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招生组长:志愿填报的几条信得过的原则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6月09日09:57 人民网 | |
高考考试的结束意味着另一个考试的开始,那就是志愿填报。由于考生、家长都是第一次,难免摸不着头脑。于是“病急乱投医”、轻信盲从、糊里糊涂者大有人在,最后会留下很多遗憾,甚至对考生的长远发展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 填报志愿难。究竟难在何处?原因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考生、家长以及一般社会公众对如何评价大学缺乏必要的信息与科学的标准; 2、 考生、家长对如何根据自身特点报考一个合适的学校与专业缺乏把握能力; 3、 信息不充分,决策时间紧迫。 对以上三个问题,可以用一个比较通俗的比喻,就象“找对象”,一是不知道对方(大学、专业)到底怎么样?想了解,除了对方的自我表白(招生宣传)以及街坊邻居的闲言碎语(社会上某些道听途说式的评价),实在没有什么信得过的标准。二是不清楚自己究竟为什么喜欢对方(考生对自己的专业定向缺乏必要而基本的思考与研究,当然原因不完全在考生自身),多数人对专业的判断主要靠感觉、甚至专业的名称,这是远远不够的。三是在这种情况下,还要求你马上找到对象,迅速结婚。所以,乱点鸳鸯谱的情况屡屡发生;入校之后顿足捶胸、后悔不迭的戏剧一幕一幕地上演。 针对以上问题,如何解决?下面提供几条现实可行、通俗易懂的方法与标准,供大家参考。 从幼儿院、小学到中学,考生与家长可以说久经“考”验,过去的经验不要浪费,对高考报考还是有很大的参考价值的。 先请大家思考回忆一个问题:过去费尽心思送孩子进重点学校,当时判断“重点”的根据是什么? 我想标准无非以下几条:第一师资水平,第二学生质量,第三学校条件(硬件、氛围)。 “名师出高徒”是颠簸不破的真理。先有好老师,才有好学校。 比如,A中学有10名特级教师;B中学有20名特级教师,您选择哪一所? A中学的10名特级教师全部是物理老师,也就是物理非常强,但化学、语文很弱,英语一般;B中学的20名特级教师各个学科都有,各学科均衡发展,您选择哪一所? 这两个问题对报考大学同样非常重要。 大学教师的质量差异可能要远大于中学,对学生成长的影响也远比中学老师重要。那么,大学的“特级教师”怎么定义?以下几类人是大家公认的: 一是代表我国最高学术水平的院士与大师。由于学科门类差异,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院士称为“科学院院士”;从事工程科学研究的院士称为“工程院院士”;人文社会科学方面没有院士称号,但一些大师级人物从学术水平看丝毫不亚于院士。 二是“长江学者”,这一批人比较年轻,多数有国外学习与研究的经验,并取得很高的成就,可以说是未来院士的预备队。 三是博士生导师,这是对广大学生最有实际意义的高水平师资群体。所以看一所大学的师资水平,把以上三个数字比较一下,结果一目了然。 对学科(专业)的判断同样十分重要。大学的专业很多,比较起来有困难。但这个难题已经由我们国家教育最高管理机构—教育部帮助大家解决了。那就是“重点学科”的评比。比如生物科学、计算机软件,全国很多大学都有,虽然各有特色,但总还有一个基本的判断标准来从学术角度认定哪一个是全国最好的。教育部经过非常严格的评比,最终在每一类学科中确定排位最靠前的一、两个专业命名为“重点学科”,这是货真价实、最权威、最科学的专业排行榜。而有些机构经常不负责任地胡乱发布一些大学排名的信息扰乱公众视线、别有用心地混淆视听,给家长、考生科学决策带来很多不必要的噪音,实在罪孽深重。教育部也曾经多次公开表示不鼓励进行大学排名。例如,某大学排行榜主要参考的指标是各个大学的科研经费数量,而科研经费是与学科密切相关的。比如工程科学,大量的资金投入是基础,没有大数额的经费支持,只能是纸上谈兵、空中楼阁;也正是因为从总体上看,我国在工程科学方面的投入远远比不上西方发达国家,所以在这一类学科上,我们和人家的水平相对差距更大。可是,资金制约对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影响就没有那么明显。以上差别却不是家长、考生能够了解的。所以根据这个排名,才出现有些偏重人文社会科学的声名卓著的大学几乎被剔除排行榜的低级的、常识性的错误。在与大学沟通时问一下“重点学科”很重要、很内行、很必要,切记。 大学高水平教师的数量和“重点学科”数量不仅对考生在大学的学习质量至关重要,对考生未来发展也有很大影响。从2003年本科生的就业形势来看,出现了一些现象值得引起关注。一是暂时找不到工作的毕业生在一段规定时间之后,可以登记失业;二是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就业形势之紧迫显而易见。正因为如此,考研究生继续深造已经成为大多数考生未来的必然选择。而你四年以后继续读研究生机会的大小和今天的学校选择息息相关。博士导师数量是该大学研究生招生规模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没有导师,何来学生?而高层次、综合性的大学,学生在继续深造(包括申请奖学金到国外第一流大学读研究生和在国内读研究生)方面的机会是得天独厚的。如果今天填报志愿,不考虑这一步,四年以后再参加残酷竞争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其难度与不确定性是需要家长、考生今天就一定要慎重考虑的。 学生质量方面,主要看出路。教育部刚刚公布的各大学就业比率排名值得参考,这是权威机构(第三方)做出的客观判断,非常有意义。至于继续深造的问题,前面已经谈到,不再展开。 学校条件,硬件方面很重要,大学主要靠国家投入。近几年,国家对各大学的投入采取突出重点的政策,集中投入了少数大学,期望它们成为“国家队”,向世界一流冲击。这也是应该考虑的因素之一。比硬件更重要的是大学的精神与氛围,这是一所大学的灵魂所在。这些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但却无所不在。很多学有所成的人士在回忆大学对他们的影响时,无一不将大学精神的“熏陶”放在最重要的地位。“熏陶”两个字非常准确、形象。一所有精神的大学会造就有追求、有志向的年轻人,这是“熏陶”出来的。当年考生、家长选择中学时,是否也同样关心校风?名牌中学实际上也能培养出很有风格的学生,这主要靠校风、氛围的“熏陶”。 以上标准总结起来是:师资、学科、学生、氛围,一个都不能少。如果能够稍微用心把握一下这四个方面的因素,填报志愿就不会出大问题。希望考生和家长多多搜集这方面的信息,选报好考生理想的大学。 最后,北京大学无论在师资、学科、学生、氛围等等各项指标、综合评定都是全国高校最优秀的,这一点勿庸质疑,优秀学子不报北大是你一生的遗憾。 (来源:北大招办)来源:人民网 2003年6月09日
巨额大奖+情趣笑话 订笑话短信送彩屏手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