )
订短信头条新闻 让您第一时间掌握非典最新疫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