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情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5月23日17:09 北京晚报

  “报恩”毁掉了一位才女

  于立靖出生在辽宁省鞍山市郊,爸爸患肝癌过早离世,妈妈独自拉扯她过日子。1994年,于立靖以优异成绩考上上海交通大学,昂贵的学费难住了母女俩。舅舅和舅妈主动拿出4000元钱资助。舅妈说:“你将来有了出息,可不要忘恩啊!”舅舅每月汇来100元,帮她度过了艰难的大学生活。

  2001年,于立靖接到了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幸亏导师的一个亲戚借给她5万元,她才得以飞往美国求学。在美国读大学,奖学金只能勉强维持生活,而学费还得自己挣。可不久后,妈妈来信说,舅舅家的大表弟最近要订亲,女方家里要2万元彩礼,这笔彩礼钱要于立靖马上从美国寄回来。妈妈说:“人不能忘本啊!”于立靖拼命打工挣钱,人累得瘦了10公斤。2002年3月,她终于给妈妈寄去一张2500美元的支票。随后,舅舅让她把表弟两口子办到美国去,于立靖实在办不到,只得婉拒;妈妈让她包下表弟结婚几十桌酒席的钱,她实在没钱,寄了50美元作贺礼,却被舅舅当众摔到妈妈身上。

  2002年圣诞节,舅舅哭着给她打电话,说舅妈得了晚期肝癌,求她看在舅舅供她上大学的份儿上,寄5万元医药费回来。万般无奈中,于立靖偷拿了大学实验室里用于实验的黄金。被抓后,她被移民局遣送出境,并且十年之内不得再次入境。回国后她才知道,舅妈只不过得了轻度黄疸性肝炎。(《知音》海外版)

  她到底欠了一笔什么债?

  为了还“债”,一位女博士毁掉了前程。那么,她到底该不该还这笔债呢?北京汇源律师事务所魏晓东律师从法律上进行了分析。他认为,舅舅、舅妈对她的资助实际上是一种赠与行为,在法律上舅舅不具备取得回报的权利。事实表明,舅舅作为赠与人,把自己的财物无偿地给予了受赠人。依据法律规定,赠与必须是无偿的,不过可以附一定的条件。但是于立靖得到的赠与没有附带条件,舅舅自然不能要求她给予所谓“回报”。

  赠与与抚养、赡养不同。首先,于立靖上大学时已经是成年人,其次,依照法律规定:孤儿或者生父母无力抚养的子女,可以由生父母的亲属、朋友抚养,而且这种抚养也不能形成收养关系。于立靖并非这种由舅舅抚养的情况,所以,她和舅舅之间完全没有形成抚养关系,舅舅更不能以要求赡养的名义来要求所谓“回报”。

  第三,赠与也不是债务。债务的产生有合同之债、侵权行为之债、不当得利之债等等,于立靖的情况只是舅舅无偿给付财物,没有偿还的约定,更不是什么投资关系,也就不能依照债务的规定来要求所谓“回报”。

  魏晓东律师认为,真正的症结是舅舅认为于立靖到美国后经济状况非常优越,而且这种优越恰恰是自己的资助成就的,由此要求“超值回报”,我个人认为是没有事实和法律依据。当然,法律与道德不同,“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应该弘扬,于立靖应当冷静地考虑自己的经济能力而不应该为了还不完的“人情债”拿自己的青春和前途去冒险。

  如此看来,从法律上来说,于立靖压根就没有欠谁的债。因此,我们只能把这笔债定义为“人情债”。是还不完的人情债毁掉了一个才女,逼出了一个贼。

  人情债快变成社会公害了

  报恩传统应该反思?

  有两条关于希望工程的“形象大使”、被人们称为“大眼睛”的苏明娟的消息,耐人寻味,让人不由得对我们的“报恩”传统进行反思。一个是新华社的报道:如今已是大学生的苏明娟致信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诚恳地要求自行退出中国青基会对她的捐助计划,希望“将这笔钱用在更多需要帮助的贫困学生身上”,她说“进入大学后,我应当学会自立自强,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完成学业。”

  还有一条。苏明娟代表安徽省到外地一个城市参加一个全国性的文艺展演,演出结束,苏明娟准备返回安徽大学上课,工作人员却告诉她,有关单位希望她再留一天。她礼貌而坚决地回答:“不行,我要回去上课。”虽然小苏一再坚持,但最终还是又呆了两天。

  这两条消息都是“大眼睛”内心的真实写照。作为成年人的她愿意放弃别人的资助,是可喜的进步。而后一条消息,则让我们感到了几分遗憾———想当年,因为贫困差点失学,她有过“我要上学”的呼唤;现在她上了大学,应该可以安心地“遨游书海”了,没想到,她竟再次发出了“我要上课”的呼声。

