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载文:行政体制改革9大宏观问题待破解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6月25日09:54 中国网 | |
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是中共十六大为中国行政体制改革设计的长远目标。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科研部副主任薄贵利教授在最新出版的官方杂志《瞭望》上发表言论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行政体制改革仍然任重而道远。从宏观角度来说,需要解决以下九个方面的问题。 其一,改革行政区划体制,适当缩小现行省级政区面积,增加省级政区数量和省级政府的管理幅度,减少地方政府层级,由现行的省、市、县、乡四级结构恢复为宪法规定的三级结构,由省直接管理市县。 其二,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政府管理方式,真正实现政企、政事、政社分开,将政府职能尽快转变到维护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加强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在有条件的地方推行电子政务,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其三,继续改革中央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建立和完善中央与地方合理分权体制,依法规范中央与地方的职责、权限,正确处理中央垂直管理部门与地方政府的关系。 其四,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和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要求,继续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加强地区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部门,完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部门,科学规范部门职能,合理设置机构,优化人员结构,实现机构和编制的法定化,切实解决层次过多、职能交叉、人员臃肿、权责脱节和多重多头执法等问题。 其五,改革和完善行政首长负责制,依法坚持和维护各级政府行政首长的选任制,在地方,特别是在县乡两级探索和试行行政首长的直选制,以法律明确规定各级行政首长的职责权限,建立健全行政首长定期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或选民的报告制度、重大事件的责任追究制度、述职述廉制度、质询制度和民主评议制度等,使行政首长负责制真正落到实处。 其六,以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为目标,改革和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实行以政务类和业务类分类管理为重点的公务员分类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行政首长的职务任期制、辞职制和用人失察失误责任追究制,完善公务员职务与职级相结合的制度,建立公务员激励和保障机制,扩大党员和群众对政务类公务员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 其七,继续改革和完善地方行政体制。当前,在与国务院机构改革相衔接,继续调整、改革和优化地方政府机构的同时,要重点做好两项工作,一是结合农村税费改革,进一步搞好乡镇机构改革,精简机构和人员,减轻农民负担,有条件的地方继续推进乡镇合并。二是按照加快城镇化进程的要求,推进城镇行政体制改革,依据城市型和广域型行政建制的不同性质和特点,改革市管县体制,实行市县分置,探索和创新城镇行政管理模式,健全社区服务功能,建设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 其八,加强和完善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机制,以法律明确政党监督、权力监督(即人大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行政监察的相互关系和各自的职权范围,扩大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建立健全监督机关的勤政、廉政和责任机制,依法保障公共权力的廉洁和高效。 其九,要研究和制定行政体制改革的战略规划,建立行政体制改革科学决策的智囊系统,防止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和“翻烧饼”现象,使行政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在科学的改革战略指导之下,分阶段、累积性地实现改革目标。 中国新一届中央政府组成后,积极组织实施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目前,新设立、组建有关部门和单位的各项工作已步入正常有序轨道。作为历史上第五次大规模的国务院机构改革,这次改革的重点是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健全金融监管体制,继续推进流通管理体制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和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建设,改革呈现出转变政府职能等鲜明特点。 中共中央党校微观经济室主任韩保江教授对改革面临的困难有深刻的洞察。他表示,任何机构调整,不仅要触及机构取舍、人员去留、权力交替和利益调整等实际问题,而且会遇到旧体制的惯性和利益受损者的阻力影响。所以,建立起来的新机构要真正发挥预期的威力,不仅需要通过“磨合”来克服旧体制的束缚,寻找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契合点,而且需要在运行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 中新网2003年6月25日
两性学堂--掀起夏日阳光中的爱欲狂潮 | |