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吵无限扩大化的罗刚事件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6月18日03:19 中国青年报 | |
高志虎 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在罗刚事件中打进电话的日本留学生“小原正太郎”,其实是37岁的湖南益阳农民梁少男冒充的,而他作案的动机是为了“出名”和“恶作剧”。这样看来,这件事的本质就是中国人梁少男假装日本人,骗过了“心灵之约”节目的导播和主持人这另外两个中国人,发表了有辱全体中国人的言论。不过,因为梁少男冒充的是日本人,一牵扯到中日之间的民族感情,整个事件的内涵立即被无限扩大了,好像真的成了中国人和日本人之间的事情,各个论坛讨论罗刚事件的帖子中,不少矛头都是对准日本人的。 但是梁少男毕竟是中国人,回归事件本身,冷静思考一下,中国人更应该关注一下梁少男这个人,分析一下他仅仅为了“出名”和“恶作剧”的目的,何以做出如此令人不可思议的、侮辱全体同胞、同时也侮辱他自己的举动,探讨一下他应该受到什么样的处罚,以后如何才能防止此类令人遗憾和愤慨的事情再次发生。然而,在整个事件中,人们除了谈论罗刚的命运之外,更有一些人认为日本国内持有“小原正太郎”这种观点的人大量存在,所以他们不愿意关注事件本身,反而更热衷于利用这个事件来对日本人进行批判甚至是咒骂。但是事实毕竟是事实,那就是罗刚是莫名其妙地被中国人梁少男给耍了,关注罗刚这可以理解,因为罗刚为此失去了他喜爱的工作,这对他来说是不公平的,但这与日本人没有任何关系,没有必要对此进行过度的解读。 这件事使我想起以前发生的几个比较“知名”的事件。一个是有人在网上贴了一个吃婴儿的男人的照片,说此人是日本人,结果网友的反应可想而知,各种针对日本人的谩骂充斥网站。最后证明此人不是日本人,而是一名中国的行为艺术家。赵薇军旗装事件中,一部分国人对赵薇的谩骂和攻击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真有一种不把她骂死不罢休的态势。在他们看来,赵薇好像已经不是自己的同胞了,他们在心底已经把她开除国籍。我想,对某些人来说,梁少南演绎的罗刚事件大概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凡是涉及到中日关系,人们就很难平静地思考问题,就连著名国际关系学者时殷宏教授和人民日报评论员马立诚先生从国家利益最大化和两国关系发展角度进行的严肃思考和提出的政策建议,也能被某些人看作卖国行为,也能被骂成是“汉奸”。这种过于激进和浮躁的心态值得中国人反思。
两性学堂--掀起夏日阳光中的爱欲狂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