  苏明娟拒绝别人的继续资助,除了她认为自己是成年人需要也能够独立外,恐怕她也不想再承受来自社会的巨大的“施恩”压力,因为接受了别人的“施恩”,就无法拒绝别人的“报恩”约请。

  从苏明娟的境遇我们应该反思传统的“报恩”思想。知恩图报应该提倡,这是美德,不可妄废。但是,必须弄清楚,一方面,报恩———包括什么时候报恩、采用什么方式报恩———是受恩者的自由,甚至不报恩也是受恩者的自由。另一方面,施恩者也不能要求接受恩惠的人必须有所回报,当你以慈善家的面目出现,就意味着已经放弃了索取的目的。

  有多少人情债需要偿还?

  新华社有消息说,在如今农村的一些乡镇,人情消费已经成为一种“债务”,且愈演愈烈,成为农民难以解除的经济负担。福州市农调队抽样调查资料表明:去年福州市农民年人均人情支出高达405.6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8.9元,增长7.6%。在以前,30元能解决的,现在涨到100元甚至更多。

  人情债,不独是在农村才有,整个中国都存在着“人情债”问题。提起“人情债”,在一家合资公司工作的宋先生不无感触地说道:“工作三年多来,我为新婚的同事随‘份子’花了共一千五六百元了。结婚本是两个人的事,朋友同事如果真的要好,花再多的钱送份心意也愿意,可是不问青红皂白,拿着部门名单到你面前来收费‘一律二百!’这能有多大的情意在里面?交钱的笑在脸上,疼在心里,人情变成了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由于“人情债”的存在,这两年还出现了一种新的疾病:“年关心理恐慌症”。春节本来是喜庆节日,但一些市民的心理负担却越来越重,例如春节前,广州各大医院心理咨询科就诊的病人就明显增加,有的大医院日诊量五六十人,比平时增加三成。这些病人很多是因为节前应酬、“人情债”缠身而烦躁。去年刚刚大学毕业的刘小姐说自己刚找了工作,干了半年,春节打算回湖南,但由于家里人丁兴旺,给小孩的压岁钱及送长辈的礼物算下来得准备两三千元,但她自己工资也只够日常开销,不出这钱回家拉不下面子,越想越发愁,以至于整天闷闷不乐,夜夜失眠,终于走进了医院,医生诊断她已有轻度抑郁症的迹象。

  人情到底是不是债?

  人情这东西,在古老的中国流行至少有几千年了,可真要想弄清其中的内涵,把它说个明白透彻,也还是不容易。可以说,人情是送给人的礼物;也可以说,人情是一种债务。帮人办了事,为人解了忧,无异于送给了对方一件虽然不一定珍贵但至少是很像样的礼物,俗称“送人情”。

  本来,人情不是债。它本是人与人在交往过程中,因血缘、情义、帮助等而产生的金钱与感情等的付出。毕竟,人首先是社会人,是需要帮助的,正所谓“多个朋友多条路”,孤立无援的人则往往会失败。

  而在人与人之间建立这种人情关系后,“礼尚往来”的观念便成为人情延续与延伸的动因,彼此的人情往来便成为一种“债”。求人办了事,得了他人的救助,总感到是欠了人家一笔债,这叫“人情债”,或者说是“欠人情”。来而不往非礼也。同样的,来而不往非情也。其与经济学意义上的债务所不同的是,并非一次等额就可以还清,人情往来无穷尽,一般可随人的代际交替而自动“传宗接代”。如果彼一时哪怕是你父辈受人恩惠被“投之以桃”,此一时他人有事你却不“报之以李”,则你必当“忘恩负义”的恶名。

  人情债的背后,其实是种种攀比心理、补偿心理、敛财心理和趋众心理的作祟。碍于人情面子,人们常常不得不“打肿脸充胖子”。

  有无奈者感叹道:世间最难还的债务就是人情债,一旦欠下就很难还清。

  到底如何对待人情债?

  中国是一个十分讲“人情”的国家,“人情债”的形成原因多种多样,人们对待人情债的态度也十分复杂。

  因为认为改变这种风气很困难,曾先生对待“人情债”的态度是“就当把钱存在别人家了”。他说:“人情债可能是中国几千年的文化风俗造成的吧,现在什么都在变,这个人情债怎么就不能变呢?其中还有一些恶性循环的原因,自己送了礼要是不收回来划不来,而别人家有喜事不送礼又有些与礼不和,显得小气。所以要改变,至少还得等个几千年了。其实仔细一想,也无所谓,礼尚往来嘛。你送出去了,到时候人家也会还你,送来还去,还不是谁家的钱归谁。人嘛,过日子就是过的这个乱劲,过的这个气氛。要是不管你有什么事人家都不理你,那未免太尴尬了。还是这样送来还去的热闹些。”

  何小姐认为人情债是一种社会陋习,她说:“欠下人情债的情况是多种多样的,如果确有需要,人家帮了忙,解决了问题,这个人情债我愿欠,也愿还,你来我往,各自方便,增进了联系。可是因为社会陋习造成的亏欠,实在不应继续下去!”

  李先生说:“近几年,市场物价一直持续稳定,有的商品还稳中有降。惟独一项消费‘行情’逐年看涨,那就是人情消费。人情消费是施与受的双向行为,这种债务让许多人不堪重负,叫苦连天。我月收入千元以上,可谓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但隔三差五,不是小张娶亲,便是小李嫁人,再不就是陈师傅儿子参军,赵工长女儿上大学……只要消息一传开,‘好张罗人’一撺掇,就‘情面难却’。每次都得五十元、一百元地‘随份子’。结果是月月捉襟见肘,不得不朝妻子要零花钱,常去父母家‘蹭饭’。我觉得人情债是一种社会公害。”

  郭小姐则不赞同把“人情”称为“债”,更谈不上是一种负担。她说:“礼尚往来无所谓。关系不错,很要好的朋友结婚、生子、升迁、上学等就可以随重一点的份子。这样做自己是愿意的,也只有这样才能表达我对他人的情义。当然了,情义不只是这一种表达方式,可它却是一个通用的、最普通的表达方式。这些事有时要量力而行,对人待事,心态是最重要的。互助互爱本是人们公认的美德,如果对方不这样想,只是觊觎你的囊中之物,而不考虑你的现实情况,理他作甚?”

  江先生认为“如果让孩子过早背上人情债实在太可怕。”他说:“我儿子今年上初二,3月2日过生日时,他们班里竟然有32名同学给他送了生日礼物,最高档的是一幅价值不菲的艺术画。4月份儿子班里有4名同学过生日,为了‘还债’,妻子给了儿子80元钱,可儿子仔细一算,80元钱绝对不够,于是爷爷奶奶又赞助了150元才算过了关。现在的孩子这么早就背上了‘人情债’,花钱法让人看着都心痛。”江先生说:“孩子正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请客送礼吃吃喝喝等成人化的交往方式对他们是极为不利的,再加上他们没有经济来源,一旦受到人情债的压力,便会充满对金钱的向往,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

  刘先生表示:人情债应该有个度。“说起来,可能每个人都很厌恶这种风气,可谁都在不由自主地参与其中,由此生出‘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慨叹。人情债,自己既没有享受,心里也没有愉悦,更谈不上对消费有多少拉动,对社会的毒害却是非常明显的。目前一些地方时兴起了节日给老人送保险、请朋友参加体育活动、生日和看望病人送鲜花的时尚,这应该是改变不良人情风气的开端。当然,危害社会陋习的革除,良好社会风气的树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并假以时日,长期提倡,让百姓的人情支出保持在一个适度的范围内,并与其收入保持一个正常的比例。”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订两性学堂,打开性爱心门,赢取彩信手机!
  新浪邮箱雄踞市场第一 真诚回馈用户全面扩容
  在家学新东方英语 注会注册评估师 考研英语
  用周杰伦的GD88打给mm ^O^ 狂抽猛送,果然天堂!!!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浪精彩短信
图片
更多>>
铃声
·[顺 子] 不再想念
·[许志安] 安哥之歌
·[和 弦] 爱就爱了
更多>>
两性学堂
激情夏日里
送给爱人的贴心礼物
彩信手机一天一部!

患了皮肤病去哪里

专 题 活 动


企业服务
新浪邀您网上参展
当中国企业遭遇非典

更多商情发布>>

分 类 信 息
:北方交大MBA热招
   手机有礼武汉分类
   春季旅游江苏行
丰乳+性高潮电乳夹
:全国特价酒店预订
分类信息刊登热线>>
铃声 图片 订阅 言语传情 游戏 短信宝贝 爱情快递
· 彩信手机 一天一部
· 日本青春美少女 疯狂铃声
· 都市欲望魅力无限

· 热辣风趣就在非常笑话
· 时尚动感铃图下载 只需0.1元/条
· 快到魔法城里体验魔法吧!
· 把握指间的浪漫邂逅 移动三国志
· 点歌传达美好的祝愿 语音笑话
头条新闻 新闻冲浪 激情男女 体育新闻 非常笑话 两性学堂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每日笑话 白领健康 每日英语   
自写短信 精彩专题:流行音乐排行榜铃声 射雕英雄传剧照 短信宝贝
  GGMM对对碰!短信交友保密手机号,开启你的爱情魔法石,抢注你的爱情昵称,发送00888811体验新浪爱情快递!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2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